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州

麟州

麟州是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唐置,治今四川省若爾蓋縣與九寨溝縣交界處岷山一帶。後廢。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麟遊郡置,治麟遊縣(今陝西麟遊縣西)。貞觀元年(627年)廢。唐開元十二年(724年)置,鏇廢。天寶元年(742年)析勝州連谷、銀城2縣復置,治新秦縣(今陝西神木縣北)。

華夏有麟州

中國古代以麒麟為龍子。麒麟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屬於人類遠古原始宗教中的“生育崇拜”之一。盼麒麟送子,盼望生得“麒麟兒”,就成為民間的祥瑞與美好期望。
由此可見,有幸得到中國歷代官方命名為“麟州”的地方,古來必然是,曾產生過中華民族炎黃華夏級別偉大帝王的、古老而英雄的土地。

陝西麟州

據史料記載,陝西省北部麟州城,古為麟州治。今為榆林市神木縣。歷史上,有秦、漢、隋、唐、明、清朝代的長城穿境而過。戰國、前秦時是上郡屬地,時是九原郡新秦縣西漢西河郡平定縣,上郡白土縣,與西河郡圜陽縣。北宋時稱為楊家城。公元1208南宋王朝全面南撤。背靠西夏,被遼金占領的麟州治一度遭廢棄。官民離開遼夏邊境,南撤至吳(兒)堡元朝統一全國後,麟州舊治恢復。麟州故城最後廢棄於明正統八年(1443)。今為陝西神木縣,是目前中國能源重地——煤都。境內半露天煤產量居中國每年煤炭生產的首位,是中國新上市的煤炭巨頭神華能源股票的發源地。2006年05月25日,麟州故城作為唐至明時期古遺址,被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陝北麟州位於中蒙交界的古長城線上,黃河河套內鄂爾多斯高原盆地的南緣。緊鄰中國蒙古英主成吉思汗的陵墓地——內蒙古準格爾旗麟州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6)。故城遺址在今陝北神木縣城東北,沿窟野河谷溯流而上二十公里。在一座碩高的山峰楊城山之上,可以看到一處規模頗大的古城遺址。它,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古麟州。

姒鯀、姒禹家族的故地

1976年出土的龍山時期神木玉人頭
1:現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龍山文化時期玉人頭
(典型的華北人特徵)
神木公元前2000年的前夏三孔牙璋(瑞器)
在建國前後,陝北古麟州境內曾發掘出500多把,斷代為公元前3000--公元前2100之間的墨玉牙璋,屬夏禹王朝前夏時期遺物。這證明當時鄂爾多斯高原盆地的陝北古麟州一帶,在遠古中國沿海洪澇災害泛濫時,是堯舜時代治水英雄姒鯀姒禹的祖先,即上古聖女姒家族的繁衍活動地。有考證在那個時代,古麟州中央集權治水時的政令發布地活動集散地
中國禮制中,北方玄(墨)色。中國4030年前的治水英雄姒禹家族,曾將祭祀農耕的禮器玉牙璋作為執政印信使用。以它降伏山妖水怪,祭祀山川大地,祈福豐收。神木牙幛於解放前隨石槨出土後,不少已流失海外。文革動亂中又有不少遭到損毀。今仍有40多件散布在日本,歐洲,美洲,南非港台的多家著名博物館中。
2. 神木出土的公元前2000前夏符節器三孔牙璋兵政符節器。非農具)
3.原始社會晚期龍山文化各地古玉牙璋。圖三左二為神木牙璋
龍山文化時期的各地古牙璋
其中代表著中國華夏族中央,屬最高級別王權的墨玉質牙璋,長達53.4厘米,通體厚度0.1厘米,或通體厚0.4厘米。代表著中國北方工匠4000前就已經達到的、極其高超的解玉水平1929年底,德國藝術商人薩爾蒙尼(salmony)於陝北神木縣北平的農民手中購得這把帝王之璋,現收藏於德國科隆遠東美術館中。有待華夏子孫合力贖回。

漢代神松生長的地方——神木縣

古神木城之東南,相傳原有松樹三棵,枝柯相連,粗可兩、三人合抱,人稱“神松”。人們傳說當年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曾在松下枕石而眠,夢中遊歷天河,遇見織女,並贈給他一塊支織機的石頭。一夢醒來,身猶在松石之間,感到十分的奇異。
唐代詩人王維曾為神松作詩云:“青青山上松,數里不見今更逢,不見君,心相憶,此心向君君應識,為君顏色高且閒, 亭亭迥出浮雲間。”
今日松樹早已不存,但美麗的傳說,卻給這雄偉的古城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當人們在此倘徉瀏覽,總不免要抱有“欲尋神木識根由”的願望。這些傳說與詩歌,也就是今日神木地名的由來。

北宋楊家將的故鄉

時代進入公元1000前後。北宋時期赫赫有名的楊家將祖籍就在麟州,是地方上的豪族。在中國歷史與歷史戲劇中著名的北宋抗西夏名將,和南宋抗金名將家族楊家將折家軍、佘太君的故里府州(今府谷),也都在麟州一帶長城沿線。
五代時期,後晉石敬瑭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麟州靠近契丹占領區。為了對抗契丹貴族,楊宏信自立為麟州刺史。從楊宏信開始,長子楊重勛,長孫楊光三代都是麟州的地方最高長官。
當時的陝北麟州,由北宋名臣范仲淹,沈括等封疆大吏駐守。他們駐守期間留下的邊塞詩,至今聞名,可為佐證。·范仲淹《漁家傲·麟州秋詞》;《留題麟州》宋代文彥博早年駐守麟州時,曾在城內紅樓上題詩,並被繼任官員勒石留念。近年來,古城廢墟上不斷出土宋瓷器、古錢幣等歷史文物,城內耕地中也到處可見瓦礫殘碑柱礎等物,都是當年人文與繁華歷史的見證。
《神木縣誌》載有北宋皇祐三年(1051)十月歐陽修撰寫的《楊琪墓誌》,對楊氏家族敘述甚詳。楊琪是楊光的長子,累官至供備庫副使,卒於皇祐二年六月,年七十有一。
《楊琪墓誌》記載,楊繼業楊宏信的次子,楊延昭是繼業的兒子,“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野豎皆能道之。”歐陽修是北宋名臣,又潛心研究史實,著有《新唐書》《新五代史》,是一位嚴謹的歷史學家。他的記載想來是可靠的,這就可以解決多年來關於楊家將籍貫問題的爭議。
楊繼業青少年時期就生活在麟州,他性格開朗,行俠仗義,喜愛騎馬射箭,武藝超群。二十歲時離開家鄉到太原,在北漢皇帝劉崇手下當了保衛指揮使宋太宗趙光義征太原時,楊繼業曉以大義勸北漢歸降宋朝,促使國家統一,遂成為北宋名將。公元986年,契丹國母蕭太后統兵十萬進犯宋朝,繼業潘仁美等人出賣,孤軍深入奮力死戰,受傷幾十處,被遼兵俘虜,寧死不屈,絕食三日而死。其子楊延昭繼承父志,鎮守邊關二十餘年,病死後棺木南運時,一路上百姓望棺痛哭失聲。後來,延昭的兒子楊文廣范仲淹宣撫陝西時提拔,後在大將狄青麾下供職,東西征討,屢立戰功。楊家三代鎮守麟州,楊繼業父子三世抗遼,都是北宋世代名將,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這些業績後來被演繹為“楊家將”的故事傳奇,在民間廣泛流傳。後來,人們把古麟州呼為“楊家城”,正是表達了他們對古代英雄熱愛和尊敬的心情。
麟州故城----楊家城”位於西南流向的窟野河水畔。不但易守難攻,而且軍事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西夏由夏州(今靖邊縣白城子)向東進攻,這裡首當其衝。扼控麟州,不僅可以西抗西夏,東拒契丹,南保河東路,而且一旦西夏揮戈南下侵犯,麟州還可以出兵直搗西夏後方,迫使其不敢遠進。因此,爭奪麟州成了宋、遼、西夏戰爭的一個焦點。據《宋史》記載,麟州城下的戰爭就達幾十次之多。西夏雖一再派大軍圍攻,甚至屢遭挫折,也仍不願捨去,以至駐兵於窟野河兩岸,種田放牧,使麟州成為一座孤城。
今日站在麟州故城牆上往遠看,萬里長城從西南方向逶迤而來,穿過古城遺址,又向東北而去。一座座高聳的峰火墩台遠近錯落,如同一個個威武的哨兵矗立在山頭。以長城為界,兩種迥然有別的地貌展現在眼前:長城內是丘陵如濤,峰巒起伏,長城外則沙海連綿,一望無際。不由使人產生一種遙遠的歷史感!發出由衷的讚嘆。也怪不得作為軍事家的宋代歐陽修《論麟州事宜疏》中稱它是:“城堡堅定,地形高峻,乃是天設之險,可守而不可攻。”在《請不棄麟州疏》中大聲疾呼:“麟州天險,不可廢!”
今日步出老城東北,崖畔上仍留存著兩口深井,一口周圍約8米,一略小,深不可測。歷史上楊家城雖屢遭圍困,但始終不易攻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井水暢旺,無慮水源。在如此高陡的山上,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神木縣誌》中有《楊家城將軍山廟碑》一文,系宋紹聖五年(1098)鐫刻,上面記載到,在宋康定年間(公元1040一1041年),党項羌西夏背棄和約,攻打麟州,見此處好像有神人指揮,因而遁去。人們訛傳是神人顯靈,故稱為將軍山並築廟祀之。城東北十公里處,還有一座古城,人稱黃羊城,與楊家城成抵角之勢,這是隋代連谷鎮、唐連谷縣、宋代要塞橫陽堡遺址。廢棄於宋政和四年(1114
在北宋的皇城開封,至今流存有著名的皇城外兩大湖:“包公湖”與“楊家湖”。陝北麟州楊家將,就是當年開封楊府開封楊家湖的主人!除了楊家將,麟州城還和歷史上許多顯赫的名字緊密相連:在唐代有大破突厥,三築受降城(今包頭市、烏拉特前旗,和巴彥淖爾市)的張仁願;有被當時郡人呼為“御史雨”的大書法家顏真卿;有名震邊疆的大將張說;五代至宋,司馬光、范仲淹、歐陽修、文彥博等一代名人都在麟州留下了不少戰功和政績。當時鎮守府州(今府谷縣)的折家軍(佘太君的家族),更是與楊家將雙峰兀立,息息相關,共同鎮守著邊關。
此外,還有不少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如王維、盧綸、李益、劉禹錫等,或投筆從戎,或謫居雲遊,都在這裡留下了無數不朽的詩詞文章。

古沙場的生態隱憂

三萬年前的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遠古“匠人”“能人”----河套人的家園,就在古麟州附近的薩拉烏蘇河流域。“河套人遺址”也位於中國古代邊境的長城沿線上。歷代戰時,北方長城南北的各五十里至一百里,向來是軍事無人禁區。而歷史上管轄該地區的榆林市,有“三遷榆林”的傳說。歷史上最早記載的榆林城(今太原市,今晉中市,今晉城市),本就是中國神農時代的都城。而隋朝之前的榆林郡治,是從山西首次北遷,建城於內蒙陰山南麓的托克托縣;二次南遷內蒙美稷縣(今準格爾);第三次南遷,進入現在陝北長城線上的古帝原水(今榆溪河)河畔。經歷了數萬年農耕與遊牧交替作業的歷史滄桑與巨變,今天這塊河套寶地的古湖泊和森林植被已消失退縮,處於一望無際的毛烏蘇沙漠的包圍,和風沙的肆虐之中。而今日仍堅守,並獲準居住在長城線上的古代戍邊軍人的後代,對古長城沿線的國家資源安全,和今日地方的經濟繁榮,仍肩負著沉重的雙重責任。上世紀80年代古麟州開始晉為中國“能源之都”後,神木(古麟州)所在的榆林市長城沿線礦產開發區,還一直面臨著保護地下水源、營造“三北防護林”、恢復植被、保護我們民族遠古遺蹟的繁重任務。並不容忽視和稍有延宕!

山東麟州

關於山東“麟洲”

山東麟州在今山東巨野縣。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次年廢。巨野因古有大野澤而得名。今巨野制縣治位於古“澤”---雷夏澤”東、大野(今東平湖)”南和“微山湖”的西北。又有:古“靁澤”在河南省范縣東南。接山東省菏澤市北界,東鄰接濟寧。是伏羲氏的起源,傳說舜帝也曾在此捕魚。
山東曲阜、濟寧、泰山、菏澤,臨沂、兗州,與淄博、威海、煙臺、聊城、濰坊一帶,遠古時期帝伏羲帝神農帝少昊帝高辛聯盟政權初建時的都城所在地。古稱分別為“窮桑”“汶上”“泰安”“澤邑”“蒙山”“兗州”等等。
山東古麟洲——巨野早在原始社會,就有氏族部落聚居。伏羲氏族曾在大野澤“農耕漁獵”。巨野縣設定於西漢初,至今有兩千餘年歷史。夏商時期,巨野地屬徐州北境;西周至春秋魯國西境,是魯哀公西狩獲麟之地;戰國時屬,後改屬齊國;秦始建碭郡;漢至三國時期屬山陽郡;晉至南北朝為高平郡;隋朝時期,巨野分屬鄆州、曹州金鄉縣;唐至五代屬河南道鄆州;宋歸屬濟州;元明時屬濟寧府、兗州府;清雍正十三年改屬曹州府;民國十七年為山東省直屬縣;1953年歸屬菏澤專區;1958年改屬濟寧專區;1959年改歸菏澤專區
2001年菏澤專區改為菏澤市,巨野縣屬菏澤市管轄。
麒麟故鄉
遠古的靁澤大野周邊,水草豐盛,湖島穿插,環境優美。常有靈鳥瑞獸,如麒麟的原型------長頸鹿等出沒。因春秋魯王在此西狩獲麟而得名獲麟台唐高宗武德4年(621年)巨野縣麟州,次年廢。後世因之尊為“獲麟之地”。目前是國家命名的“中國麒麟之鄉“中國農民繪畫之鄉”“中國雜技之鄉”“武術之鄉”和“戲曲之鄉”
巨野資源富饒,西漢前,就已有“桑麻之業”。目前是正在開發建設的大型煤電化工基地。巨野煤田地質儲量55.7億噸,是華東地區目前儲量最多、煤質最好的大型整裝煤田。巨野還是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基地全國首批平原綠化達標先進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孔聖人之居,沐伏羲玄歌之化,是一片豐厚的文化沃土,留下了眾多的珍貴文物。

文化遺產

麒麟台
位於麒麟鎮陳胡莊村東750米、後馮橋北1000米處,史稱麒麟冢,是春秋“西狩獲麟”之麟葬處十世紀六十年代初,麟麟台被夏官屯公社武裝部挖掉邊圍而加高築成打靶台。
麒麟台現貌
現存台高約4米,東西長48米,南北20米。據1979年普查勘探,測出原遺址東西長73米,南北52米,面積約3800平方米。並發現灰坑,出土許多夾砂紅陶殘片、漢代陶片以及蚌殼、動物牙齒等。《左傳》記載:“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詳,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東周列國志》也載:“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魯哀公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鉏商獲麟,以為不詳,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東周列志》也載:“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魯哀公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鉏商獲一獸,麕身、尾、馬蹄,頭上有一肉角,怪而殺之。孔子嘆曰:‘麟也,孰為來哉?’使弟子埋之。是為麒麟冢。麒麟降世,無人識曉,卻被“怪而殺之”。孔子痛惜不已,聯想到自己一生懷才不遇,觸景生悲,為麒麟寫下了輓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自此絕筆,不再著書。麒麟冢也正因獨特的文化內涵成為一方名勝,歷代文人騷客臨其境覓聖跡,或謳歌,或慨嘆,發思古之幽情,詠不朽之佳句。唐代著名學者韋表微曾作“麟台碑銘”:李白、辛棄疾以及明代王穉登、孫宜等著名詩人均為麒麟台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唐武德四年,據西狩獲麟之故,巨野一度改名麟州。明嘉靖十四年,進士張九敘作斗書“麒麟冢”三字,刻石立於台前。天啟年間,縣令方時化在此修建廟宇,名曰“瑞麟寺”。自此,麒麟台勝跡更加名震四方。
秦王避暑洞
據考為漢代昌邑王劉賀之廢陵。
巨野金山大洞5 - 碑刻摩崖
另據史志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為帝前曾在此歇兵避暑,故名"秦王避暑洞"。它開鑿於西漢中期,劈山鑿成,宮道長100餘米,東西寬5.33米,高5米,兩壁平滑,上刻"清涼洞記"、"秦王洞璧記"、"大明禪院記"及歷代官吏文人的題詠詩文,內有唐代石雕佛像。
秦洞背風朝陽,晨霧暮雷常穿射而入,使洞內雲霧繚繞,猶如仙境一般,故稱秦洞雲霞
齊魯會盟台
《春秋》記載魯莊公三十年
會盟台
(前664年),在大野澤以西濟水之南筑台,齊魯兩國會盟於此,從而使兩國關係進一步鞏固,軍事防禦能力得到加強,國勢地位大大提高,使之贏得更大生存發展空間.會盟台,是齊魯友好的象徵,也是齊魯文化融匯通的標誌,對於研究春秋時期齊魯兩國的社會,政治,文化背景與發展及古代邦交史,有著重要的意義.至秦漢時期
齊魯會盟台
,此處又成為重要祭祀場所和埋葬之地.1976年,菏澤陶繩紋鬲足,灰陶罐,灰陶豆等,並開探方試掘,發現夯土層,夯層時斷時續,不堅實,說明不是居住遺址,從側面證明了會盟之台的零點實性,同時在表土層下發現了一座墓葬,打破了夯土層,這說明是後之埋葬,出土器物為東漢時期.
永豐塔
傳古代有一龍常在大野澤作亂,洪水肆虐,民不聊生。托塔李天王之子哪吒將此龍鎮住,洪水即退,大野澤漸涸,一望無垠的大水,變為千畝良田。龍王一氣之下,狀告哪吒,哪吒被治罪。後來,托塔李天王將制服哪吒三太子的佛賜寶塔斷之為三,擲下天門, 塔底落於西鄰之縣鄆城,塔身落在巨野,塔頂飄往東鄰之縣金鄉。後人為紀念哪吒,盼望年年歲歲五穀豐登,將塔命名為永豐塔。
大周任史君屏盜碑
大周任史君屏盜碑
全稱大周推誠奉義翊戴功臣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濟州諸軍事行濟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西河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三百戶任公屏盜碑,簡稱屏盜碑。原位於巨野縣城北關護城河外路西,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立。由於歷代黃河水患淤積,該碑大部分被淹沒於地下,暴露地面約80厘米。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充分發揮歷史人文資源的巨大作用,2002年,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屏盜碑被發掘出土,移立於永豐塔之陽,人民路旁,並修建了碑亭,以加強保護,壯其觀瞻。該碑龜趺螭首,優質青石裁成。碑身下寬上窄呈梯形,通高516、寬158-142、側寬62-55厘米,重約13.5噸;龜趺高100,長293、寬160厘米,重約9噸。朝議郎行左拾遺充集賢殿修撰李昉奉敕撰,翰林待詔朝議大夫行司農丞張先振奉敕書。

昌邑故城

昌邑故城位於縣城南27公里的大謝集鎮昌邑集,是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1992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昌邑,春秋戰國時期為邑,秦時設縣,西漢時期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陽國為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封其子劉髆為昌邑王。劉髆在位十一年,死後其子劉賀繼位。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劉賀被征為帝位,在位僅27天,昏庸淫亂,被大將軍霍光廢為海昏侯。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至東漢,改為兗州刺史部。1980年、1982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對該城址進行了兩次調查勘探,探清古城平面略呈方形,東城牆長1215米,西城牆長1377米,北城牆長1585米,南城牆長1720米。城牆分段板築,土質為摻有石灰的粘性黑土,夯層9、10、11厘米不等。城址上現有前昌邑、後昌邑、侯花園、城角劉四個村莊,範圍內發現大量漢代遺物和少量的戰國遺物,有瓦、小鼻罐、淺盤細柄豆、壺、銅鏃、鐵柱、弩機、陶井圈等。還發現了石磨、石槽、房屋基址、釀造窯址。另有部分唐、宋、金、元時期的遺物如:鐵釜、碗、盤等。大量的文化遺存,為我們研究古昌邑的歷史與興衰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昌邑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秦二世二年的“楚漢之戰”,漢景帝三年的“七國之亂”平叛之戰等都發生在這裡。昌邑又是走蛟臥虎之地,孕育出許多曠世梟雄。西漢初,梁王彭越從這裡揭竿;東漢末,費亭候曹操任兗州牧於此。自戰國至魏晉是昌邑的鼎盛時期,這一帶是當時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造貿易中心。西漢時,昌邑城內已有了自己的冶鐵業和專門管理冶鐵的鐵官,是當時全國49處從事鐵器生產的官辦工業之一。據《漢書》記載,當時昌邑從事冶鐵生產的工役就有280多人。隋唐時期,昌邑為縣,宋代降為鎮,昌邑的經濟、文化亦從繁榮昌盛逐漸走向衰落。迨至元末,黃河幾次決口,厚厚的泥沙把這座古城湮沒在黃土之下,僅留下城廓殘垣隱約可現。據《巨野縣誌》記載,明清時期,每當陰雨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看到城闕形,這就是著名的巨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煙雨”。後人作憶秦娥“昌邑懷古”贊曰:煙雨歇,漠漠故城雄關堞。雄關堞,殘陽晚照,漢家陵闕。楚漢交兵流碧血,酈商衝鋒泣壯烈。泣壯烈,彭王略地,千古英傑

西侯樓遺址

位於大謝集鎮西侯樓村西100米處,原為台地遺址,現已削平。南北長350米,東西寬120米,面積4200平方米。該遺址距今約5000年,文化層堆積自新石器中晚期至漢代,是巨野縣目前發現年代最久,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遺址。1979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進行調查勘探,發掘出大量遺物,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有柄、鬲足、盆、鼎、花邊罐、方格紋罐等,一些器物從形制、紋飾上看,具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特徵,屬菏澤地區首次發現。還有與曹縣莘冢集遺址出土器物相近的屬山東龍山文化範疇的遺物。其中,夾砂灰陶花邊罐在該地區其他遺址中從未發現過。對於研究典型龍山文化與河南龍山文化地域交錯有著重要的意義。商、周文化層堆積有明顯的連續性,以灰陶居多,胎體逐漸增厚,紋飾以繩紋為主,方格紋已不見。發現的商、周文化和漢代文化的器物有鬲、罐、平口瓮、壺、鼎等。該遺址出土的大批遺物,展現出一幅社會在不斷前進的歷史畫卷,為研究和考證該縣悠久歷史提供了充分依據。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創造著人類文明。
孔廟
巨野文廟位於巨野縣城東南隅,永豐塔北約一百米處.宋金時期巨野文廟原建於城北,屢經河患,廢立不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縣丞呂讓移建於今址.歷代多次增修擴建,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縣令章弘鼎新正殿,續成諸祠,規制乃備,占地三十餘畝,前後五進院落及東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樓閣,齋,廡,亭,坊近百間.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氣坊,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形成文廟中軸線兩側建有進德齋,修業齋,東廡,西廡,名宦祠,鄉賢祠,忠義祠,東華門,西華門等,東跨院為文昌祠,是儒學所在地西跨院為啟聖祠,後改作訓導宅.隆十八年1753年.巨野縣知縣朱容極在此建麟州書院,此後經道光,光緒以及民國年間多次建修葺,書院更具規模,志名遠播.大成殿內祀有孔子,四配顏回,曾參,子思,孟軻,十二哲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的塑像.兩討債列"七十二賢"牌位.整個建築布局得當,錯落有致,間以蒼松翠柏,形成一處氣勢害寵傳,郁罩蔥蘢的古建築群.1947年,文廟被廢,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大成殿,殿內塑像亦遭劫難。
風景名勝
山東巨野金山:
風景秀麗的金山位於縣城東南23公里處,因鑿石得金故名曰金山。
巨野金山旅遊區
金山南北長2華里,東西寬 1.5華里,海拔高度133.2米。
金山景區
古之金山,林木茂密,登道紆迴,殿宇嵯峨,湧泉涓涓。豐富美麗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使金山聞名遐邇。金山原有古建築20餘處,據縣誌記載,康熙四十年重修金山,“悉仿岱制”,即按照泰山的建築布局設計施工。自西路登山依次為小紅門、中天門、小天街、南天門。南山麓建有神農祠、觀稼亭,北有泰山祠、王母閣、依山傍崖,各抱地勢;另有文昌閣、三聖殿、魁星樓、牛王廟、戲樓等點綴其間。此外,還有玉兔洞、金牛洞、蝙蝠洞、祈子洞、聖母泉、龍虎洞、神水泉、金水泉等20餘處自然景觀。一年一度的金山廟會,更是熱鬧非凡,每逢陽春三月,商賈雲集,遊人如織,香菸雲霧,繚繞於蒼松翠柏叢中;歡歌笑語,迴蕩在山谷溝壑之間。這便是巨野著名的古八景之一的“金山春曉”。
“巨野之勝在金山,金山之勝在秦王洞”。山南麓,有一人工開鑿的大洞,俗稱金山大洞,世傳為秦始皇東巡泰山時建造的駐蹕行宮,稱之為秦始皇避暑宮。當地人又傳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帶兵征戰,曾在此歇馬,故又稱秦王洞。經考證,實為西漢昌邑王劉賀營而未用的廢冢。據《漢書·武王子傳》載:賀王昌邑十三年,後征為帝,因行淫亂,被廢為海昏侯,就國豫章(今江西南昌)。在漢代,帝王即位之次年,即廢為海昏侯,就國豫章(今江西南昌)。在漢代,帝王即位之次年,即營作山陵,昌邑王劉賀事多僭越,自治壽域,乃入立被廢,客死他鄉,不得歸葬,營而未用,遂成廢冢。北洞共有明道、側室、甬道、耳室、主室等九部分組成。總長89.80米,最寬28米,石壁最高處15米,如劈如削。洞室整體結構布局嚴謹,開鑿工整,鬼斧神工,令人驚嘆。洞內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涓涓清泉,自石罅中滲出,懸溜不斷。“雲開山上地,雨滴洞中天,徑窄藤蘿沒,崖高日月懸……”,正是金山洞的真實寫照。千古奇觀,勝地佳境,吸引著歷代眾多的遊客。有多少文人名士懷著幾多感慨,幾多讚嘆,欣然命筆,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和精僻的考證。明道兩壁上現存宋以來的刻石44幀,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宋、金、元時期,這裡曾為佛寺,香火旺盛,經久不衰。洞門上方的“敕賜大明禪院”六個大字,為金大定三年所刻,洞內現存石佛像一尊,高約90厘米,為元泰定四年(1327年)所造。雕刻精細,造型美觀。

蚩尤墓

又稱蚩尤肩髀冢,位於巨野縣城東北郊,堌堆廟村前。
在氏族社會晚期,由於私有制的出現和階級分化,氏族部落之間常常為了掠奪財富和出於自衛的目的,而不斷發生戰爭。大約在四千五百年前,生活在黃河上游的黃帝部落與生活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發生了激烈的戰爭。《通典》云:“三年九戰而城不下”。《史記》中也載“黃帝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蚩尤死後,被分屍葬埋。《皇覽·冢墓記》稱:“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今河南省台前縣)城中,高七丈……肩髀冢在山陽郡巨野縣,大小與闞冢同。”《巨野縣誌》亦載:“蚩尤墓,在巨野縣城東北八里”。此墓歷經夏商周漢,歲月荒遠,地貌變遷,墓冢面積不斷縮小,元明時期丘上曾建有廟宇,清代以後冢丘屢遭破壞。至1982年全縣文物普查時測量,堌堆東西38米,南北31米,總面積1200平方米。
蚩尤與黃帝、炎帝同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在當時,其部族就已率先進入了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並且掌握了冶銅技術。《世本·作篇》中有:“蚩尤以金作兵器”之說。《管子》中亦有“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銷、矛……”紅銅的出現也為後來青銅文化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早在秦漢之前,蚩尤一直被尊奉為“兵主”、“戰神”,受到人們的大禮祭祀。《史記》中就有劉邦“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的記載。由於受“勝者王侯敗者寇”的觀念影響,蚩尤在一些史書中被描繪成“不用帝命”、“類鬼似妖”的暴虐之徒。

東嶽天齊廟

東嶽天齊廟,位於陶廟鎮陶廟村,因歷代護廟人及重修者中多為陶姓,故又俗稱陶家廟。
東嶽天齊廟為道教祭祀泰山神的廟宇。古代皇帝多祭祀泰山,傳說泰山神掌管人間生死,“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所宗者也。”(《雲笈七籤·五嶽真形圖序》)。唐玄宗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元世祖時又尊泰山神為“東嶽天齊大生仁皇帝”。簡稱“東嶽天齊大帝”或“東嶽大帝”。每年夏曆三月二十八日為祭祀日。此廟始建年代無考,世人或傳唐建,或曰宋時,眾說紛紜。舊志中記載有元代至元年間的重修碑記,至今尚存殘銘,可證其始建年代上限為唐中晚期,下限為金代。明萬曆年間,善士陶敬聚社集資重修,現有碑為記。入清後,又於康熙、道光、光緒等年間不斷增修擴建,規模日臻完善。主要建築有天齊殿、三皇殿、文王殿、關帝殿、三教堂、玉皇閣、九女閣、真武廟、土地廟、華佗廟以及山門、戲樓等,占地面積10餘畝。舊時廟內古木參天,碑石林立,香火旺盛,遊人如織。解放後,天齊廟為供銷社所用,其中部分古建築陸續被拆除,碑碣石刻亦多被毀。“文革”中又遭余劫,唯天齊殿、三皇殿、文王殿、三教堂倖存,均面闊三間,青磚砌壁,灰瓦覆頂,古樸肅穆,猶顯莊重典雅之風。天齊殿東西兩壁分別嵌有明隆慶和清光緒年間的重修刻石,三皇殿內壁畫尚存,尤為難得。更引人注目的是廟內的一株古槐,傳為唐代所栽,樹圍5米餘,然歲月荏苒,朽枯中空,僅存外皮10厘米許,卻虬枝繁葉,充滿生機,令人嘆為觀止。

“雷澤”的辨異

歷史上,關於中國遠古人皇伏羲氏的 父系“雷澤”氏的所在多有爭議。大致有如下幾種:
《山海經·海內東經道:“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而熙。”高誘註:“雷澤,大澤也。鼓,擊也;熙,戲也”。又道:“…鼓其腹。在吳西。”鼓,敲擊;吳西,吳地西部。又道:“…鼓其腹則雷。””尚書-禹貢兗州:“雷夏既澤”;《史記-五帝本紀》:歷山,漁雷澤”,皆指此。北魏時,“其陂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五里”②。唐人張守節《史記正義》括地誌道雷澤即雷夏澤,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郭外西北。自宋代,黃河常於曹、濮一帶潰決後,雷夏澤即為黃河泥沙所淤涸。
雷澤二說在隴山山脈,又稱六盤山。六盤山為汧水源頭,汧水入渭河。所以古人又稱隴山為汧山岍山。也寫作□山,誤作關山。關山在上古又稱吳山、吳岳。《大荒東經》中講雷澤在吳西,應是吳岳之西。考古學家范三畏先生據此考證,今甘肅平涼地區莊浪桃木山西麓朝那湫即雷澤。另外,莊浪縣伏羲、女媧活動地域古成紀(即靜寧縣)和大地灣遺址秦安縣)相臨;朝那湫有許多神秘之處,如有許多獨石散布於周圍、人為引水則水位下降、天上無飛鳥、技術人員測量得出沒有深度的結論等等。在秦代時祠祀華山以西的七座名山四條大川中,名山有吳岳,名川有朝那朝那是湫淵的代表,地位與長江、黃河並列,可見之重要。可以肯定的說,雷澤就是朝那湫,也就是現在的甘肅關山(隴山)天池
雷澤另一說是雷水,在今山西永濟南,源出雷首山。

山東巨野相傳是人皇伏羲氏的起源地

唐代歷史學家司馬貞認為雷澤人皇伏羲氏的起源:“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羲成紀。” 上溯到中國7000年前的遠古時期,大野澤周邊是中華民族遠古人皇伏羲的父親雷澤氏故里,後來成為伏羲的母系風兗氏部落封地,仍由世居雷澤(今山東巨野)的雷澤氏部落管理。
還有一說:《路史》記載,伏羲之母華胥即誕生於四川閬中渝水之濱。閬中歷史玄遠悠久,相傳為上古時代華夏人祖伏羲氏之母--華胥"履巨跡而孕伏羲"之地。宋代羅泌《路史》中曾寫到:在閬中俞水,有一個地名叫"華胥之淵",就是因為伏羲的母親華胥在那裡居住而得名。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

麟州,新秦。下。天寶戶元和戶《禹貢》雍州之域。秦、漢為?中郡。隋開皇二十年置榆林縣,改為勝州。
天寶元年,王忠嗣奏割勝州連谷、銀城兩縣置麟州。
州境:東西南北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五百一十里。東至嵐州一百八十里。東至嵐州界黃河一百二十里。河上有合水關。東北至勝州四百里。
西南至銀州三百里。
貢、賦:管縣三:新秦,連谷,銀城。
新秦縣,中。郭下。初,漢武帝徙貧人於關中以西及朔方以南,謂之新秦,天寶元年置以為縣,取?舊名也。
連谷縣,中下。南至州四十里。本漢┯陰縣地,屬西河郡,在今銀州儒林縣界。隋文帝於此置連谷縣,煬帝改為連谷戍,大業十三年廢戍。貞觀八年於廢戍置連谷縣,屬勝州,天寶元年割屬麟州。
連谷鎮,縣理城中,貞觀八年置。
銀城縣,中下。北至州四十里。本漢┯陰縣地,屬西河郡。漢末大亂,匈奴侵邊,?中、西河之?,其地遂空,訖於魏、晉,不立郡縣。後魏時置石城縣,廢帝改為銀城關。周武帝保定二年,移於廢石龜鎮城,即今縣理是也。貞觀因之,屬勝州,天寶元年屬麟州。
勝州,榆林。下府。開元戶四千九十五。鄉十三。元和戶《禹貢》雍州之域。春秋為戎狄地。戰國時為晉、趙地。《地理志》雲?中立五原,本戎狄地,趙有之。始皇時分三十六郡,為?中郡。漢因之不改。按漢?中在今州理東北四十里榆林縣界?中故城是也。漢末大亂,匈奴侵邊,其城遂空。晉末屬赫連氏,赫連勃勃稱夏,都於統萬。按統萬城在今州理西南八百里,夏州是也。後魏太武帝平赫連昌之後,訖於周代,往往置鎮,不立郡縣。隋文帝開皇三年於此置榆林關,七年又置榆林縣,屬?州。二十年,割?州之榆林、富昌、金河三縣置勝州,立嘉名也。煬帝大業五年,以勝州為榆林郡,領榆林、富昌、金河三縣。十五年,郡人郭子和以城入突厥。武德四年,郭子和歸國,其地又陷梁師都。貞觀二年平師都,三年,仍隋舊理置勝州。時柴紹、劉蘭破滅匈奴,奪得河南之地,因置州,以決勝為名。
州境:東西南北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五十三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九百四十里。西南至麟州四百里。西南至夏州九百里。南至銀州七百里。北至豐州七百里。
貢、賦:開元貢:女稽布,麻,粟。賦:麻,布。
管縣二:榆林,河濱。
榆林縣,中下。郭下。本漢沙南縣地,屬?中郡。漢末北虜侵擾,歷魏、晉、周,此地皆無縣邑。隋開皇七年置榆林縣,地北近榆林,即漢之榆溪塞,因名,屬?州,二十年改屬勝州。皇朝因之。
黃河,西南自夏州朔方界流入。
大葭蘆水,縣西二百二十里。
小葭蘆水,縣西二百四十里。其?地甚良沃
平河水,首受黃河,隋文帝開之以通屯倉。
金河泊,在縣東北二十里。周回十里。
?中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趙?中城,秦?中郡也。《史記》曰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所置。秦因之。
隋榆林宮,在州城內,大業二年置,因榆林郡為名。其年,煬帝北巡,陳兵塞表,以威北狄,因幸此宮,突厥啟人可汗獻馬及兵器新帳,因賦詩云雲。
榆林關,在縣東三十里。東北臨河,秦?匈奴之處,隋開皇三年,於此置榆林關。
河濱縣,中下。本漢沙南縣地,屬?中郡。訖於魏、晉,此地不立縣邑。至後魏及周,復為銀城縣也。隋時復為榆林縣地。貞觀三年,於此置河濱縣,東臨河岸,因以為名。改?州為威州,立嘉名也。八年,廢威州,以縣屬勝州。
黃河,在縣東一十五步。闊一里,不通船楫,即河濱關,渡河處名君子津。
河濱關,在縣東北,貞觀七年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