龐大堃

龐大堃龐大堃系清朝江蘇常熟人,字子方,一字厚甫,嘉慶舉人。授國子監學錄。博覽群經,經韻。著有《古音輯略》、《形聲輯略》、《等韻輯略》、《易例輯略》等。龐大堃的《古音輯略》主要闡釋了龐氏對於古韻分部、音轉、雙生假借、協韻等古音學的理論。

基本信息

龐大堃

 【清】龐大堃,字子方,亦字厚甫江蘇常熟人。
舉人官終國子監學錄,用子侍郎鍾璐貴,贈如其官。自祖父來,以治經世其家,至子方益能博通。既屢試不第,遂更致力於六籍,群經皆有論撰。晚年乃獨專心國小,於音韻之說尤深。
其言音韻曰:“不明等韻不可以讀書,不明古韻不可以讀古書。自崑山顧氏以經典用韻合之《說文》諸聲,分鄭庠六部為十,其義始明。婺源江氏演之而加密。江以傳休寧戴氏,戴以傳金壇段氏,授受相承,源流一貫。若曲阜孔氏,若高郵王氏,皆有所發明。而諸家分部互有出入者,以入聲配隸無準耳。入聲有正紐,有反紐。個音多從正紐,古音多從反紐。戴氏《聲類表》作於段氏《音均表》之後,實足糾段氏之失,集諸家之大成。惟今音古音相間錯出,粹難了晰,猶為未成之書。”故用王氏說,別出緝、盍為十八部,陽類明類各九部,陽奇陰耦,兩兩相配。一從陸法言所定為正紐,一從顧、江、戴、王氏所定為反紐。其轉音之法,復有五例焉。

又謂:

“欲明古音,必先究唐韻,乃可定其音切。”因取大徐所引孫愐《音切》,參以小徐《篆韻譜》,按部排纂,為《唐韻輯略》五卷,《備考》一卷。又以《說文》正字以聲相統,而別出其流變之字為《形聲輯略》一卷,《備考》一卷。又以《說文》諧聲、經典用韻合之唐韻,以紐相承,而表出其分收之字,別收之字,為《古音輯略》三卷,《備考》一卷。其論等韻,則謂“字母三十六為天地自然之音,不可增減移易”,取《切韻指掌圖》《四聲等子》《切韻指南》參互考訂,合門法為八分十六攝為六十一圖。以《唐韻》、《廣韻》、《集韻》、《五音集韻》及《玉篇》、《篇海》之字按紐排纂,附註切音。為總圖以提其納,為略例以舉其凡,為備考以核其實;又推之《玉篇》、《廣韻》、《皇極經世》之論音,以暢其說;又推之天竺、西番藏經十二家之釋字,以盡其變;為《等韻輯略》三卷。凡所著作、學說如此。惜其書多遺佚,世或不能盡見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