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湯溫泉

龍門湯溫泉

大連龍門湯溫泉旅遊度假區位於大連瓦房店市最北部的許屯鎮龍門湯村。1994年4月,瓦房店市許屯鎮龍門溫泉開發中心與日本國遼東開發株式會社合資開發龍門湯溫泉,用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73平方米,建成以溫泉浴為主的康復、療養、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具有國際水準的溫泉山莊。

地理環境

龍門湯溫泉 龍門湯溫泉

大連龍門湯溫泉旅遊度假區位於大連瓦房店市最北部的許屯鎮龍門湯村,距瀋大高速公路及哈大公路李官出口10公里,距瓦房店市內48公里,距大連市中心140公里。

悅龍山莊東側,有一處近10平方米的水灣,灣底自然冒出熱水,極受當地百姓喜愛,當地人在此野浴已有百年歷史。

1994年4月,許屯鎮龍門溫泉開發中心與日本國遼東開發株式會社合資開發龍門湯溫泉,用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73平方米,建成以溫泉浴為主的康復、療養、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具有國際水準的溫泉山莊。

龍門湯溫泉 龍門湯溫泉

大連龍門湯溫泉現有溫泉井5眼,出水深度由55米 到280米不等,日出水量達3000-5000噸,水量充足。度假區內現已有賓館、療養院6家,分別是虹橋溫泉賓館、悅龍山莊、大和館、龍門賓館、龍馨溫泉賓館、泉馨山莊賓館,總床位達600張。

泉質分析

龍門湯溫泉據現有記載形成已有500年歷史,經大連水文地質工程勘察院測定,平均水溫63℃-71℃屬高溫熱礦泉。經化驗主要含量是偏矽酸、重酸根、硫酸根。酸鹼適宜,是沐浴健身,醫療膚疾,舒筋活血的天賜瓊漿。水中還含有錳、銅、鐵、硒、鋅、鋰等十餘種微量元素。實踐證明,對於醫療皮膚病、關節炎、調節神經中樞功能有特殊功效。

周邊景點

龍門溫泉旅遊度假區古蹟——和尚帽山

位於龍門溫泉東部,屬長白山系。巔峰雪帽山海拔878米,系遼南地區第一高峰,遼寧電視台203轉播台就建於此地,景點有雪帽山風景區、三皇廟、空中索道等。

西屏觀馬山:位於浮渡河畔,唐·薛禮征東曾駐兵於此山。

龍王廟海濱浴場:龍門溫泉西行18公里,可觀海抒懷,嬉波逐浪,怡情健身。

得利寺龍潭山:龍門溫泉南行35公里,山景、廟宇相依相彰與龍門溫泉遙相呼應。

龍門溫泉旅遊度假區古蹟——貞節牌坊

當你乘上瓦房店至許家屯的客車路經至老爺廟時,就會看到路旁的一座用理石建造的建築物,這就是“牌坊”。“牌坊”建於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距今近兩百年,史稱“張氏節孝牌坊”。

龍門湯溫泉 龍門湯溫泉

這座古建築是老爺廟村一劉氏家族所建。相傳劉氏家族中有一男子劉官取妻張氏後生一子劉振興,在劉振興剛出生不久,父親劉官在勞作中不幸死亡,年僅24歲。當時母親才二十歲,其子尚不滿百日。為了支撐破碎的家庭,其妻張氏強忍悲痛,挑起撫養幼子,侍奉公婆的重擔。節衣縮食,盡夜紡織,守節盡孝,教育孩子,備嘗艱辛。兒子劉振興長大後刻苦讀書,不負母望,科舉考試一舉成名,並在朝廷做了官。為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呈表奏請道光皇帝御準,建牌坊以示風範。皇帝得知為旌表張氏為培養孩子孀居不嫁的節孝之譽特此頒下一道聖旨,準予劉振興為老母立一座“貞潔牌坊”。在建造牌坊的過程中還曾出現過一件奇事,在當地廣泛流傳。傳說劉振興回村後從山東雇來十三個石匠建造節孝牌坊,當一切穩妥上粱時,卻怎么也接不上。劉振興回家跪到母親面前問其是否有不貞之處,其母曰:“一日閒坐門前,隱約見一人騎馬由道上經過,疑是你故去的父親,此事一閃即過。” 劉振興聽後於牌坊前焚香磕頭將此事道破,牌坊大梁便順利安上。貞潔牌坊制式為四柱三間,重檐古式牌坊,構件全部由花崗岩製作。上端立有一鐵叉子,象徵著“壽”字。左、右兩棟高5米,寬1.7米,地基寬2.42米。中棟高5米,總寬6.2米,正面上方刻48個字,四角有四個望天狗和鐵馬,重檐八角,掛有風鈴,檐下嵌有“御旨”刻石。橫額和四柱上均有陰刻文字。中間二柱上刻寫一副對聯。背面刻有120字讚揚張氏喪夫後,細心照顧公婆,撫育幼子的事跡,及奏請建坊的經過。此文由舉人復州學正薛安仁撰寫,復州孫巨川書寫,刻於道光二十一年十月。整個建築結構嚴緊,造型美觀,大方精緻是一處難得的石牌坊,堪稱“封建倫理之典範”,也標誌著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對封建道德倫理的提倡。1985年,該牌坊被列為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大連市僅存的一座貞潔牌坊。

那么在封建社會中什麼樣的婦女才能立貞潔牌坊呢?就是要嚴格遵守“三從四德”的婦女才可以。三從指:“未嫁從父、即嫁從夫、夫死隨子”(《儀禮、喪服、自夏傳》),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周禮、天宮、九嬪》)。在唐朝以前是沒有牌坊的,貞潔牌坊是在明清時期開始盛行,到了晚清時更是泛濫。特別在安徽歙縣,是個貞潔牌坊之鄉,光是貞潔祠堂就有六千座之多,貞潔牌坊更是不計其數,這其中包涵了太多的辛酸故事。足可見封建社會婦女地位的低下和對婦女的迫害。

龍門溫泉旅遊度假區景點——石湖溝

在許屯鎮老爺廟村的東部,有一個山溝,此溝三面環山,從溝口沿著小路向上走,不過幾百米,便可以看見一道瀑布,順著崖頭石門直瀉而下。由於長年不斷地流著,在懸崖下面形成了差不多十多平米的一個小灣,灣里的水清澈見底,水中有很多小生物,如野龍蝦、娃娃魚等。人們通常把此灣稱作湖,長年不斷的水把湖裡的泥沙全部都沖走了,許多山石鋪在湖底,人們把這個湖稱作“石湖”,這個湖位於此溝的正中,也是這個山溝里最美的一道風景,“石湖溝”由此而得名。

石湖溝的風景很多,四季各具特色。瀑布便是其中之一;一道山泉順著山勢,從懸崖上直瀉而下;隨著懸崖上石頭的形狀不同而時寬時窄,時緩時急,非常壯觀、美麗!懸崖下面。衝擊成一個湖,湖水清澈見底。瀑布四周襯托著各色的花草樹木,好似一副美麗的山水畫卷。如果是在春季,你順著山路向上攀登,便會聞到一股沁人心肺的清香,這便是丁香谷,谷里大面積的丁香花如朵朵粉色的雲飄落在綠色的山谷里,泉澗鳥鳴,好似人間仙境,讓人遐想無限……石湖溝東側是三道埡口南部,此為高麗山城北下部一高山山口,有山城遺蹟,旁有巨石,如一守門武士,被稱“將軍石”,山勢險要,乃兵家必爭之地。三道埡口北峰,石砬子陡峭,只能鷹立,無處站人,故名“鷹爪砬子”。東部孤岩景觀,由巨石落成,高約6米,上部由較規格的巨石磊落,中部有透空一方洞,形成“落石”景觀,獨特奇異。

龍門湯溫泉 龍門湯溫泉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石湖溝的物產更是豐富,自然地盛產著各種野菜:在春季,大葉芹、豆芽菜、花尖、猴腿等等;進入夏季,各種蘑菇,如香菇、紅蓋子、雞腿蘑等舉不勝舉,都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到了秋天,香脆的榛子,多營養的核桃,具有大山風味的野葡萄,軟棗等等。各種中草藥取之不盡,如許長春、靈芝蘑、穿龍骨、柴胡等等;這些都為石湖溝構成了一道更為獨特的景觀。

石湖溝還曾經是知識青年下鄉時的青年點。昔日知青們所住的房屋已變為民宅,但都保存完好。相信對於曾經下過鄉的人來說,如果到那裡去走一走,看一看,也一定會引起對那段難忘歲月的回憶……

許屯龍門湯景區——關老爺廟

龍門湯溫泉 龍門湯溫泉

老爺廟原稱關老爺廟,原為供奉關羽的村廟,位於今老爺廟村。據說當年的建築制式比較標準,僅築鐵大鐘就有一米多高。此廟早年被毀,現大鐘仍存於復州城永豐寺。在許屯地區大多廟宇都是道教,這是因為這裡離遼南道教勝地—現位於得利寺的龍潭山較近,道教文化很容易就流傳到此。加之早年又有道士在此修煉,因而道教在此地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這裡廟宇大多供奉的是關羽。關羽(關雲長),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解州),東漢末年投奔劉備,後在湖北當陽戰敗被殺,且身首異處。關羽在宋代以後才名聲大震,因其為“忠、孝、義、節”的楷模而屢受皇帝的褒封。關羽是唯一一個佛、道、釋三家共同供奉的對象,在道教里他被稱為是關聖帝君,在儒教里他被稱為是武聖人而在佛教里被稱其為是枷藍神,足可見關羽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位於老爺廟附近的英歌嶺村也曾有一座建於200多年前的關帝廟,在文革時期被毀,現只剩下一截石碑,供人考察。這裡大多供奉關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許屯鎮位於山區,難免有強盜,野獸出沒。在人們心中關羽不僅是忠義代表,同時更是強者的象徵,因而當地人大都供奉關羽以求得到保護,得到平安。

旅遊信息

地址:大連瓦房店市許屯鎮龍門湯村

龍門湯溫泉 龍門湯溫泉

交通路線:

1. 自駕路線:從瀋大高速公路走,在李官收費口下高速公路,然後再向東走10公里即到;
2. 火車路線:乘火車到許家屯站下車後,乘小客(或打車)至龍門湯(2公里左右),
3. 公交路線:
1)瓦房店市內始發:公共汽車從瓦房店(人民劇院處為停車等候區)到許屯龍門湯;
2)大連市內始發:大連北崗橋汽車站——許家屯,可在悅龍溫泉山莊門口下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