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隆生

黃隆生

黃隆生,中國第一套中山裝製作者。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農曆二月十八日出生於台山斗山鎮六福村委會洞洋村,他少年時代去越南河內,先學做鞋,後學裁縫。由於技藝高超,成為河內有名的裁剪師,開設了洋服店。

黃隆生

介紹

黃隆生
——中國第一套中山裝製作者
黃隆生,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農曆二月十八日出生於台山斗山鎮六福村委會洞洋村,他少年時代去越南河內,先學做鞋,後學裁縫。由於技藝高超,成為河內有名的裁剪師,開設了洋服店。後加入興中會

詳細信息

1924年8月,孫中山先生為了統一廣東財政,決定成立中央銀行,任命宋子文為行長,黃隆生為副行長,發行貨幣。中央銀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金融方面逐步站穩了腳根。1927年3月,黃隆生批准貸款給陳炳權籌辦私立廣州大學。同年9月由於蔣介石下野,謠言四起,廣東發生金融風潮,有人在南堤二馬路中央銀行放炸彈,中央銀行一度停業。1928年1月李濟深主持廣州政治分會,黃隆生被委任為中央銀行行長,同年3月10日復業。為了樹立信譽,黃隆生下令封存中央銀行部分紙幣,又布告在3月底前各商號工廠可用紙幣繳交歷年所欠的稅款,使中央銀行業務趨於穩定。1929年3月1日,中央銀行改稱廣東中央銀行,黃隆生續任行長。1931年任廣州中山紀念堂管理委員會委員。1934年任國民黨中央革命債務調查委員會委員。
1939年,黃隆生在廣州逝世,葬在廣州市興中會墳場。據《廣州市東山區志》記載,該墳場位於在先烈南路25號,占地數畝,綠樹成蔭。墳場建於民國12年(1923),墳場前建一黃色牌坊,上書“興中會墳場”,其左下方嵌有黃大漢等於民國26年、民國29年所立“革命元祖興中會先進墳墓碑記”、“興中甘泉”兩方石碑。入牌坊,有一鐫“元祖興中會墳墓”的方形石柱,柱座刻銘以記建立墳場的發起人名單及緣由、經過。墓地自東而西呈“一”字形排列,依次葬有興中會會員潘嘉、宋紹殷、宋居仁、甄壁、甄吉庭、黃璧華、黃隆生及夫人、黃桂月女士、林永倫及妻何氏、宋少東、林海山及妻鄭氏,各墓形狀不一。1983年8月13日,該墳場成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中山裝是上世紀50—80年代國中國男子的主要服裝,時至今日,仍可在一些中老年人身上看到中山裝,而由中山裝演變出來的時尚服裝,更是數不勝數了。之所以取名中山裝,是因為這種服裝是孫中山先生設計的。關於“中山裝”,《中華文化習俗辭典》記載說:“孫中山參照中國原有的衣褲特點,吸收南洋華僑的‘企領文裝’和‘西裝樣式’,本著‘適於衛生,便於動作,易於經濟,壯於觀瞻’的原則,親自主持設計,由黃隆生裁製出的一種服裝式樣。”而1995年出版的《廣東百科全書》記載黃隆生為越南華僑社會活動家、孫中山創立的中央銀行第一任副行長、中山裝的設計者。可見流行於世的中山裝,與台山鄉親黃隆生有著非同尋常的淵源。
(圖為黃隆生故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