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暨鹽城市紅十字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創建於1946年。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南院是市、區兩級政府的重點民生工程,也是為適應城市向南發展的實際需求,拓展醫院新的發展空間,解決南城區廣大民眾就診難的重要舉措。南院地處鹽城新區占地面積66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是一所設施一流、環境優美、功能齊全、具有三級醫院標準和規模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南院總投資5.5億元人民幣,嚴格按照衛生部三級醫院建設標準,實行統一規劃、整體設計、分期施工,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的一期工程腫瘤治療中心於2005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病房樓、門急診樓、醫技樓建設於2007年2月開始全面展開,2010年9月南院建設全部完成。南院病房樓14層(其中地下2層),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開放床位800張(其中:ICU19張、NICU18張、CCU7張),另有98張血液淨化中心床位,病房樓除每個病區均有一間貴賓病房外,12層專設VIP病區,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特殊需求;門急診醫技樓7層(其中地下2層),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並設有350個停車位,能夠滿足日門急診量2500人次的需求。南院醫療設備的配置,在配足三級醫院必需設備以及部分設備與北院共享的基礎上,除現有的多排螺鏇CT23EX直線加速器數位化X線攝片系統(DR)、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等大型設備外,還將購置3.0T核磁共振、大型平板血管減影造影儀(DSA)、SPECT/CT融合機、256排極速CT等高精的尖端設備,其硬體設施及住院條件都將在全市處於領先的位置。南院與北院作為三院的兩個院區,採用整體統一管理、相對獨立運營的模式,南北兩院各有側重、錯位發展、良性競爭、資源共享。南院的技術人才隊伍與北院統一調度,合理使用,醫療技術水平與北院同步。為了實現南院在更高的起點上更好更快地發展,南院的技術人才於數年前就開始儲備,除原有的部分學科帶頭人連同他們的團隊整體移到南院外,醫院還通過人才市場、公開招聘等多種形式引進了一大批不同層次的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目前各臨床專科已建立起比較合理的人才梯隊。南院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仍在繼續進行之中,人才隊伍將得到不斷充實和加強。

醫院規模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南院科室設定齊全,門急診、醫技科室與北院對應,實現基本病種的全覆蓋。南院共有20個病區,其中心臟外科、腎內科(含血透中心)、神經外科、腫瘤科、血液科等重點成熟科室由北院整體遷至南院,北院的神經內科、普外科骨科各遷一個病區到南院,新建心血管內科、介入科、內分泌科、婦科、產科、兒科病區,並設立康復醫學病區,新成立血管外科、核醫學科,同時將進一步加強放療科建設,此外還設定綜合內科病區、綜合外科病區。為了確保南院的技術優勢,快速提升醫療技術水平,除了在神經外科領域進一步加強與天壇醫院的協作外,還將與上海瑞金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在心臟外科和肺癌的診治等方面展開更緊密的交流與協作,藉助這些國內一流醫院的平台,更好地推進南院的發展。南院開診後,市三院的病區總數達40個,開放床位1600張,總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南院的建成投入使用,不僅是醫院整體規模的快速擴張,更是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全院職工將進一步傳承醫院的優良傳統,不斷弘揚三院60多年深厚的醫院文化,積極創新醫院的發展模式,為廣大人民民眾的健康事業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科技創新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醫院開展的新技術、新項目有多項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心外科成功開展了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400多例,並成功開展了心臟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術3例;介入放射中心先後開展各種介入手術2000多例;泌尿外科開展同種異體腎移植手術獲得成功。心內科開展了冠狀動脈造影和支架放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神經內科開展了腦血管畸形支架放置術;普外科成功開展了全市首例肝移植手術。其它各臨床專科都不斷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形成各自的專科特色。其中介入中心為市醫學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骨科、神經內科、腫瘤內科、消化內科、超聲診斷室為市臨床重點專科。
醫院在不斷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市“文明單位”,被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先進集體”稱號,還被鹽城市民評為市區“最佳醫院”。

特色科室

普外科

普外科創建於1946年,開展了鹽城地區第一例闌尾切除手術,幾代人的努力,目前已形成專科特色鮮明,學歷層次高,人才梯隊合理,設備精良,技術優勢突出的專科。
普外科現有床位84張,下設2個病區,擁有專科醫師18名,高級職稱7名,其中碩士研究生1名,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各1名,在職研究生5名。擁有腹腔鏡3台、膽道鏡1台、超聲刀1台、膽囊微創器械1套等先進設備。年專科門診病人10000餘人次,年收治病人2300餘人次,手術2000台次以上,對賁門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甲狀腺癌胰腺癌膽囊膽管癌等進行根治性手術,經腹賁門癌根治術,無論手術例數還是手術技巧,在全市同級醫院中均處於領先地位。在全市最先成功開展同種異體肝移植術,後又成功施行了全市首例急診肝移植;能夠開展複雜的肝內膽道結石手術,可行高位膽道成形術;可根據門脈高壓的不同情況施行各種斷流術、分流術。在本地區較早開展了無血肝切除術、全胃切除術及各種空腸代胃術、胰十二直腸切除術、無張力疝修補術、腸道營養等;在全市最先常規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近年來發展迅速,相繼開展了腔鏡下消化道穿孔修補術、甲狀腺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結直腸癌根治術等。

內分泌科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內分泌科成立於1986年,經過20年的發展,現有專科醫師11名,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在讀碩士研究生5名,設有床位42張。近十餘年來科室發展迅猛,成為鹽城地區影響較大的內分泌專業臨床醫療、教學、科研中心。與上海內分泌研究所(瑞金醫院)、上海風濕病研究所(仁濟醫院)、上海長征醫院內分泌科、蘇州大學附二院血管外科等國內知名醫院的專家長期保持業務關係。擁有放免中心實驗室、生化室、酶標儀、DSA室、PHILIPS M4735A HeartStart XL除顫器/監護儀、胰島素泵、眼底多波長氪雷射治療儀、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機、偉力糖尿病神經病變治療儀等設備。常規開展糖尿病及各種併發症甲狀腺疾病代謝病、垂體及腎上腺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治以及糖尿病足、甲亢的介入治療、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幹細胞移植等;特別對糖尿病高滲昏迷(搶救成功率達90%)、酮症酸中毒的搶救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綜合治療目前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在糖尿病病人的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及監測上進行具體指導;對疑難複雜的內分泌疾病有較高的診治、搶救水平。2003年受省衛生廳委託成功舉辦《Ⅱ型糖尿病診治新進展》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先後在國家及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獲市政府科技進步獎5項。

神經科

神經外科自成立以來不斷開拓,勇於進取,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技術領先,設備齊全,有顯著特色的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擁有床位44張,專科醫師8名,其中副主任醫師2名,碩士研究生2名,在讀研究生1名。
顱腦外傷是該科基本疾病項目。收治顱腦外傷病人數居全市首位,年收治顱腦外傷七百餘人次,其中危重患者達三百餘人次,手術三百餘例,搶救成功率達80%。對各科危重的複合傷搶救也有較高臨床經驗。顱腦腫瘤是該科重點發展項目,年收治及手術近百例。自1999年在全市率先開展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成功切除多例深部及難度較大的腫瘤。如:垂體瘤鞍結節腦膜瘤、後顱凹橋小腦角區腦膜瘤、聽神經瘤矢狀竇旁腦膜瘤等等,死亡率小於1%。手術難度及範圍、手術質量均達到全市領先水平。腦內血管疾病是該科特色,2002年DSA引進提高了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血管疾病診斷。藉助於顯微神經外科技術,2003年成功開展全市首例顱內動脈瘤夾閉術,開創了全市腦血管外科新紀元,近幾年來,成功開展20餘例動脈瘤夾閉術,十餘例動靜脈畸形切除術。目前,該科已與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成立了協作中心,天壇醫院常年安排一位專家駐診,完成了顱咽管瘤顳下窩腫瘤及其它複雜顱內腫瘤手術,不斷填補市內空白,使全市顱腦腫瘤診治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神經內科現有專科醫師11名,其中主任醫師l名,副主任醫師4名,碩士研究生3名。病區開放床位42張,另設有專科門診、視頻長程腦電監測室、肌電圖誘發電位室、神經康復中心。近年來,新技術、新項目不斷開展,科研工作取得成效。如癲癇病診治、微創治療顱內出血性疾病、神經介入治療、肌電圖誘發電位的臨床使用等在全市均處於領先地位。
該科開展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近500例,蛛網膜下腔出血後DSA腦血管造影134例,血管內微彈簧圈栓治療72例,使許多危重腦出血患者轉危為安;A型肉毒毒素治療面肌痙攣近500人次;視頻長程腦電監測為癲癇的診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癲癇專科工作的開展,規範了癲癇的診斷和治療;這些項目大部分填補了該市的空白。
在科研方面,《電解可脫微彈簧圈栓塞治療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獲市衛生局科研立項,《微創清除術治療顱內血腫效果及效益再評價研究》作為參研單位獲衛生部科技教育司立項,《短暫性腦缺血MRI彌散成像研究》、《磁共振新技術在急性腦梗死中的套用》、《水蛭素腦出血灶內用藥腦水腫變化的臨床研究》、《Hunt-HessⅢ級蛛網膜下腔出血、破裂動脈瘤栓塞治療》獲市科技局科研立項。《微創術治療硬膜下血腫》和《A型內毒毒素治療面肌痙攣》獲市衛生局新技術引進二等獎。《半球腦出血微創術後腦水腫觀察》獲得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近3年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20餘篇。

腫瘤科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腫瘤科創建於1990年,經過10多年的發展,該科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技術優勢明顯在市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的專科。現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碩士研究生2名。專科床位42張,床位使用率超過100%,專科年門診病人達3000餘人次,年收治病人達1500人次以上,對疑難腫瘤疾病的診治有較高水平。2004年被市衛生局評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
腫瘤科在本市較早地開展介入化療治療肝癌等腫瘤,1995年始開展規範化多途徑腫瘤化療,1997年與衛生部合作開展腫瘤免疫化學治療,腫瘤疫苗在預防胃癌腎癌乳癌術後復發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與北京301醫院合作的經皮肝穿活檢、注射酒精藥物和微波配合TACE治療肝癌取得了較好療效。近年來與國際接軌採用紫杉醇類和培美曲塞等藥物組成的新穎方案套用於消化道癌、肺癌乳腺癌淋巴癌等明顯提高了療效,尤其Irssea等分子靶向治療和個體化治療在省內具有領先水平,採用全身微泵+局部腹腔灌注化療配合熱療治療胃癌和預防消化道癌術後復發以及血漿置換治療骨髓瘤,亦取得了理想的療效。主持開展的科研項目《B超介入治療腫瘤》獲省廳2001年新技術引進二等獎,《NDV瘤苗防治惡性腫瘤術後復發》分獲省廳2002年新技術二等獎和市2003年科技進步二等獎。省、市科研課題立項三項。發表與國際交流論文三十餘篇。目前該科已購置國際最先進的加速器、超聲聚焦刀、熱療儀、粒子刀等儀器,組建腫瘤治療中心,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一流的綜合治療技術和服務。

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創建於1982年,經過近30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人才梯隊合理、設備精良先進、技術優勢突出並在市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的臨床專科。現有專科醫師9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碩士研究生2人。專科床位36張,床位使用率超過90%;年專科門診病人25000多人次,年收住病人1200多人次;年胃鏡檢查8000多人次,腸鏡1000多人次,胰十二指腸鏡100多人次。配有奧林巴斯JF-260型電子胃鏡、電子十二指腸鏡,富士能400型電子胃鏡、88型電子胃鏡、88型電子腸鏡、14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儀。三級醫院必備的診療項目均常規開展,如:胃腸道息肉的內鏡下摘除,取食管胃內各種異物,急診胃鏡下止血,食管靜脈曲張的硬化和皮圈結紮治療,食管賁門部狹窄的擴張及支架放置,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十二指腸乳頭肌切開膽總管取石,膽道支架的放置,經皮肝穿膽道顯影術(PTC),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胃腸道血管造影,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血液濾過、腹腔灌洗等綜合治療,肝臟穿刺,腹水膿縮回輸,腹腔鏡等。近年來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參與論著編寫2部,獲市政府科技進步獎五項,市科研立項六項。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成立於1973年,經過30多年的發展,該科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專科特色鮮明、人員配備整齊、設備精良先進、技術優勢突出的臨床專科,在全市及周邊地區享有較高的知名度,2002年被市衛生局評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2007年被市衛生局評為市級醫學重點學科。現有獨立病區一個,床位42張,擁有專科醫師13名,其中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2名,在讀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4名。專科年門診病人2萬人次,年出院病人1700人次。有CCU、DSA室、心超室、電生理實驗室。近5年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0多項,有12項填補市內空白,6項科研成果獲市政府科技進步獎及新技術引進獎,承擔省級科研課題項目1項,市級科研課題項目10項。在國家級核心期刊雜誌發表論文6篇,省級雜誌論文20餘篇。
2001年正常開展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冠心病的介入治療(PTCA、冠脈內支架術等),左、右心導管檢查,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先心病房缺、室缺、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心臟瓣膜球囊擴張術等心臟介入項目,其技術水平處於全市領先地位。對疑難複雜的心血管疾病有較高的診治水平,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達90%以上,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率小於5%,達國內先進水平。

醫學檢驗科

現有專業技術人員31名,其中副主任醫師1名、主管技師19名、碩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14名,其中在讀研究生9名。科室人才梯隊合理,平均年齡35歲。
科室面積近800平方米,下設臨床檢驗學微生物學免疫學臨床化學、臨床基因擴增等九個專業實驗室。目前已開展檢驗項目430多項,基本達到三級醫院常規開展的檢驗項目。2007年,全科工作量達400餘萬件,社會、經濟效益雙贏。
科室擁有一大批技術領先、國際一流的檢驗設備,包括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細菌鑑定儀、全自動酶免分析儀、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定量PCR檢測儀等,總價值近千萬元。本科已實現信息化管理,並已與HIS系統併網,極大提高了科室現代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檢驗科各項工作發展迅速,成績斐然。2004年被省衛生廳評定為江蘇省優秀規範化檢驗科,下設的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是全國最早一批通過衛生部臨檢中心評審合格的基因診斷實驗室。2005年被市衛生局評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所參加的7個專業項目在省臨檢中心室間質評活動中成績均為優秀。獲市政府科技進步獎1項和市衛生局新技術引進獎4項,市科委科研基金立項2項,在省級以上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論著1篇。

兒科

創建於1963年,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專科特色強,業務範圍廣,技術水平高的知名專科。2005年被市衛生局評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本專科開放床位31張,其中NICU10張;擁有專科醫師15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在讀研究生2名。年門診就診人次達3萬多,住院病人2300人次左右,本科設有呼吸、消化、新生兒兒保、腎臟、神經、心血管等專家門診以及哮喘肥胖矮小、多動、癲癇等專病門診。
本科在鹽城市率先成立小兒哮喘專科門診、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配有一流的先進醫療設備:床頭攝片機,新生兒CPAP呼吸機,氧濃度測定儀,經皮測膽儀,微量血糖儀,多功能心電監護儀、早產兒培養箱、藍光箱,遠紅外搶救台,微泵、空氣壓縮霧化泵,經皮給藥儀等。成功地搶救了暴發性心肌炎、重症肌無力危象合併呼衰、嗜鉻細胞瘤合併高血壓危象、難治性腎病、腎小管性酸中毒、糖原累積症合併低血糖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肺含鐵黃素沉著症、肝豆狀核變性、重症病毒性腦炎並呼衰、兒童急性壞死腦病、早產兒極低體重兒、顱內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等數千名危重症患兒,受到社會較高的讚譽。
該科有二項科研課題獲市政府科技進步二、三等獎;開展了高危兒聽力、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小兒腸套B超監測下生理鹽水灌腸復位、小兒智慧型測試等課題的研究。每年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6篇。承擔南通大學醫學院、東南大學醫學院、省職醫大、鹽城衛校實習生及周圍縣區基層衛生院進修生的教學任務。

骨科

創建於1974年,經幾代醫務人員的長期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技術力量雄厚,總體水平居市內領先,融醫教研一體,以脊柱關節創傷、手外、骨病為特色的專業學科。近年來,科室規模不斷壯大,綜合實力逐步提高,醫療設備齊全,人才梯隊合理,2004年被市衛生局評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
該科擁有專科醫師18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6名,碩士研究生3名,在讀研究生6名,學科帶頭人曾赴歐洲學習。骨科現有床位90張,兩個病區。全科醫務人員勇於創新,開發和吸收了國內外多項技術,逐步形成以創傷脊柱關節外科為龍頭,各專業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其中關節鏡技術創多項市內空白,在省內較早開展雙側全髖置換,人工膝關節置換,脊柱側彎矯治,斷指再植、拇指再造並在市內領先。目前,每年收治來自全市各地及外埠患者達2000多人,精湛的技術、良好的醫德、優良的療效使三院骨科蜚聲市內外。2003年與上海臨床脊柱外科中心聯合成立鹽城脊柱傷病治療中心,並與省內外多家醫學院附屬醫院骨科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承擔市科委及市衛生局科研基金立項7項,獲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30餘篇,承擔南通大學醫學院、東南大學醫學院、省職醫大、鹽城衛校實習生及周圍縣區基層衛生院進修生的教學任務。科內中青年技術骨幹迅速成長,有6名中青年骨幹醫師在職讀研,已形成新世紀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骨幹力量。三院骨科提出“團結合作是永恆的主題,創新發展是奮鬥的目標”,全體醫務人員正以高昂的激情、拼搏向上的精神、實事求是的作風迎接21世紀的挑戰,為把骨科建成管理先進、服務優質、技術超群、人才一流的學科而奮鬥。

超聲診斷室

創建於1984年,現有專科醫師8名,其中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4名。年檢查超聲人次近5萬人。擁有日本產東芝阿波羅彩超診斷儀一台,美國產HP-5500型多功能彩超儀一台,美國產ATL超9型彩超診斷儀二台,其中美國HP-5500多功能彩超儀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彩超診斷儀之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該科在全市同行中已具有較高的知名度,2002年被市衛生局評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
超聲室於1992年與國內省級醫院同步開展彩超檢查,為全市開展彩超檢查最早的單位之一,同時該科不斷拓寬檢查範圍,努力提高診療水平,目前不僅能開展腹部心臟小器官血管超聲、介入超聲等常規檢查治療項目,還在全市獨家開展了超聲引導下肝癌微波治療、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超聲下溫生理鹽水灌腸對小兒腸套疊復位等先進的檢查、治療項目,以上項目在省內處於領先水平,填補市內空白。介入超聲診斷治療、心臟超聲檢查已成為全市超聲專科的特色,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賴。近年來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2項,獲市、廳級科技進步獎、引進獎3項,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20多篇。

地址

地址:鹽城市劇場路75號(北院)、新區新都西路2號(南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