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棲山

龍棲山

龍棲山,系武夷山脈東南延伸支脈,以古傳龍潛於此而得名。主峰高達1624米,為將樂縣最高峰。側峰5座, 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保護區南北長18km,東西寬14km,總面積15 693hm2,地理坐標為東經117°13′~117°21′、北緯26°28′~26°37′。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龍棲山龍棲山

1984年經將樂縣政府批准建立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1989年晉升為省級,是一個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龍棲山自然保護區地處閩西北將樂與明溪兩縣交界處,全區面積63.85平方公里,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山高林密,古木參天,秀水長流。龍棲山自然保護區有近6萬畝原始森林,是我國少有、獨特的天然植物園。這裡共有7個植被類型,24個群叢,130多個科,近300種樹種,有名貴的南方紅豆杉、柳杉、金錢松、龍柏樹等,還有含笑、吉祥草、海棠、山茶花等奇花異卉。這裡還是一個動物王國,有虎、豹、熊、猴群、羚羊、飛狸、娃娃魚等百餘種珍奇動物,鳥類種類也相當豐富。

龍棲山建有度假村,賓館、餐廳、歌舞廳、會議室一應俱全,是旅遊觀光、森林沐浴、自然野趣、戶外探險、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景區概述

本區地處閩西北山區,屬武夷山脈延伸的支脈,最高峰海拔1620.4米。由於本區位於泛北與熱帶植物的過渡地段,生物資源具有古老性、過渡性、多樣性等特點,森林植被保存較為完整,森林復蓋率高達97%,植被類型複雜多樣,垂直分布明顯,初步統計本區有高等植物252科、868屬、1763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金錢松、杜仲 、觀光木、黃山木蘭等16種,並分布有我國極為罕見的南方紅豆杉林和柳杉林。區內脊動物和無脊椎動物2129種,隸屬於58目 ,289科、1452屬,其中哺乳類46種,鳥類8種,爬行類22種、兩棲類11種,魚類31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豹、雲豹、黃腹角雉、蟒、白頸長尾雉等19種。近年來,保護區內發現有華南虎活動的足跡,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我國東南部的古氣候,古地理和古植物均有重要的價值。

龍棲山自然保護區,像一顆綠色明珠閃爍著迷人的光彩。這是一塊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頗為奇特的土地。總面積6371公頃,境內群峰列屏、峽谷深幽。海拔千米以上高峰14座,主峰海拔1620.4m,也是方圓五縣最高峰。高山峽谷中流泉飛瀑高懸,溪水跌宕前行,形成許多深潭。將樂乾隆縣誌上載:“龍棲山,多蒙深潭,傳說有龍居於此,故名”。

龍棲山自然保護區氣候濕潤、四季分明、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在地質史上沒有受到第四紀冰川的襲擊,因此這裡成為典型的亞熱帶中南緣植物分布區域,保留著許多原始狀態的森林。區內有七個中亞熱帶植被類型、24種群落、高等木本植物631種。最令人賞心悅目的是常綠闊葉林,天然杉木闊葉樹混交林,毛竹林和紅豆衫、柳杉大樹群。

常綠闊葉林是龍棲山森林最重要的部分,分布在海拔8O0m 以下的峽谷、山坡,發育良好,樹種複雜,主要由殼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縷梅科組成。林相豐滿,林冠層層疊疊、濃蔭蔽日、粗大的藤條或纏樹而上,或凌空懸掛。林下的倒木上,冒出種類繁雜、色彩艷麗的菇朵。常綠闊葉林是森林演進的最高層次,許多珍稀樹種生在其中,也是野生動物的主要棲身之地。區內現存的珍稀動物有華南虎、金錢豹、雲豹、獼猴、黑熊、毛冠鹿、岩羊、穿山甲、鼯鼠等。常綠闊葉林濃密的、多層次的林冠和林下小灌叢為鳥類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環境。龍棲山棲息著21科37種鳥類。有漂亮的紅腹錦雞、白鷳、環頸雉,有猛禽褐林鶚、座山雕等等。名目繁多的鳥獸使龍棲山的森林更顯得充實,活躍,生機勃勃。總之,常綠闊葉林內容豐富、蘊含博大。生存競爭、新陳代謝鍛造了各個物種的自身完美,又造就了整個森林的和諧。置身林中不只有一種清新恬靜的美的享受,更能感到一種哲理的薰陶。

常綠闊葉林不夠嚴密或者無法成林的地方,針葉樹乘虛而入。散生的杉木在闊葉樹造成的陰濕、肥沃的小氣候中如魚得水,長得粗壯、筆直。龍棲山現存的大面積天然杉木群落在三明市絕無僅有,在全省也不多見。作為一個保留生物種群,它的科研價值已經非常金貴,但是它的經濟價值也太誘惑人了,一根中等徑級的天然杉木就是一串金項鍊!

連綿竹海是龍棲山的又一大特色。2萬多畝竹林滿目蔥籠,萬竿翠竹亭亭玉立,那是一個清逸瀟灑的世界。陽春三月,滿山春筍破土而出,節節向上,像一支支小火箭,虎虎生威。早年,龍棲山的毛竹有大如面盆的,鋸下兩節可做一挑水桶,五十年代“毛竹王”曾進京參展。閩西客家人最早來到龍棲山開發利用毛竹。以春筍為原料製造的毛邊紙稱為“西山紙”,商號“大廣紙”是這裡古老的名產。“西山紙”的製造始於唐代,盛於明清,其紙質細嫩、響張少疵,久負盛名,享譽東南亞。清康熙年間曾以“西山紙”編印《四庫全書》,抗戰時期西山紙被大批調到永安印刷“中央日報”,紙質大大超過當時重慶的“中央日報”。七十年代出版的《毛澤東詩詞》線裝本也是用西山紙印刷的。解放初期西山紙大量出口東南亞,為國家爭取了不少外匯。

此外,龍棲山還有許多南方紅豆杉、柳杉樹群,大多分布在村口、溪流兩旁,保護較好,帶有濃重的“風水林”色彩。紅豆杉樹群樹齡高,徑極大,長勢非常旺盛,樹冠濃密如華蓋,細葉如雲。柳杉高大、壯實。令人想到這塊土地歲月的悠遠,地力的厚實。

主要景點

獨特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人文景觀相結合,使龍棲山成為一處令人神往的地方,它已經形成和正待開發的,值得稱道的主要景點有10處:

聖水岩龍棲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所在地余家坪西北方向22公里處,位於與萬全鄉接壤的區界上,海拔1561m,山僻路險,人跡罕至。據《將樂縣誌》載:“聖水岩,上有泉,不盈,不涸,病者飲之即痊,天旱禱雨即雨,故名聖水岩。”聖水岩三峰突兀,峰頂是一片石林,饞岩怪石,似鷹,似象,似虎,似龜,琳琅滿目。天氣晴好時,立岩頂可望見將樂、泰寧、明溪、清流、寧化五座縣城及金湖,四野綠濤滾滾,雲煙浩淼,雲霧變幻莫測,恍如置身雲霄宮中。頂峰北側50米處有一座用石條築成的古剎――青雲堂。正殿中央端座著一尊約一米高的佛像,神采飛揚,俊逸大方,大小38尊石佛像排列兩旁,或立或坐或跪,神態逼真,殿四壁雕有佛像、佛龕等佛事浮雕,這組雕像高一米多,最小的高30cm,雕刻藝術極為精湛,線條剛柔有致,有的佛像眼睛是用黑寶石鑲嵌而成,石刻銘文的年代為唐貞觀二年。青雲堂石佛堪稱古代雕刻藝術的一枝奇葩。

仙人塘山在余家坪東北方向8.8公里處,海拔1200m,上可俯瞰白蓮全鄉的各個村莊,傳說仙人發現此山和山上的一池清水。山頂靠南的山坡上有建於唐代的寺廟,幾經興毀,現已重建。廟前有一株茶樹,所生茶葉品質極佳,消食化積,驅邪祛病,功效顯著。仙人塘寺廟香火鼎盛。來自明溪、寧化、清流、永安、連城以及本縣的善男信女不辭辛勞翻山越嶺,帶著大包大挑的供品上山朝拜。清順治八年(1651)將樂冰雹成災,白蓮人吳贊郎率災民起義,在仙人塘憑險下寨,聚眾萬人,對抗官兵三年之久,後中計被殺。民間傳說在他遇害前,其座騎有所預感,至半山時立於一岩石上不肯前行,吳贊郎猛抽一鞭,戰馬蹬石騰空一躍--至今還在岩石上留下了深深的馬蹄印。

厝橋•植物園距余家坪0.5公里處,有一座石拱橋橫跨小溪,上建有涼亭式橋屋,厝橋兩岸是一片保護較好的原始狀態的林子,也是余家坪村前的“山龍口”林。方圓30多畝林地上生長著紅豆杉、柳杉、三尖杉、光葉石楠、野漆、青剛櫟、浙楠、大葉錐、馬尾松、羅浮拷、甜櫧、鉤樹等10多種喬灌木。如此少的面積上密集地衍生著眾多品種的樹木實屬罕見。在橋上憑欄小憩,分外愜意。山風徐徐,溪水潺潺。茂林修竹中,飄出鳥鳴蟬噪,如詩如畫。左邊的山頭名叫雷峰寨,是吳贊郎農民起義軍的營寨之一。

十字坳距余家坪12公里,海拔1310m ,是到達里山和攀登主峰的必經之地。南北山脊五公里範圍內由天然下種形成大片黃山松林。雖因雷擊多次引起森林火災,然而“春風吹又生”,黃山松林益加鬱鬱蔥蔥,最大的母樹胸徑已達70多厘米、樹形舒展美觀。十字坳東西兩側山坡上還長滿了各種杜鵑。春末夏初,映山紅、丁香杜鵑、毛果杜鵑鮮花盛開,寂靜的山脊上奼紫嫣紅、絢麗奪目。

石牛欄位於十字坳西邊的將軍頂附近,距余家坪17公里,海拔1312m,是一塊呈扇形的平坦坡地、高山草場。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坡上長滿野草和杜鵑,靠山凹生長著10畝左右的金鑲玉竹。高山草地別有一番景致,清明時節,野草泛綠,百花盛開,像綠雲上托起燦爛的朝霞。冬天百花凋零、風吹草低,好一派草原風光!傳說天神將九頭神牛關在石牛欄內,神牛年年吃玉竹為生,故這裡的玉竹沒有竹梢。有一年神牛偷跑出來到清流縣林畲打了一個滾,造出了一片15里長的平原。

山前雲海在保護區山門外去白蓮的半山腰公路上,距余家坪6公里,海拔600m,由於此處森林茂密,加上山下小王水庫的蒸騰作用,空氣中富含水蒸氣。在氣壓較低的晴朗天氣,早晨形成一片廣闊的雲海。白蓮鄉的大部分村落和低山全部復蓋在雲海下,偶而露出的山峰像是汪洋中的小島,大樹似燈塔。此時的雲海有一種靜態的美。日出後,朝霞璀璨,托起一輪紅日,蔚成奇觀。雲海也隨之開始涌動,消散,此時的雲海是動態的,一派波濤洶湧的景象,山尖綠島忽隱忽現,變幻詭奇,攝人心魄。在這裡看雲海先是居高臨下,有一種飄浮在雲端之上而超凡脫俗的意境。然後可以坐車順公路下降高度觀看,一直來到雲海邊上,此時又猶如乘風破浪航行在大海上,萬頃波濤就在身邊掠過,一種雄渾激越、搏浪急進的豪情在胸中升騰。繼續下行,鑽進雲海之中,霧氣蒙蒙的青山和水庫出現,想想頭頂上剛剛看過的雲海,人們見仁見智又會生髮萬千感慨。

龍潭飛瀑位於余家坪下游7公里處,海拔560m 。林密谷深,余家溪彎曲跌宕,比降增大,形成一串瀑布群。其中最大一級落差10m ,瀑布下跌積成深潭,水聲如雷,兩岸巨石嶙峋,峭壁陡立,幽深、寧靜,是夏天避暑的好去處。

石排場在去龍潭飛瀑的路旁,距保護區管理處5.5公里。這是一塊山間小平壩,面積2平方公里,有水田幾十畝,房舍十來間。四周青山翠竹環抱,一條清溪緩緩穿過其中,幾縷炊煙,幾聲雞鳴,愈顯寧靜安謐,是典型的田園風光。現已在此處建成鹿園。

手工造紙作坊保護區內還有幾十個手工造紙作坊。分布在里山、外山、上地、沙溪子等地。“西山紙”的製作過程要經過修山、備灰、修湖塘、砍筍、溜筍、斷筒、剝皮、削片、挑竹麻、落湖、洗漂、剝料、榨料、踏料、耘槽、抄紙濕壓、濕紙切邊、烘焙、於紙切邊、包裝等28道工序。人們可以在作坊里看到的一般是從踏料至烘焙這幾道工序,完全保持原始的手工操作,十分艱辛勞累,特別是“踏料”這道工序,近乎蠻荒。“冰清玉潔”的西山紙書印了多少鴻篇巨構,同時也留下了自身歷史重負的深痕。

龍井水庫庫址位於往十字坳方向的龍井村上游,壩址高程759米 ,庫容519萬立方米、裝機容量32OO千瓦 , 年發電量1188萬千瓦時,龍井水庫除發電、灌溉、養殖方面的效益外,還是龍棲山一處新的景觀。它是三明市海拔最高的人工湖,水面400多畝。竹林、青山擁簇著一湖碧水,湖水漫進山凹中,形成許多曲折的綠色的港灣和半島。水鳥掠過湖面,竹筏在湖上浮游,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別有一番情趣。

如今,龍棲山擁有三頂碩而亮的“桂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人與生物圈網路成員、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

旅遊最佳季節

最佳旅遊時間為春秋兩季。三明以山水和森林景觀為主,春天繁花盛開,秋天則層林盡染。春天時格氏栲森林公園內格氏栲花盛開,整片森林被妝點成一片雪白,非常漂亮。

三明市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5℃-19℃,夏長冬短。夏季比較炎熱,有時會受颱風影響而連日降雨,此時前去應做好防雨防潮準備,一些雨具可在到達之後在當地商場購買,質量不用太好,遊玩期間能用即可。冬季感覺寒冷,需要準備保暖性好的外套,面料最好可以防水。另外,冬季為枯水期,河流湖泊相對水量較少,並非漂流的適宜季節

歷史變革

福建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三明市將樂縣西南部,東南接白蓮鎮,北靠黃潭鎮,西連萬全鄉,西南與明溪縣交界,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98年,2000年9月,經福建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同意,成立福建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機構規格為相當於副處級事業單位,隸屬將樂縣人民政府。同時參照保護區機構設定情況,本著“精簡、統一、效能”原則,為方便社區民眾,結合保護區實際,還增掛“將樂縣人民政府龍棲山辦事處”,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實施保護區與當地社區(“三農”)共同管理,即“區社”合一的管理模式,行使鄉(鎮)人民政府職能,有地方行政管轄權。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是保護區的最高決策機構,內設辦公室、科技科、資源保護科、計財和項目基建科、旅遊產業科等5個職能科室,下設余家坪、里山、外山、白蓮等4個資源管護站和龍棲山森林派出所,資源管護站又下設5個護林哨卡。 核定人員編制為60名(含領導職數11名)。(現實際在編制人員30人,雇用臨時人員85人(含護林員)。

動植物資源動物資源

保護區按世界動物地理分布位於東洋區北部,動物區系屬於東洋界中印亞界的華中區東部丘陵亞區。現已初步查明,野生動物總計13綱、58目、289科、1452屬、2129種,有1新屬、73新種。其中獸綱46種、鳥綱82種、爬行綱22種、兩棲綱11種、魚綱31種、昆蟲綱1821種、其它無脊椎動物116種。境內已定名的昆蟲有21目、187科、1821種,其它無脊椎動物116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有2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金錢豹(Neofelis nebulosa)、雲豹(Panthera pardus)、黃腹角雉(Tragopan cabot)、白頸長尾雉(Sytmaticus ellioti)、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蟒(Pythonmolurus)等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獼猴、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小靈貓、蘇門羚、鳳頭鵑隼、赤腹鷹、林雕、白鷳、領鵂鶹、褐林鴞、拉步甲、虎紋蛙、大鯢等15種,昆蟲種類約占福建省昆蟲種類數的1/3,面積僅占全省面積的1/2000。被譽為“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基因庫”,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107種。此外,還有不少藥用、食用、毛皮、害蟲天敵以及觀賞的動物種類。

植物資源

龍棲山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森林復蓋率達98%,有近9 000hm2的原始林和次生林,蘊含著多種生態系統及其景觀。植物資源豐富。現已初步查明高等植物有252科、868屬、1763種(含亞種、變種和變型)。其中苔蘚植物68科、143屬、248種;蕨類植物37科、77屬、157種;種子植物137科、538屬、1206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有南方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 mairei)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的有齒葉黑桫欏、金毛狗、金錢松、香榧、樟樹、閩楠、浙江楠、野大豆等8種;此外,蘭科植物有21種。經濟資源植物1821種,其中主要有材用植物120種,纖維植物104種,芳香植物43種,食用植物98種,密源植物176種,藥用植物750種。區內名木古樹繁多,有目前已知胸徑為世界之最的檵木王(胸徑63cm)、胸徑為福建省之最的南方紅豆杉王(胸徑223cm)、深山含笑(胸徑140cm)、青錢柳(胸徑104cm)、香榧(胸徑180cm),還有柳杉王(胸徑230cm)、紅楠(胸徑68cm)等;特殊保護群落有大胸徑南方紅豆杉群落、柳杉群落、面積達2 00hm2的黃山松純林、成片的閩楠林等。

龍棲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東部亞熱帶森林植被保存比較完好、植物種類較為複雜的地區之一,被譽為“天然植物園”。植物區系成份屬於北極植物區、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亞熱帶植物區系。區系組成複雜,植被類型較多,地帶性植被為典型的常綠闊葉林,依據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外貌結構和生態生理分布,按照《中國植被》的分類系統,將龍棲山森林植被類型分成6個植被類型,21個群系。植被類型主要有:常綠針葉林(暖性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竹林、灌叢以及草叢與草坡。據初步調查,龍棲山有大型真菌資源60多種,據估計有200多種,其中有珍稀的莘克萊蟲草、灰樹花、螞蟻草等,還有較大經濟價值的大型真菌資源如紅菇、泥菇、竹蓀等。龍棲山保護區素有“天然植物園”、“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基因庫”之美稱。

交通

自駕車:福州方向上三福高速行駛236.6公里,從將樂/玉華洞出口離開,進入S204 行駛到白蓮鎮,在按路標行駛到目的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