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海關

黃埔海關開辦了除國際郵包、國際航班監管業務外的所有海關業務。黃埔海關在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黃埔新港、黃埔老港、新沙港分別設立了海關,其業務以一般貿易進出口貨運監管為主;東莞海關、太平海關、新塘海關、駐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辦事處(廣州保稅區海關)、駐鳳崗辦事處和駐長安辦事處以加工貿易、保稅貨物監管業務為主。

簡介

坐落於廣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志誠大道北,黃埔區東南隅的黃埔海關,是廣東省內七個直屬海關之一。

詳細信息

黃埔海關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海關,誕生於我國實施改革開放之初。其前身系清政府於康熙24年(公元1685年)在廣東設定的粵海關掛號口,位於廣州市河南黃埔村南醬園碼頭(今廣州市海珠區新洲黃埔村),亦稱黃埔稅館。鴉片戰爭失敗,海關主權喪失,1860年外籍稅務司制的粵海新關設立了黃埔分關,任命英國鴉片走私巨商馬地臣為黃埔分關第一任副稅務司。民國時,黃埔分關降為黃埔卡、支所。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黃埔口岸設定的海關機構是廣州海關的下屬支關、分關。1980年7月29日海關總署將黃埔分關改為黃埔海關,直屬海關總署領導,同年10月1日黃埔海關正式掛牌對外辦公,1988年8月升級為副廳級單位,2000年11月,升級為正廳級單位。
黃埔海關自成立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事業蒸蒸日上,轄區機構人員和業務量迅猛發展。目前,黃埔海關關區範圍包括廣州市黃埔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保稅區、廣州出口加工區以及天河區的一部分、增城市、東莞市,關區面積約為4440平方公里;下轄7個隸屬海關和2個辦事處,機關設20個處(局、室),1個機關服務中心,1個電子口岸數據分中心,1999年1月設立走私犯罪偵查分局(2002年更名為緝私局),專司關區範圍內的打擊走私犯罪活動。人員由1980年的140餘人增加至現在的3000餘人,全關人員平均年齡33.1歲;大專以上學歷人數有2604人,占全關幹部總數的85.8%。
黃埔海關開辦了除國際郵包、國際航班監管業務外的所有海關業務。黃埔海關在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黃埔新港、黃埔老港、新沙港分別設立了海關,其業務以一般貿易進出口貨運監管為主;東莞海關、太平海關、新塘海關、駐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辦事處(廣州保稅區海關)、駐鳳崗辦事處和駐長安辦事處以加工貿易、保稅貨物監管業務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