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道夫騙局

伯納德·麥道夫是美國華爾街的傳奇人物,曾任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董事會主席。多年來,他一直是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投資專家”之一。他以高額資金回報為誘餌,吸引大量投資者不斷注資,以新獲得的收入償付之前的投資利息,形成資金流。這個騙局維持多年,直到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他面臨高達70億美元資金贖回壓力,無法再撐下去,才向兩個兒子,也是其公司高管坦白其實自己“一無所有”,一切“只是一個巨大的謊言”。麥道夫的兒子們當晚便告發了老爸,一場可能是美國歷史上金額最大的欺詐案這才暴露在世人眼前。

基本信息

麥道夫騙局

次貸危機讓華爾街顏面掃地,財富和睿智花園的炫目日弱日淡,500億美元的麥道夫騙局不啻給了日顯頹唐的華爾街一記響亮的耳光。在“麥式騙局”中,諸多知名機構被擊中,有西班牙金融業巨頭桑坦德銀行,此次詐欺案中的風險敞口高達約合31億美元,有法國巴黎銀行、歐洲銀行巨頭滙豐銀行、日本野村證券等等,然而麥道夫到底有什麼超級魔法呢?

分析騙局

其實“麥式騙局”模式是抄襲典型的“龐氏騙局”,並不新鮮,即用高額回報引誘投資者,同時用後來的投資者資金償付前期投資者。“龐氏騙局”這種模式一般只能維持兩三年,而麥道夫竟然運用簡單的騙局長達20年、數額高達500億美元,愚弄了華爾街的諸多投資家,欺騙了一大批具有豐富專業經驗的受害者,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聰明睿智的華爾街怎么就“熟視無睹”!
分析判斷,不難看出,“麥式騙局”被光鮮奪目的外殼包裹著,華爾街的所謂部分投資專家也迷信這些鮮艷的外殼。
首先,麥道夫以善和行為和“白璧無瑕式”投資外殼包裹自己。信任他,你就會得到每月1%-2%的穩定回報。麥道夫本人追求完美無瑕的從業記錄,致力於公平交易,並保有高尚的道德標準,這些都是華爾街熟知的麥道夫公司標誌。
麥道夫為自己的騙局營造了極好的個人魅力光暈。騙局揭穿之前,麥道夫口碑很好,喜歡捐助。在佛羅里達以及紐約的猶太社區里,麥道夫被很多人視為投資方面的“上帝”, 稱他的基金為“猶太人T-NOTES”,意指同財政部發的短期國債一樣牢靠。
其二,用神秘投資技術產生的神秘感包裹自己。麥道夫的吸引投資的苛刻條件是,如果你想投資於麥道夫,那么請你不要問他關於投資的任何問題。至於為什麼在別人不賺錢的歲月里,他可以賺錢,麥道夫則用幾個字簡單做了解釋:“內部訊息”。 很多精明無比的對沖基金管理者、專業投資人士,竟也被“內部訊息”這幾個字輕而易舉征服了。
在熠熠生輝的外殼下,很多的蛛絲馬跡泄露出來,高傲的華爾街對之視而不見。
從運作上來看,利用不知名的會計事務所進行日常審計,負責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10多億美元資產審計的會計事務所,居然只有3名員工:合伙人、秘書以及一名會計師。
違反隔離的控制原則。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的所有交易均為麥道夫一人獨斷,他管理資產,並同時匯報資產的情況,公司的資產管理和託管並未分開。
麥道夫對公司財務狀況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資顧問業務的所有賬目、檔案都被麥道夫“鎖在保險箱裡”。
麥道夫宣稱自己採取名為“分裂轉換”的投資策略,這幾乎沒有人可以解釋清楚究竟為何物。
“麥式騙局”映襯華爾街監管的脆弱。麥道夫騙局的包裝複雜,但投資操作簡單明了,漏洞極易被識破,然而,這長達20年、高達500億美元的投資騙局卻在麥道夫兒子履行了監管者的職責之後,才曝光於天下,這是對華爾街監管者的極大諷刺。

圖書.麥道夫騙局

書 名: 麥道夫騙局
作 者:辛喬利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
ISBN: 9787501790470
開本: 16
定價: 32.00 元

內容簡介

該書以新聞追蹤和深度報導的方式,為讀者展開了一樁史上最大的龐氏騙局——麥道夫詐欺案卷宗。無論美國聯邦法院對麥道夫的最終審判如何,他都已在現代金融史上烙下深深的印跡!

作者簡介

辛喬利,畢業於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獲MBA學位。曾在國有銀行駐紐約機構工作8年。責任職中國建設銀行。著有《次貸危機》一書。
張瀟勻,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哲學學士,藝術學碩士學位,現任職中國經濟出社。

編輯推薦

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金融詐欺案,麥道夫是如何奇蹟般地編織500億美元的騙局?為什麼擁有頂級金融專家的投資機構也捲入騙局?為何美國監管當局竟讓麥道夫能行騙數十年之久?麥道夫到底騙了多少投資者?麥道夫騙局會給投資理財行業帶來什麼影響?
Don’task,don’ttell.
(不要問我怎么賺的錢,不要說你在我這投了資)
——麥道夫
“相信伯尼!”這是麥道夫一位朋友臨終前對兒子的叮囑。信任就像是潤滑劑,使交易成本降低而且高效,只不過下一次投資者切記的是:TrustHimButVerify(信任他但須核實)。
紐約大學的一位金融系教授,在股票估值的最後一堂課,面對座無虛席的教室和學生那一雙雙充滿渴望的眼神,他面帶笑容地坦露:假如我知道金礦在哪裡,我還需要站在講台上講給你們聽如何找到金礦嗎?

目錄


第一章 騙局敗露
兒子舉報父親
“遊戲”結束
回天無術
第二章 軒然大波
社會熱點
市場恐慌
投資者焦慮
疑雲重重
第三章 調查審理
勒令停業
全面監控
託管清盤
資產登記
業務審查
搜繳核實檔案
問詢證人
國會聽證
第四章 證券奇才
麥道夫簡歷
魅力老頭
大學時期
5000美元創業
發家第一桶金
勇於創新
功成名就
名校情結
豪華生活
第五章 口紅大廈秘密
十七層密室
伯納德?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
麥道夫證券國際公司
第六章 高超吸金術
交易策略
穩定回報
玩得起的投資
第七章 行銷渠道
富人俱樂部
猶太人圈子
支線基金
第八章 核心人物
家族成員
主要中間人
第九章 受害投資者
受害名人錄
受害機構名錄
理財高手馬失前蹄
為了貴族榮譽結束生命
人算不如天算
忍氣吞聲的拉美投資者
躲過次貸危機的桑坦德銀行
被政府接管的受害銀行
第十章 蛛絲馬跡
執著的會計師
各種質疑不斷
小馬拉大車
第十一章 監管之殤
寬鬆的監管理念
監管制度缺陷
監管體系漏洞
監管未盡職守
第十二章 騙局衝擊波
風光不再的對沖基金
被出賣的猶太社團
附錄一 龐氏騙局
懷揣致富夢想
快速賺錢秘訣
前所未有奇觀
引起懷疑
泰然處之
個人魅力頂住擠兌
資不抵債被迫自首
法庭審判
附錄二 中國“龐氏”
溫州民間“抬會”
沈太福長城公司非法集資
鄧斌無錫新興公司非法集資
蟻力神非法集資
“小姑娘”非法集資7億
跋 判斷力的集體缺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