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而識之

默而識之

默而識之 編輯 [mò ér zhì zhī] 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

基本信息

解釋

詞意

默而識之默而識之

默:不語,不說話,沉默。

而:表修飾,可譯為“的”。

識:通“志”,指記住。

厭:通“饜”,滿足。

之:代詞,指所學到的知識。

誨:教誨。

句意

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

出處

《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解讀

孔子說:“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樣呢?”這番話也有教育弟子的意思,讓他們知道學與教都是永無止境的,不能夠滿足已有的成績而停步不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