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分家

黃牛分家,山東梆子劇傳統劇目,又名天河配。1954年和1956年,山東省和華東區先後舉辦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著名的山東梆子表演藝術家劉桂榮隨菏澤代表團和山東省代表團參加匯演,她主要演的《拴娃娃》、《哭劍》、《黃牛分家》三個劇目全部獲獎,她本人也獲得山東省優秀演員一等獎和華東地區優秀演員二等獎,充分顯示了她紮實的舞台功力和藝術才華

黃牛分家,山東梆子劇傳統劇目,又名天河配。1954年和1956年,山東省和華東區先後舉辦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著名的山東梆子表演藝術家劉桂榮隨菏澤代表團和山東省代表團參加匯演,她主要演的《拴娃娃》、《哭劍》、《黃牛分家》三個劇目全部獲獎,她本人也獲得山東省優秀演員一等獎和華東地區優秀演員二等獎,充分顯示了她紮實的舞台功力和藝術才華
故事梗概:“牛郎”是一位勤勞、忠厚的孤兒,他父母早亡,從小和兄嫂一起生活。哥嫂平時待他不好,牛郎長成之後,便被不公平地分了家。牛郎分得的財產僅是一頭瘦弱的老黃牛,分家後的牛郎只好終日與黃牛為伴,自耕自食。
牛郎分得的黃牛是一頭洞天曉地的神牛。一天,老黃牛告訴牛郎,說天上諸仙女要降臨世間遊玩,準備在河裡洗澡,勸他把最漂亮、最年輕的那位“織女”的仙女偷回來,叫她飛不回天上,而與牛郎結為夫妻。最後,牛郎終於如願以償,和織女喜結良緣。婚後,夫妻二人相親相愛,並生一男一女,過著美滿幸福的男耕女織生活。不久,老黃牛死了。臨死之前,老黃牛叫牛郎務必在它死後,將它的牛皮剝下,並告訴牛郎,一旦遇到麻煩,披上牛皮,就能飛上天空。
後來,王母娘娘發現織女私自下嫁牛郎,肝火大動,便派人將織女強拉回天上,硬是活生生地拆散了這對恩愛夫妻。牛郎發現了以後,趕緊用籮筐擔上一對兒女,披上牛皮,上天追趕妻子。眼看就要追到妻子的時候,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在腳下一划,頓時出現了一條波滔滾滾的天河,即人們所稱的“銀河”,擋住了牛郎的去路。從此牛郎和織女只好分別在河一方,隔河泣望。後來,牛郎和織女的真情感動了天帝,天帝便下了一道旨意,允許他們每年七月初七可以相會一次。每到這天,地上的喜鵲全都飛到天上,搭成鵲橋,讓牛郎與織女站在上面相會,所以這天之後,喜鵲都要脫去舊毛而換上新羽。
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會是一個婦孺皆知的古老神話,不僅曾被後人搬上各地方劇種的舞台,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在神話流傳的過程當中,人們又賦予了諸多的情感、理想和追求,使得神話更為優美感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