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門

鼻涕門

鼻涕門4月2日中午央視一套《新聞30分》欄目截取的視頻,當時男主播康輝正在播送一則重要的時事新聞,當這條新聞快要播完時,康輝的鼻涕已經流到了嘴巴,但他沒有顧及形象而是繼續播報直至鏡頭切換,只是在換氣的過程中輕輕吸了兩下鼻子,並沒有用手去擦。與之前央視的“補妝門”“白字門”“露點門”等“各種門”不同的是,康輝的“鼻涕門”並未遭到觀眾的指責,而是得到不少觀眾的諒解,“佩服,感動於他的敬業精神。

簡介

鼻涕門鼻涕門

面對直播鏡頭,每位主播都會盡力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但往往也會有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繼“補妝門”、“哈欠門”等播出事故後,央視近日又被曝出主播康輝流鼻涕播報新聞的訊息。不過,與之前央視的 “補妝門”、“白字門”等不同的是,康輝的“鼻涕門”並未遭到觀眾的指責,而是得到了觀眾的充分諒解和關愛,“佩服,感動於他的敬業精神。 ”而據記者了解,這種意外不在央視處罰範疇中。2010年4月2日中午央視一套《新聞30分》欄目截取的視頻,當時男主播康輝正在播送一則時事新聞,當這條新聞快要播完時,康輝的鼻涕已經流到了嘴巴,但他只是在換氣的過程中輕輕吸了兩下鼻子,沒有用手去擦,非常鎮定地繼續播報。

康輝確認

近日,有觀眾發現,央視男主播康輝在播報《新聞三十分》時,鼻涕流下,而他顧不得擦去,接著播報。只是,如今網友對於“門”頻出的央視逐漸採取寬容態度,表示理解;康輝則稱:“確實感冒了,但這是個小問題。” 康輝顯得很坦然,他承認自己當時是感冒了:“我沒想那么多,就是播新聞,這是正常工作中遇到的正常問題。一些小事本沒有放大的必要,多說無益。”據悉,央視方面對於此類因生理因素引起的小型播出事故,也不會採取懲罰措施。

不同觀點

首先,康輝流鼻涕播報新聞究竟意外,還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新聞的性質,特別是像央視新聞這樣的性質,熊一亮就不多解釋,嚴肅性,形象的意義,那么康輝流鼻涕究竟是意外,還是意料之中?熊一亮認為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康輝的感冒絕對不是在播報新聞的時候才有的,應該是在播報新聞之前就已經感冒,也許正如康輝所說的是小感冒,不知道是康輝是沒在意自己工作的特殊性,還是因為什麼?其實現在發生了流鼻涕播報新聞這個事情,我們首先考慮的,的確不是追求康輝什麼責任,不是給康輝一個什麼處罰,其實在很多錯誤發生後,所以的處罰都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就像央視主持人播錯一個字,罰款多少錢一樣?難道這點罰款能夠讓播錯字這個事情沒有發生嗎?因此,這裡在提醒主持人,特別是新聞播報主持人,在明知自己小感冒的情況下,最好的變化就是請假,因為這樣的身體在播報新聞時,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是無法意料的,要從根源上杜絕,那就只有選擇不播報新聞。
其次,帶病上崗究竟應不應該提倡?康輝流鼻涕播報新聞獲得諒解,是不是意味著,帶病上崗應該得到提倡?這顯然不可以的,帶病上崗,特別是一些特殊工作崗位,如果因為身體原因導致一個疏忽,其造成的後果是可想而知的,當然,從帶病上崗的人來說,一方面可能是對工作的敬業,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現實壓力,比如熊一亮的工作,因為如果我今天沒來工作,那意味著我這個流程的工作就會積累,這樣就會造成我次日工作量的增加,也許有人會說,那你可以不做啊,可以辭職啊!但是相信大家都清楚,現在找工作的一個情況,其實熊一亮不是怕找不到,而是不喜歡找工作的麻煩。所以帶病上崗除了敬業外,更多可能是一種無奈。

評論

近年來,央視新聞節目中,因為導播切換鏡頭等技術原因,各種各樣的“門”層出不窮,這也引起不少觀眾對國家電視台的質疑。其中,唯一得到諒解的是張宏民的“打嗝門”,當時就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種難以克服的生理現象,而此次的“鼻涕門”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得到大多數觀眾的寬容。有人評價說:“康輝播報新聞,流著鼻涕沒有出現任何差錯,等鏡頭再切到他時,鼻涕已經擦乾淨了。佩服,感動,感動於他的敬業精神,感動於他的個人素質。”“今天中午的央視一套午間新聞,康輝流著鼻涕主持肯定很難受,是感冒了吧,你就是在全國人民面前拿紙巾擦,我們都會體諒的。” 這份難得的理性和寬容,筆者以為並非僥倖,而是社會和社會公眾進步的標誌。
“人食五穀雜糧”,人更不是什麼神仙,“打嗝門”也好還是時下的“鼻涕門”正像網友理解的那樣,這是人的正常生理反應,而作為主角康輝在感冒流鼻涕後,為了播音任務的圓滿完成,或者說也為了顧忌多餘的動作影響播出效果,一直掛著鼻涕堅持到鏡頭切換。這份敬業和負責,或者正是博得人們理解和支持的前提。
公眾人物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娛樂化”,但社會發展過程中公民的理性思維越來越明顯。日前媒體報導,原國開行副行長王益受賄案庭審告一段落。在王益案中因涉及央視女主持劉芳菲和女影星趙薇,就有部分社會輿論從反腐案件偏離到了熱炒“劉芳菲和趙薇”上。同樣令人欣慰的是,絕大部分社會公眾保持了清醒判斷,並未因此予以娛樂化的炒作。包括被人熱炒和自我炒作的“鳳姐”,以及趙本山的“黑化”炒作,都讓人看到了大部分媒體和社會輿論的“清醒”。這恰恰是人們理性化和社會進步的必然。 康輝陷入“鼻涕門”不但沒有受到負面指責,反而贏得一片寬容和支持。這恰恰還是對央視的鞭策。我想,在這樣的一種寬容心態和建設性的社會輿論監督之下,央視和央視的節目定將會不負眾望、越辦越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