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武鄉

黨武鄉

黨武,地處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的花溪,距貴陽23公里,距花溪10公里,轄區內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屬中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4.4℃,適宜生態農業和休閒度假旅遊。

基本信息

區域優勢

境內交通便利,有磊花、黨冒、黨翁、大洋公路經過,連通210、312國道,光纜通訊網路已全面開通使用,並有移動通訊站六座,18個行政村全部實現“四通”。淡水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儲水4760萬立方的松柏山水庫,水質優良、無污染。黨武辣椒、紫皮大蒜享譽省內外。

黨武鄉 黨武鄉

2003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為7758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1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785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956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25萬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9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71.60元,增長6%。

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松柏山水庫優良水質的哺育,形成了黨武辣椒獨特的品質,它以肉質肥厚、色澤紅亮、香味濃郁、辣味適中,

含多種豐富營養元素而成為人們喜愛的佐餐佳品享譽國內外,年產量在300萬斤以上,精加工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黨武鄉因而被譽為“貴州辣椒之鄉”。

簡介

黨武鄉 黨武鄉

黨武,黨武鄉位於貴州貴安新區,全鄉總面積61多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66個自然村寨,99個村民組,2003年底全鄉總戶數4336戶,總人口17400餘人,其中農業人口16954人,非農業人口496人,人均土地0.35公頃,人均耕地0.8畝,人口密度284人/平方公里。

2003年國民生產總值為7758萬元,農業增加值為2017萬元,糧食總產量為5688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972元。黨武鄉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高原氣候特點明顯,境內地勢平緩,窪地、溝谷較多,土層較厚,氣候溫和,雨量充足,適合於農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種植辣椒。

積極招商引資和發展旅遊業,鄉境內現有旅遊景點3處,致力於發展大壩井食品加工基地,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鄉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已引進四家食品加工企業,並擁有1000畝優質辣椒基地。

地處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的花溪,距貴陽23公里,距花溪10公里,人口21000餘人,轄18個行政村。轄區內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署,雨量充沛,屬中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4.4℃,適宜生態農業和休閒度假旅遊。

遠景規劃

黨武鄉 黨武鄉

1、根據我鄉地處城市近郊,交通便利等優勢及人多地少,資源缺乏等實際情況,一是強化農業;二是突破鄉鎮企業;三是重視發展科技教育,使全鄉建立合理的產業結構。

2、今後全鄉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是依靠科技進步,強化農業基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鄉鎮企業發展步伐,繼續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3、加速鄉鎮企業的發展,以初具規模的思丫小區為載體,努力尋求和建立新的經濟成長點,把 八公里磊花線列入全鄉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逐步實現大壩井,磊花路工業區的構想,從根本上推進全鄉工業化進程。同時,緊緊圍繞建設經濟強鄉這一總體目標,採取資產重組,合資開發,項目轉讓,挖潛革新等多種形式,盤活我鄉存量資產,推進鄉企業改革工作,實現企業增效,國家增收,從而促進我鄉企業再上新台階。

4、以旅遊為龍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按照“發展大旅遊、培育大市場、建設大產業”的思路,圍繞吃、住、行、購、游、娛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力發展全鄉旅遊行業。扶持和開發全鄉潛在的旅遊資源,多方引進資金,發展松柏山庫區旅遊點、夜郎谷生態環保園、斗蓬山夜郎城等旅遊景點,加快旅遊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促進我鄉第三產業的發展。

5、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強化機遇,競爭和風險意識,改善投資環境,形成對外開放格局、結合鄉情、制訂完善招商引資、稅收等方面的優惠辦法,用 “一站式” 服務的態度,簡便快捷的操作方法,高效廉潔的政府形象,樹立我鄉招商引資新形象,樹立服務出效率,服務也是生產力的觀念,從而使我鄉招商引資實現新的突破。

6、把握機遇,抓好城鎮建設。在花溪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的思路下,把握我區城鎮帶動戰略的機遇,儘快完善全鄉集鎮。建設總體規劃,力爭上級有關配套資金支持,在鄉“三個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風格的前提下,採取舊城改造與新點建設結合,外來資金與個人集資結合的形式,引導投資者與建房戶向公路兩側地段發展,從而將我鄉城鎮建設拓展至 八公里,大壩井一線,逐步形成黨武商貿一條街,主動實現與花溪相連對接這一總體構想。

重視文化、教育、娛樂、體育等人民生活方面的建設發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大力實施文化帶動戰略,促進農村精神文明活動的深入開展。

發展建設

我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進一步加強農業的發展要從黨武的實際出發,繼續堅持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原則,用五年時間打好產業結構調整的總體仗,抓好農業綜合開發力度,通過“科技興鄉、科技興農”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瞄準貴陽市場發展“菜籃子工程”和“綠色工程”。

進一步完善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產基礎條件,在糧食增產的基礎上,抓好菜、肉、禽、蛋、果、花等鮮活副食品和其它農副產品的產量及商品率的提高,同時按照產、供、銷一條龍的方法,使農副產品最大限度發揮其附加值,使農民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種植業

——種植業要進一步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改進耕作技術,推廣單產上下功夫,使糧食產量穩定增長,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積極引導農民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加品種和調劑旺淡,

以做到均衡上市,同時,根據市場需要發展本鄉優勢特色商品生產基地,如辣椒、香蔥、大蒜等基地建設,並實現從原料市場到產品粗加工,深加工市場的多種發展經營,從而帶動其他產業的的發展。

養殖業

——養殖業要在生豬生產,提高出欄率的同時,積極發展雞、鴨、鵝等家禽和肉牛,免等草食性家畜,不斷提高飼養水平,改變傳統飼養方法。

林業

——林業要爭取在王年時間內在原植樹造林的基礎上,緊緊抓住國家“關於大力改善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有關傾斜政策為契機,加大宣傳力度,落實好全鄉250以上坡耕地退耕還林(草)工作,

鼓勵農民種植經濟林(草)作物充分實施“綠色工程”,使全鄉森林覆蓋率、綠化面積由原來的8.4%上升到20%,基本綠化全鄉宜林荒山、荒坡。

行政區劃

下轄黨武、當陽、大壩井、葵林、龍井、路寨、松柏、葵花山、龍山、曹家莊、擺牛、擺門、果落、思丫、下壩、翁崗、掌克、茅草18個村民委員會。轄區內交通便利,18個行政村全面實現“四通”。淡水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儲水4760萬立方的松柏山水庫,水質優良,無污染。

民俗文化

跳月場

黨武鄉跳月場的由來是有一個傳說的,講的是養洛的女兒娥帝釵被老虎吃了,養洛在“榜渣阿(洗鴨塘)”邊舉行跳蘆笙活動,召集所有的苗族男女青年前來給娥帝釵跳喪,同時尋找殺虎英雄查冬董,從此興起了跳月場。

跳月場是苗族的跳蘆笙舞場,是苗族青年男女的交際場所,是他們表演舞姿、展演服飾、表現自我,賽笙比舞的地方,同時是他們表達愛慕之情的樂園,傳說苗族第一個跳月場就在花溪黨武一帶。

旅遊景點

擺貢寨

黨武鄉黨武村擺貢自然村寨屬黨武村七組,位於黨武鄉集鎮西南部,南環線與花溪區國賓大道互通匝道旁,距花溪9公里,距鄉集鎮所在地3.5公里處,境內為緩坡地,較平坦。該組總戶數78戶,總人口260人。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總耕地面積32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擺貢生態基礎條件較好,年平均氣溫18?C,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喀斯特地形地貌發育完好,寨內古樹參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