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縣圖書館

齊河縣圖書館的前身,是齊河縣文化館的圖書室,1978年1月從文化館分出。

簡介

齊河縣圖書館的前身,是齊河縣文化館的圖書室,1978年1月從文化館分出。

規模

位置在齊晏大街56號,占地3300平方米,1980年建成並開館。建有兩層圖書樓,建築面積651.8平方米。1982年修建職工宿舍15間,偏房12間,建築面積486.3平方米。1988年5月,在圖書館院內北面西側,建兩層文物樓,面積422.7平方米,二樓為文物庫房及文物辦公室和字畫裝裱室,一樓對外租賃。1989年,在借書室南側,建職工宿舍3間,建築面積61.1平方米。1992年,自文物樓向東修建沿街平房4間,建築面積84.5平方米。修建傳達室、打字複印室4間,建築面積60平方米。至此,圖書館總建築面積為1712.4平方米。1996年5月因城建改貌,沿街平房被拆除。2001年5月縣城第二次改貌,圖書館所有建築全部被拆除。是年5月,圖書館租賃建築設計院樓房4間,建築面積150平方米,繼續開展業務。2003年5月,圖書館遷至文化局綜合樓。借書室建築面積總計300平方米。

2004年10月,圖書館遷至齊河縣文化中心。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設借書室、成人閱覽室、兒童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中心機房、資料室、采編室、辦公室。其中多媒體教室、兒童閱覽室在文化中心二樓。其它各科室在文化中心三樓,2008年齊河縣圖書館閱覽座席104個。少兒閱覽座席60個,2009年齊河縣圖書館閱覽座席104個。少兒閱覽座席60個。

圖書館歷屆館長、黨支部書記

劉三民(1982年4月至1985年5月任館長、黨支部書記)
任連華(1987年5月至1992年2月任館長,1988年4月至1992年2月任黨支部書記)
丁連元(1992年2月至1996年12月任館長、黨支部書記)
王道溫(1996年12月至1999年6月任館長、黨支部書記)
韓德光(1999年6月至今任館長、黨支部書記)

1980年,圖書館有工作人員11人,其中大專學歷1人,中專學歷5人,高中學歷1人,國中學歷4人。1988年4月評定職稱時,館員1人,助理館員4人。1990年有工作人員10人,大專學歷1人,中專學歷4人,高中學歷5人。其中館員2人,助理館員6人。至2007年,有工作人員12人,文化程度也大為提高,大專以上學歷10人,高中學歷2人。其中副研究館員2人,館員6人,助理館員2人。

獲獎

1990年有3人加入山東省青年圖書館工作者協會。1985年1人加入山東省考古學會。2004年有8人加入德州圖書館學會,其中韓德光被選為德州市圖書館學會理事。1988年9月,德州市組織第一屆公共圖書館業務技術比賽,楊在鳳獲圖書分類第一名;劉建軍獲圖書著錄第五名;曹桂華獲目錄組織第五名。1991年德州市組織第二屆公共圖書館業務技術比賽,楊在鳳獲圖書分類第一名;劉建軍獲圖書著錄第一名。

圖書館長期以來,在不斷提高職工業務工作能力的同時,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政治素質和文化修養的提高。鼓勵職工參加函大、業大的學習。定期進行業務學習和崗位練兵活動,幹部職工積極鑽研業務、撰寫論文,用於指導圖書館工作。到目前止,有60多篇專業論文或書畫作品在市級以上刊物或展覽中發表、展出、獲獎。主要有:

韓德光:
1992年8月國畫作品《柳暗花明》在山東省文化館業務技能比賽中獲優秀作品獎。
1992年8月攝影作品《希望》在山東省“稅收帶來祖國美”攝影比賽中獲一等獎。
1993年10月國畫作品《夙願》在山東省紀念毛主席誕辰100周年暨93山東省中國畫展中獲優秀獎。
1994年4月國畫作品《仕女》在中國青年國畫家國畫大展中獲三等獎。
1995年2月國畫作品《李清照》在山東省美術館舉辦的“祖國頌·迎春書畫展”中獲優秀獎。
1997年12月攝影作品《紅蜻蜓》在江西省《社會保障》發表,並在江西省“慶祝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十周年攝影作品展覽”中獲優秀獎。
1999年5月國畫作品《戀》在山東省美術館舉辦的“紀念‘五·四’運動八十周年書畫作品展”中展出。
2002年2月國畫作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山東畫院迎春書畫展中展出。
2002年12月國畫作品《早安》在山東省首屆雙年展中展出。
2004年10月撰寫的論文《強化自身素質,拓寬工作思路,發揮視窗作用》在《德州市圖書館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獲一等獎。
2006年10月國畫作品《花鳥》在《山東省2006年群星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大展》中獲優秀作品獎。
2006年6月國畫作品《春歸》在山東省首屆農村文化藝術節暨德州市第二屆農村文化藝術節美術作品大展中獲一等獎。
2005年6月撰寫的論文《風雨廿五載,累累碩果香》在《山東省公共圖書館發展簡史》中發表。
2005年8月在《文化齊河系列叢書》中,執行主編《墨海丹山》一書。
國畫作品及藝術傳略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編入《山東美術家辭典》、《山東美術全書》等書籍。
楊在鳳:
1994年撰寫的論文《少兒閱覽室是少兒校外教育的主要陣地》在《德州地區圖書館》論文集中發表。
1995年撰寫的《試論對少年兒童的課外閱讀輔導工作》在《山東省圖書館季刊》中發表。
2000年撰寫的《縣公共級圖書館為經濟建設服務淺談》在《書海揚帆》中發表。
2000年撰寫的《淺談縣級圖書館讀者流失與對策》在《文史哲》中發表。
2007年9月撰寫的《關於加強縣級圖書館服務職能的探索》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的拓展與創新研討會”獲三等獎。
王道溫:
1999年撰寫的《我與圖書館》在山東省圖書館《輝煌的足跡》中發表。
徐曉燕:
2000年撰寫的《充分發揮圖書館套用的作用》在《文史哲》中發表。
2000年撰寫的《小議藏書損壞丟失現象》在《山東省圖書館季刊》中發表。
2001年撰寫的《圖書館在知識工程中的陣地作用》在《文史哲》中發表。
2001年撰寫的《開拓進取服務讀者》在《山東省圖書館季刊》中發表。
王永昌:
1985年12月撰寫的《山東濟陽劉台子西周墓第二次發掘報告》在《文物》中發表。
劉建軍:
1995年撰寫的《在市場改革大潮中圖書館與思考》在《山東省圖書館季刊》中發表。
1996年撰寫的《論縣級圖書館的採購工作》在德州師專《圖書館專業論文專輯》中發表。
2004年10月撰寫的《強化自身素質,拓寬工作思路,發揮視窗作用》在《德州市圖書館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獲一等獎。
2007年9月撰寫的《關於加強縣級圖書館服務職能的探索》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的拓展與創新研討會”獲三等獎。
鄭文芝
1996年撰寫的《如何發揮地方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在德州師專《圖書館專業論文輯》中發表。
2000年9月撰寫的《縣圖書館服務工作淺談》在《山東省圖書館學會第七次科學討論會獲獎論文專輯》中獲二等獎。
2004年10月撰寫的《淺談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在《德州市圖書館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獲三等獎。
2005年3月撰寫的《地方文獻工作對地方建設與發展的作用》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網路時代圖書館創新與發展”獲三等獎。
2005年6月撰寫的《為老年讀者服務的一點體會》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利用”獲三等獎。
2007年9月撰寫的《圖書館如何面對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的拓展與創新研討會”獲優秀獎。
袁軍英:
1996年撰寫的《淺談圖書管理人員的心理狀態》在德州師專《圖書館專業論文輯》發表。
2004年10月撰寫的《強化自身素質,拓寬工作領域,發揮視窗作用》在《德州市圖書館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輯》中獲一等獎。
2005年3月撰寫的《淺談圖書館工作的創新與管理》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人才資源管理研討會”獲優秀獎。
邢玉蘭
1996年撰寫的《做好圖書外借工作的一點體會》在德州師專《圖書館專業論文專輯》中發表。
2004年10月撰寫的《淺談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在《德州市圖書館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獲三等獎。
2005年3月撰寫的《地方文獻工作對地方建設與發展的作用》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網路時代圖書館創新與發展”獲三等獎。
2005年10月撰寫的《論圖書館人力資源開發中激勵機制的作用》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獲三等獎。
黃其美
2002年7月撰寫的《圖書館:挑戰與對策》在《讀書時報》中發表。
2003年8月撰寫的《談圖書館工作的創新》在《理論學習》中發表。
2004年7月撰寫的《圖書管理,從傳統到現代》在《山東出版》中發表。
2005年10月撰寫的《小議網路環境下圖書館的人性化服務》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人才資源管理研討會”獲三等獎。
2007年9月撰寫的《圖書館延伸服務與社會效益最大化》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的拓寬與創新研討會”獲優秀獎。
顧曉琳:
2004年10月撰寫的《淺談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在《德州市圖書館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獲三等獎。
2005年6月撰寫的《風雨廿五載,累累碩果香》在《山東省公共圖書館發展簡史》中發表。
2005年10月撰寫的《論圖書館人力資源開發中激勵機制的作用》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獲三等獎。
2005年10月撰寫的《圖書館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獲三等獎。
李紅梅:
2005年3月撰寫的《談新形勢下的圖書館管理》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獲優秀獎。
2007年9月撰寫的《淺談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的拓展與創新研討會”獲三等獎。
2007年9月撰寫的《小議圖書館員工自我管理的培養》參加山東省圖書館學會“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的拓展與創新研討會”獲優秀獎。
曹桂華:
1996年撰寫的《圖書館外借室人員結構之我見》在德州師專《圖書館專業論文輯》中發表。
丁連元:
1996年撰寫的《公共圖書館應引入競爭機制》在德州師專《圖書館專業論文輯》中發表。
付禮媛,中共黨員,工學學士,參加工作時間2007年7月,2008年9月就職於齊河縣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精通計算機操作,工作認真,文章多次在《齊河報》發表。
陳北,中共黨員,管理學學士,2002年參加工作,現擔任齊河縣圖書館副館長、黨支部副書記,精通文學、歷史、地理,文章多次在國家級期刊發表。
1980年1月開館時,共有圖書5萬冊,其中善本3冊,線裝書28種542冊,能流通書籍1.1萬冊。書架30個,採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設定4個目錄櫥,編制分類目錄2種4套。採用閉架借閱方式,每周開放48小時。閱覽室有各類報刊雜誌470種,座席100個。年底共辦借書證1100個,成人閱覽證850個,兒童閱覽證710個。1984年7月,由閉架借閱改為開架借閱,每周開放56小時。在做好借閱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送書下鄉、送書上門、資料查詢、電話預約、鄉(鎮)村文化大院圖書室的建設、圖書管理員的業務培訓、讀書徵文等豐富多彩的服務活動。自1980年開館至今,累計送書上門2000多次、送書12000多冊。其中為退離休老幹部和殘疾人送書1600次,送書6521冊;為城區內各國小送書321次,送書5631冊。1987年對全縣各類養殖種植專業戶進行走訪調查,並建立檔案。再根據不同要求,精心準備,為其送書上門。先後送書下鄉325多次、送書28000多冊。送書畫、春聯下鄉45次、送書畫500多幅。先後幫助檔案局、縣委黨校、國稅局、第一、第二國小、晏城鎮的譚策屯村、華店鄉的郭莊村、表白寺的譚莊村、焦廟鎮的宋坊村等單位和村莊建立起圖書室。舉辦圖書業務輔導班8次,培訓圖書管理人員46名。
1999年組織的“龍山杯”家庭藏書、讀書評選暨“崇文杯”捐書活動中。有100多人踴躍參加。家庭藏書量達8萬多冊,捐書1600多冊。
1999年7月至2001年5月期間,共開展了19期以“讀好書做好人,看老書不忘本”為主題的老書推薦活動。向廣大讀者推薦《紅日》、《紅岩》、《青春之歌》、《鐵道游擊隊》等革命戰爭題材的老書2000多冊。
2000年開設“圖書銀行”。所謂“圖書銀行”也就是利用閒置的館舍,吸納社會上個人收藏的圖書進行存貯,讓其他讀者借閱。圖書館再按書的定價付給儲書者3%的破損費。換言之,圖書館只拿出300元錢,就有10000元錢的存書,作為工作經驗,2000年11月8日山東電視台以“記齊河‘圖書銀行’好熱鬧--訪韓德光館長”為題,在《正午時光》欄目播出。11月13日又在廣東電視台《曉琳話九州》欄目播出。
2002年2月,在縣委組織部的支持下,籌措資金2萬元,購買了名人傳記、史記、中外名著、家庭醫療保健、科技知識等方面的圖書2100多冊。開設“黨員書架”。
2005年11月,與上海市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聯合,舉辦“讀書樂”全國攝影比賽優秀作品山東巡迴展,在齊河縣文化中心舉行。為了加強和提高這次展覽的社會感染力,積極組織縣直機關、工廠、企業等單位及社會各界人士和中小學生數萬人前來觀看展覽。
1981年至1995年,每年農曆正月十四都舉辦一次讀書有獎燈謎會活動,極大的提高了少年兒童的讀書熱情。自1990年開始,每年5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為“圖書服務宣傳周”。伊始至今,齊河縣圖書館共舉辦12期圖書服務宣傳周活動,每次除舉辦不同主題、不同形式的讀者座談會、讀書心得交流會、專題講座、讀書徵文和書畫展覽等活動外,還現場為讀者辦理借書證、向行人散發宣傳材料。特別是在1996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7年,為加強宣傳力度,特邀請本縣書畫家揮毫潑墨,現場為民眾做書畫,更把活動推向高潮。現場作書畫累計1000餘幅。
1990年4月舉辦“我愛祖國”讀書徵文活動,徵文160餘篇;1999年5月舉辦“美麗的家園”讀書徵文活動,徵文100餘篇;2001年5月舉辦“家鄉巨變”讀書徵文活動,徵文100餘篇,選送40篇參加德州市第一屆少年兒童讀書徵文活動,有7位小作者獲獎;2002年5月舉辦“我與圖書館”讀書徵文活動,徵文120篇,選送45篇參加德州市第二屆少年兒童讀書徵文活動,有5位小作者獲獎;2003年5月舉辦“我喜愛的一本書”讀書徵文活動徵文100餘篇,選送40篇參加德州市“通信杯”第三屆少年兒童讀書徵文活動,有15位小作者獲獎;2004年4月舉辦“可愛的祖國,可愛的家鄉”讀書徵文活動,徵文110餘篇。選送40篇參加德州市第四屆少年兒童讀書徵文活動,有4位小作者獲獎;2005年5月舉辦“建設文明齊河”讀書徵文活動,徵文180篇,選送50篇參加德州市“農行杯”第五屆少年兒童讀書徵文活動,有14位小作者獲獎;2006年5月舉辦“八榮八恥”讀書徵文活動,徵文200餘篇,選送50篇參加德州市第六屆少年兒童讀書徵文活動,有17位小作者獲獎,其中1人獲一等獎;2007年5月舉辦“建設和諧家園”讀書徵文活動,徵文170餘篇。
2003年4月、9月,2004年6月,2005年8月、11月,2006年5月、9月與省出版社、圖書發行公司等單位聯合舉辦圖書服務宣傳及推薦優秀圖書活動。累計散發宣傳材料3萬餘份,共接待讀者3萬餘人次,讀者購書1.8萬多冊。
2007年9月,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齊河縣支中心建成,設有中心機房、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配有網際網路接入的20台電腦、5台日工作站、實用伺服器、衛星接收伺服器、業務伺服器、投影機、200英寸自動螢幕、掃瞄器、光碟刻錄機、印表機等設備。
長期以來,齊河縣圖書館始終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拓寬服務領域,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逐步實現了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的轉變,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文化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多次被德州市精神文明委員會授予“精神文明先進單位”榮譽稱號。1989年被山東省文化廳授於“先進圖書館”榮譽稱號。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被縣委、縣政府授於“精神文明視窗單位”等榮譽稱號。1996年在“迎接62屆國際圖聯大會暨96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活動”中被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圖書館學會評為“組織工作獎”。在1994年、1999年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兩次都被評為“國家三級圖書館”。
1982年傅鋒遠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國少年兒童圖書館(室)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990年楊在鳳被齊河縣崗位責任制領導小組評為先進工作者。
1990年劉建軍被齊河縣崗位責任制領導小組評為先進工作者。
1991年韓德光被山東省人事局、山東省公安廳授予“全省頒發居民身份證工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992年楊在鳳被共青團齊河縣委授予“十大文明標兵”榮譽稱號。
1994年韓德光被德州市文化局授予“全市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996年劉建軍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圖書服務宣傳周活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0年楊在鳳被齊河縣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2004年鄭文芝被齊河縣委、縣政府授予“文藝宣傳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4年袁軍英被齊河縣委,縣政府授予“文藝宣傳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6年李紅梅被齊河縣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2005年韓德光被齊河縣委、縣政府授予“全縣文化建設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6年韓德光被齊河縣委、縣政府授予“全縣文化建設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山東省圖書館名單

本任務盤點山東省全國一、二、三級圖書館名單,山東省圖書館、文化館將免費開放。

濰坊市圖書館
淄博市圖書館
威海市圖書館
沂水縣圖書館
鄒平縣圖書館
文登市圖書館
濟南市歷城區圖書館
曲阜市圖書館
兗州市圖書館
臨沂市蘭山區圖書館
廣饒縣圖書館
煙臺圖書館
龍口市圖書館
臨朐縣圖書館
榮成市圖書館
萊州市圖書館
費縣圖書館
淄博市周村區圖書館
淄博市張店區少兒圖書館
諸城市圖書館
海源閣圖書館
泰安市圖書館
青州市圖書館

沂源縣圖書館
桓台縣圖書館
陽信縣圖書館
青島市李滄區圖書館
鄒城市圖書館
乳山市圖書館
蒙陰縣圖書館
鄆城縣圖書館
蓬萊市圖書館
滕州市圖書館
臨沭縣圖書館
淄博市博山區圖書館
萊蕪市圖書館
平度市圖書館
茌平縣圖書館
青島市市北區圖書館
招遠市圖書館
淄博市淄川區圖書館
肥城市圖書館
齊河縣圖書館
濟陽縣圖書館
郯城縣圖書館
冠縣圖書館

萊西市圖書館
昌邑市圖書館
五蓮縣圖書館
平原縣圖書館
濟寧市圖書館
章丘市圖書館
菏澤市圖書館
青島市四方區圖書館
墾利縣圖書館
棗莊市台兒莊區圖書館
利津縣圖書館
膠州市圖書館
平邑縣圖書館
即墨市圖書館
淄博市臨淄區圖書館
長清縣圖書館
濰坊市寒亭區圖書館
棲霞市圖書館
煙臺市牟平區圖書館
長島縣圖書館
高密市圖書館
單縣圖書館
煙臺市福山區圖書館
曹縣圖書館
棗莊市嶧城區圖書館
金鄉縣圖書館
濟南市天橋區圖書館
海陽市圖書館
魚台縣圖書館
梁山縣圖書館
惠民縣圖書館
莒南縣圖書館
菖縣圖書館
昌樂縣圖書館
安丘市圖書館
膠南市圖書館
濟南市歷下區圖書館
棗莊市薛城區圖書館
沽化縣圖書館
壽光市圖書館
德州市德城區圖書館
新泰市圖書館
煙臺市芝罘區少年兒童圖書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