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下游分界碑

黃河中下游分界碑

黃河中下游分界碑矗立在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桃花峪的三皇山上(東經113°27′,北緯34°58′)。界碑偉岸雄姿,高聳入雲,堪稱全國之最。

基本信息

簡介

圖片圖片
黃河,亞州第二大河,中華民族搖籃。源出青海巴顏卡喇山北麓星宿海,流經九個省(區)迄山東墾利入渤海,全長5494公里 ,流域面積752443平方公里。國家劃定黃河自源頭至內蒙古托克托為上游、托克托至桃花峪為中游、桃花峪到入海口為下游。

桃花峪

黃河中下游分界碑黃河中下游分界碑
桃花峪為中國三大階梯地形一、二級交接點,山地平原銜接處。此立界碑天經地義。1999年動工籌建,2001年全部竣工。碑高21米(意為21世紀),四面玲瓏鏇梯聯接,外部呈H體形(意示“黃河”漢語拼音首個字母),基座高2米 ,四面台階玉欄護侍,碑身南北聞隙弋矢一線,徑對東徑11327。界碑廣場雲譎波詭,曲廊亭台林木掩映,石徑鑲嵌花草雲英。登碑遠眺,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窮睇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西觀黃河天際流,山巒蔥翠。峽谷萬重鎖鑰大河,水勢湍急,跌岩衝撞濁浪滔天;東眺一馬平川沃野千里,煙波浩渺,一望無際。
歷史上黃河決口改道1593次,786里懸河均始於此,下游兩岸災患此屬根蒂。
桃花峪天賦鍾靈,地展形勝,原本唐代皇家千畝花果莊園,昭成皇后崇佛坐禪聖地。建國後,治理黃河,攔洪蓄水,植樹綠化保持水土,現已水清木華,岸柳飄逸,舟輯連雲,雕換新顏。1994年列為鄭州市級旅遊區後,大力發展旅遊,廣植桃林,美化山莊,陽春三月桃花盛開,景色怡人、田野流香、遊人如織,界碑、桃花峪成了當今人們休閒觀光渡假的理想去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