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羅埃文

麥羅埃文是一套參照埃及聖書體及民書體而設計的拼音字母,用以拼寫麥羅埃王國的麥羅埃語,亦有可能會用來拼寫努比亞王國的努比亞語。由於麥羅埃文的拼音特色,它的書寫方式與埃及的象形文字有所不同。有些學者,如:海拉·哈爾門(Haarmann)因此而認為希臘字母對麥羅埃文的成形有一定的影響,主要是因為這種文字與希臘字母一樣有元音字母。然而,除此以外,這兩種文字再沒有任何相關或近似的地方。

簡介

麥羅埃文 前3世紀
始迦南文系譜
麥羅埃文是一套參照埃及聖書體及民書體而設計的拼音字母,用以拼寫麥羅埃王國的麥羅埃語,亦有可能會用來拼寫努比亞王國的努比亞語。由於麥羅埃文的拼音特色,它的書寫方式與埃及的象形文字有所不同。有些學者,如:海拉·哈爾門(Haarmann)因此而認為希臘字母對麥羅埃文的成形有一定的影響,主要是因為這種文字與希臘字母一樣有元音字母。然而,除此以外,這兩種文字再沒有任何相關或近似的地方。

文字特色

Image:Meroitic.png
麥羅埃文的聖書體及草書體字母列表按照西方對拼音文字的劃分,麥羅埃文可以歸入abugida系統。因為麥羅埃文的輔音字母預設帶著/a/母音,除非之後緊接一個母音字母。與印度的文字相比,麥羅埃文並沒有一個特定符號去分辨沒有母音的純輔音字母。因此,<m>可以同時表示/ma/或/m/,但<mi>則一定表示/mi/。另一方面,麥羅埃文經常都把結尾的輔音字母,特別是/n/和/s/省略掉。
麥羅埃文一共有23個字元。其中包括4個元音字母:
a(只出現在詞首,否則/a/預設),e(或schwa),i,o(或u);
約14個輔音字母,它們帶有預設的/a/,除非後接其它元音字母:
y(a), w(a), b(a), p(a), m(a), n(a), r(a), l(a), ch(a)(可能是齶音,類似德語中的ich,或是小舌音,類似荷蘭語中的dag), kh(a)(舌根音,類似德語中的Bach), k(a), q(a), s(a)或sh(a), d(a);
及若干音節:
ne或ny(a), se或s(a), te, to, t(a)或ti。
關於一些發音存有爭議,如“se”表示一個音節還是作為輔音/s/以區別於發/š/音的“s”;還有“ne”是一個音節還是輔音/ñ/;另外“t”會不會是音節“ti”。有說法認為,不用字母而用音節來表示一些發音可能是因為麥羅埃語有方言,需要一種統一的文字來表示。
麥羅埃文有兩種字型,一種是取自埃及象形文字的碑文鐫刻體,另一種是民間流傳的手寫體。大多數的文本以手寫體寫成。與埃及文字不同的是,麥羅埃文的兩種字型是一一對應的,除了一個例外:在手寫體中,輔音字母與之後的“i”形成連體字。
麥羅埃文的書寫方向為橫排由右至左、由上至下;或者豎排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碑文符號朝向文首,跟埃及象形文字中一樣。
麥羅埃文有兩種標點符號:左右三個點,或上下點,用來分隔單詞或句子。

麥羅埃文的歷史

如果這種文字的確曾為努比亞王國所使用,那么,它可能是在基督教於公元6世紀傳入當地時,被科普特文字所取代的。
該文字為英國埃及學家葛利菲斯(Francis Llewellyn Griffith)於1909年所識別,但其語言本身至今未被完全解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