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載冷劑

鹽水載冷劑又稱為冷媒,是工業製冷和冷卻過程中最常用的載冷劑,在化工和製藥行業常用的低溫製冷系統中,作為載冷劑的鹽水是循環於冷凍系統的製冷車間和全廠用冷的生產部門之間,供應生產裝置需要的冷量。在生產部門用經過冷凍的低溫鹽水載冷劑通過換熱設備冷卻、冷凝物料,以滿足生產所需要的工藝條件。釋放冷量後溫度升高的鹽水載冷劑,返回製冷車間,重新通過製冷劑的蒸發器與製冷劑進行熱交換,被冷卻,溫度降低,負載冷量,再重新返回生產車間,完成載冷的一次循環過程。通過鹽水載冷劑的循環,首先可以採用一套製冷系統使多套生產裝置同時獲得冷量,便於集中管理和維護,鹽水在加壓下便於遠距離輸送,避免了鋪設長距離氣體和液體製冷劑管路所需的能耗和物耗,特別是規避了低壓製冷劑氣體返回壓縮機(或冷凍機)長距離輸送管道的阻力。通過鹽水載冷劑長距離、多用戶的循環,使製冷劑循環系統集中放置在製冷車間控制和操作。簡化了流程和建設費用。

對載冷劑的基本要求

(1)比熱容大,也即單位載冷劑負載的冷量要大,它是衡量載冷劑性能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

(2)傳熱係數大。粘度和密度小,凝固點低,可以擴大使用範圍;

(3)化學腐蝕作用小,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4)無毒無臭,對人體無害,對環境無污染;

(5)價格低廉,易於得到,循環損失少,不變質,易於補充,可以減少製冷設備運行中的費用。

工業上常用的鹽水載冷劑

工業上常用食鹽及二氯化鈣的水溶液作為載冷劑。這是一種中溫載冷劑。適用於5℃~-50℃製冷裝置的載冷劑。

對於鹽水載冷劑使用,需要根據製冷裝置的最低溫度選擇鹽水濃度。因為鹽水濃度增高,將使鹽水的密度加大,會使輸送鹽水的泵的功率消耗增大;而鹽水的比熱卻減少,輸送一定製冷量所需的鹽水流量將增多,同樣增加泵的功率消耗。因此,不應選擇過高的鹽水濃度,而應根據使鹽水的凝固點低於載冷劑系統中可能出現的最低溫度的原則來選擇鹽水濃度。選擇鹽水的濃度使其凝固點比製冷裝置的蒸發溫度低5~8℃(採用水箱式蒸發器時取5~6℃;採用殼管式蒸發器時取6~8℃)為宜。鑒於此,氯化鈉(NaCl)溶液只使用在蒸發溫度高於-16℃的製冷系統中。氯化鈣(CaCl)溶液可使用在蒸發溫度不低於-50℃的製冷系統之中。鹽水的凝固溫度隨濃度而變,當溶液濃度為29.9%時,氯化鈣鹽水的最低凝固溫度為-55℃;當溶液濃度為23.1%時,氯化鈉鹽水的最低凝固溫度為-21.2℃。按溶液的凝固溫度比制冷機的蒸發溫度低 5℃左右為準來選定鹽水的濃度為宜。

鹽水載冷劑在使用過程中,會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使其濃度降低。尤其是在開式鹽水系統中。為了防止鹽水的濃度降低,引起凝固點溫度升高,故必須定期用比重計測定鹽水的比重。若濃度降低時,應補充鹽量,以保持在適當的濃度。

鹽水雖然價廉,但其對設備管路的腐蝕性不容忽視,因此需要頂後期加緩蝕劑,以減少腐蝕。有的載冷劑改為乙二醇的水溶液,但費用也隨之上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