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公

麥家公

麥家公,正名為田紫草,Buglossoides arvense (L.) I. M. Johnst.,紫草科紫草屬植物。分布於北部地區。生於丘陵、低山坡地。在淮河流域及華北地區部分麥田,發生數量較大,危害較重。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麥家公 麥家公

一年生草本。根稍含紫色物質。莖通常單一,高15-35厘米,自基部或僅上部分枝有短糙伏毛。葉無柄,倒披針形至線形,長2-4厘米,寬3-7毫米,先端急尖,兩面均有短糙伏毛。聚傘花序生枝上部,長可達10厘米,苞片與葉同形而較小;花序排列稀疏,有短花梗;花萼裂片線形,長4-5.5毫米,通常直立,兩面均有短伏毛,果期長可達11毫米且基部稍硬化;花冠高腳碟狀,白色,有時藍色或淡藍色,筒部長約4毫米,外面稍有毛,檐部長約為筒部的一半,裂片卵形或長圓形,直立或稍開展,長約1.5毫米,稍不等大,喉部無附屬物,但有5條延伸到筒部的毛帶;雄蕊著生花冠筒下部,花葯長約1毫米;花柱長1.5-2毫米,柱頭頭狀。小堅果三角狀卵球形,長約3毫米,灰褐色,有疣狀突起。花果期4-8月。

生長環境

生境 草坡, 河邊草甸, 開闊地, 路邊, 丘陵, 丘陵草坡, 山坡, 山坡草甸, 向陽草甸
海拔下限 200
海拔上限 25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布 南歐; 歐洲; 歐洲熱帶; 歐洲溫帶; 溫帶; 亞洲; 亞洲熱帶; 亞洲溫帶; 中歐; 俄羅斯西西伯利亞:伊爾特; 朝鮮; 俄羅斯阿爾泰地區;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安格-薩彥;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達烏里;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連-柯勒;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葉尼塞; 俄羅斯西西伯利亞:歐布斯克; 俄羅斯西西伯利亞:上-托布爾; 俄羅斯遠東地區:鄂霍茨克; 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 俄羅斯遠東地區:庫頁島; 俄羅斯遠東地區:烏得斯克; 俄羅斯遠東地區:烏蘇里; 俄羅斯遠東地區:則亞-布列亞; 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地區; 哈薩克斯坦準噶爾-塔爾巴哈台; 吉爾吉斯斯坦阿賴山區; 前蘇聯高加索:北高加索; 前蘇聯高加索:達吉斯坦; 前蘇聯高加索:東外高加索; 前蘇聯高加索:南外高加索; 前蘇聯高加索:塔雷什山; 前蘇聯高加索:西外高加索; 前蘇聯歐洲:比薩拉比亞; 前蘇聯歐洲:波羅的海沿岸; 前蘇聯歐洲:德維納-彼喬拉灣; 前蘇聯歐洲:伏爾加-頓河; 前蘇聯歐洲:伏爾加-卡馬河; 前蘇聯歐洲:黑海地區; 前蘇聯歐洲:卡累利阿-拉普蘭; 前蘇聯歐洲:克里木; 前蘇聯歐洲:拉多加-伊爾明山; 前蘇聯歐洲:上德涅斯特河; 前蘇聯歐洲:上第聶伯爾河; 前蘇聯歐洲:上伏爾加河; 前蘇聯歐洲:外伏爾加地區; 前蘇聯歐洲:下頓河; 前蘇聯歐洲:下伏爾加河; 前蘇聯歐洲:中第聶伯爾河; 前蘇聯中亞:阿拉爾-裏海; 前蘇聯中亞:阿姆達里亞; 前蘇聯中亞:卡拉庫姆; 前蘇聯中亞:克茲爾(河)-庫馬; 前蘇聯中亞:錫爾河; 土庫曼斯坦土庫曼山區
國內分布 遼寧省,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陝西省, 新疆自治區, 山東省, 江蘇省, 上海市, 浙江省, 福建省, 湖北省, 四川省, 雲南省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陝西、甘肅及新疆。生丘陵、低山草坡或田邊。朝鮮、日本、歐洲也有。

防治措施

小麥冬前期,對於中南部麥區,氣溫較高11月上中旬,對於適期播種的小麥,麥家公、婆婆納、播娘蒿、薺菜、豬殃殃、米瓦罐等闊葉雜草大量出苗,且雜草較大較多時,應及時進行防治。可以使用下列除草劑:

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15~20g/畝;

10%苄嘧磺隆可濕性粉劑30~40g/畝;

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15~20g/畝+40%氟

唑草酮乾懸浮劑2~4g/畝;

15%噻磺隆可濕性粉劑15~20g/畝+40%氟唑草酮乾懸浮劑2~4g/畝;

10%苄嘧磺隆可濕性粉劑20—30g/畝+40%唑草酮乾懸浮劑2~4g/畝;

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15~20g/畝+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15ml/畝;

15%噻磺隆可濕性粉劑15—20g/畝+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15ml/畝;

10%苄嘧磺隆可濕性粉劑20~30g/畝+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15ml/畝;

對水30~45kg,均勻噴施,可以有效防治雜草(圖7-119至圖7-122),基本上可以控制小麥整個生育期的雜草為害。該期施藥應注意墒情、雜草大小和施藥時期,適當調整藥劑種類和劑量;對於中南部麥區施藥過早時藥量應適當加大,不要用氟唑草酮和乙羧氟草醚;該期不能施藥過晚,在氣溫低於8℃時,除草效果降低,對小麥的安全性較差或出現藥害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