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鹼中毒

麻黃鹼中毒

麻黃鹼中毒是對於麻黃鹼的中毒反應。

基本信息

麻黃鹼中毒麻黃鹼中毒
麻黃鹼(ephedrine)是中藥麻黃的有效成分,也可合成,中毒大多由於誤服過量麻黃鹼或麻黃所致,嬰兒套用含麻黃鹼的滴鼻劑或噴霧劑過量常可導致中毒。

疾病概述

麻黃鹼中毒麻黃鹼中毒
麻黃鹼為α、β腎上受體激動劑,其特點是:口服吸收快,作用時間長,服後1小時血漿藥物可達峰濃度,僅少數被單胺氧化酶代謝,60%~70%以原形由腎臟排出。成人最小致死量為600mg。過量服用麻黃鹼時有發生,但超大劑量、中毒劑量服用則臨床少見。若患者空腹大劑量服藥,藥物吸收快,病情兇險,在不清楚其服用何種藥物時,及時套用溫水徹底洗胃,為其搶救成功最為關鍵的一步。同時,予以利尿劑利尿,加速體內已吸收以藥物排泄,口服芒硝導瀉,促進腸道內殘留藥物的排除,為較快地控制病情,防止病情反覆或加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靜脈補充液體,補充能量,輔以制酸藥物,有利於病情恢復,避免併發症的發生。麻黃鹼T1/2為3~6小時,一次服用可維持3~6小時,24小時全部排出體外。

病原介紹

麻黃鹼中毒麻黃鹼分子式
[中文名稱]麻黃鹼
[英文名稱]Ephedrine
[別 名]麻黃素
[化學名稱]Benzenemethanol,α-[1-(methylamino)ethyl]-,[R,(R*,S*)]-
[分子式]C10H15NO
[分子量]165.23

[物理性質]蠟狀固體、結晶或顆粒,熔點34°,沸點225°,暴光分解。吸水後熔點升高到40°。1g溶於約20ml和0.2ml乙醇,溶於氯仿、乙醚及油。鹽酸鹽:斜方針狀結晶,熔點216~220°,[α]↑25↓D-33°~35.5°)(C=5).1g溶於3ml水、14ml乙醇。幾乎不溶於乙醚及氯仿。
[藥理作用]

1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麻黃鹼的中樞神經興奮作用遠較腎上腺素為強。能興奮大腦皮層及皮層下中樞,使精神振奮;可縮短巴比妥類催眠時間,亦能興奮中腦、延腦呼吸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1)對心臟的作用:麻黃鹼對心臟有興奮作用。麻黃鹼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2)對血管的作用:麻黃鹼使冠脈、腦、肌肉血管擴張,流量增加;使腎、脾等內臟和皮膚、黏膜血管收

麻黃鹼中毒症狀表現
縮,血流量降低。(3)對血壓的影響:麻黃鹼常引起收縮壓和舒張壓上升,脈壓增大。其升壓作用緩慢而持久。

3.對平滑肌的影響:(1)對支氣管平滑肌的影響麻黃鹼對支氣管平滑肌的鬆弛作用較腎上腺素弱而持久。(2)對膀胱三角肌和括約肌的影響麻黃鹼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約肌的張力增加。可使排尿次數減少,足夠量產生尿瀦留,用於兒童遺尿症有效。

[毒 性]用藥過量時易引起精神興奮、失眠、不安、神經過敏、震顫等症狀。有嚴重器質性心臟病或接受洋地黃治療的患者,也可引起意外的心律紊亂。大劑量抑制心臟.麻黃鹼對多種動物的最小致死量50-540MLD(MG/KG)

臨床表現

麻黃鹼中毒症狀的發生主要由於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和周圍的擬腎上腺素作用所引起、病兒有頭痛、眩暈、耳鳴、煩躁不安、譫妄、震顫、痙攣、寒戰、發熱、顏面潮紅、出汗、瞳孔散大、視物模糊、口乾、噁心、嘔吐、腹脹、排尿困難、血壓上升、心悸、過早搏動及其他心律失常、昏迷等症狀。嚴重中毒時可致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

診斷鑑別

麻黃鹼中毒診斷檢查
診斷:口服中毒者應立即給予洗胃、導瀉等急救措施,等病情穩定後再做常規檢查。
鑑別:與具有中樞興奮作用和腎上腺素作用的其他類藥物中毒相鑑別。
急性巴比妥類藥物中毒系一次過量服用巴比妥類藥所致的急性中毒。本類藥物包括苯巴比妥異戊比妥、速可眠、硫噴妥鈉等,這些藥物具有鎮靜催眠、抗癲癇作用中毒作用為中樞神經的抑制。
中毒表現:意識障礙可從嗜睡至昏迷,重度中毒可出現肌肉鬆弛、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淺慢、瞳孔縮小或散大、發紺、尿量減少、脈弱無力、血壓降低、休克。

苯二氮卓類藥物過量服用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表現。

阿片嗎啡哌替啶(杜冷丁)、海洛因、美沙酮、阿弗普丁、可待因等嗎啡類藥物中毒引起的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表現。中毒表現:主要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初期可興奮,表現為煩躁不安、嘔吐、譫妄等,後期昏迷、呼吸緩慢、不規則、瞳孔縮小、血壓下降、體溫下降、肌肉鬆弛、光反射減退或消失。

治療方案

麻黃鹼中毒藥物治療
1.洗胃及導瀉對服藥量大而未超過4~6h者套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清水洗胃。洗淨後灌入硫酸鈉20~30g導瀉(忌用硫酸鎂,因鎂離子吸收而加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也可灌入20%藥用炭懸液。
2.中樞興奮劑套用對深度昏迷、呼吸淺或不規則,可考慮選用下列藥物。
(1)美解眠:50mg稀釋於葡萄糖液20ml中3~5min靜注,或靜注後改200~300mg稀釋於5%葡萄糖液250ml緩慢靜滴,如出現噁心、嘔吐、肌肉顫抖等中毒症狀需減量或停藥。
(2)尼可剎米:0.375~0.75g/h,靜注,直至角膜反射與肌肉顫抖出現。
(3)納絡酮:0.4~0.8mg/5~lOmin靜注,也可2~4mg加入葡萄糖液500ml中靜滴,直至呼吸或(和)意識狀態明顯改善。中樞興奮劑量過大可引起驚厥或出現心律失常,加重呼吸、循環衰竭,凡遇肌張力及反射恢復或出現肌肉震顫等情況均應減量或停藥。
3.利尿劑套用巴比妥鈉和苯巴比妥主要從腎臟排出,在補充血容量後用20%甘露醇250ml靜滴,每8~12h1次,對合併顱內高壓者尤為適合,亦可間斷靜注速尿20~40mg,靜脈滴注5%碳酸氫鈉200ml鹼化尿液,可促進藥物排泄。
4.血液淨化血液透析是有效方法,對服藥劑量大、昏迷程度深、洗胃不徹底的病例更應儘早實施,有條件可行血液灌流,如病人不宜搬動也可用腹膜透析。
5.一般處理常規吸氧,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循環不穩定可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呼吸衰竭可氣管插管及機械通氣。注意防治併發症如肺部感染腦水腫休克等,加強護理與支持治療等。

保健貼士

麻黃鹼中毒保健措施
1、套用麻黃鹼藥物應嚴格掌握劑量,防止過量而引起中毒反應。
2、用藥後應嚴密觀察藥物反應情況,一旦發生藥物過量反應及早採取救治措施
3、恢復期仍應注意休息與飲食,應服保健藥物
4、由於嚴重麻黃鹼中毒者可出現驚厥,呼吸不規則甚至停止,引起腦水腫,均可引起腦細胞嚴重缺氧,影響智力發育。若搶救不及時,損害神經系統,導致痴呆,反應遲鈍,癱瘓等後遺症。
5、要防止藥物的依賴性。包括長期服用麻黃鹼的患者,不能突然停藥,應逐漸減量、停藥。

自救措施

麻黃鹼中毒催吐的方法
催吐方法
用一根筷子或匙柄,手指頭也可以,讓孩子張大嘴,輕輕刺激其咽喉,這時會引起病兒反射性嘔吐動作,將胃中的東西吐出來。引起嘔吐,吐後再飲,再刺激咽部,而再引起嘔吐。如果刺激咽部仍不吐出,可先讓孩子喝溫開水,然後再刺激咽部,引起嘔吐,吐後再飲,再刺激咽部而再引起嘔吐。無論用什麼東西刺激咽部,都需注意要沉著冷靜,切不可慌亂中將孩子的咽部刺傷或因不敢刺激而延誤了催吐的時機。應耐心反覆做催吐動作,不可見吐得差不多了就停止,一定要讓孩子將胃中所有的東西全部吐出來。如果實在沒能刺激孩子嘔吐,有條件的,可採用一些催吐藥物,如家中沒有催吐藥,可用10~20克食鹽加一杯溫水,讓孩子喝下,能較快地引起嘔吐反射
洗胃的方法
催吐後,就要洗胃。家庭中一般沒有洗胃器,可採用簡便的方法。具體做法是:讓孩子喝水或洗胃液,然後催吐,這樣反覆喝水、吐水,一直到喝進去的水和吐出的水顏色、清潔度相同時,就表明洗胃較徹底了。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