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懸鉤子

黃色懸鉤子

黃色懸鉤子(學名:Rubus lutescens)為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2,500米至4,300米的地區,見於山坡林緣及林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黃色懸鉤子黃色懸鉤子

種中文名:黃色懸鉤子

種拉丁名:Rubus lutescens Franch.

海 拔:2500-4300

命名來源:[Plantae Delavayanae 206 1890]

中國植物志:37:081

英文植物志:9:220

形態特徵

黃色懸鉤子黃色懸鉤子

低矮亞灌木,高10—50厘米;莖直立,單生或近單生;花枝自根莖上發出,具細柔毛, 疏生長短不等的直立或稍下彎小皮刺。小葉7—11枚,在花枝頂端花下部有時具5小葉, 葉片寬卵形、菱狀卵形,稀長圓形,長1.5--5厘米;寬1—3(4)厘米,頂端急尖,稀圓鈍,頂 生小葉頂端常短漸尖,基部圓形,上下兩面均具柔毛,下面沿葉脈毛較密並疏生小皮刺,邊 緣具不整齊鋸齒或缺刻狀重鋸齒,頂生小葉有時羽狀淺裂;葉柄長2—3厘米,頂生小葉柄 長0.7—1.5厘米,與葉軸均被細柔毛和針狀小皮刺;有時疏生腺毛;托葉寬窄不等,位於枝 下部者較寬大,卵狀披針形,全緣,稀淺裂,位於枝上部者較狹窄,線形,不分裂,具細柔毛。

花序特徵

花常1—2朵,頂生或腋生;有時3—4朵生於枝頂;花梗長2一3(4)厘米,被細柔毛和稀疏 小皮刺,有時疏生腺毛;花直徑2-3厘米;花萼外面微細柔毛;尊筒無或有稀疏小皮刺;萼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漸尖或短尾尖,在花果時均開展,稀於果期反折;花瓣倒卵形 或近圓形,白色變淺黃色,基部具短爪,稍短於萼片;花絲線形,近基部稍寬,花葯淡黃色; 子房密被灰白色細柔毛。果實球形,直徑1.4-2厘米,黃紅色,密被細柔毛;核卵球形,具淺網紋。 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產地分布

產貢山(獨龍江流域)、德欽香格里拉、維西、麗江;生於山腳下灌叢中、山坡或山谷疏密林內或林緣,海拔2500-4300米。分布於西藏東部、四川。

本種提示

此種為低矮亞灌木,小葉對數較多,果實黃紅色易與其他種類區別,可作庭院綠化之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