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湖新居

鶴湖新居

鶴湖新居是全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築。規模宏大,氣勢磅礴,位於深圳市龍崗鎮羅瑞合村。“鶴湖新居”為羅氏所建,成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即1817年)歷三代、數十年建成。鶴湖新居占地面積為2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3779平方米,南北寬185米,東西長109米,共有179個居住單位,每居1-3間構成。四周有堅固的城廓圍牆,呈方形。正面有大門三個,兩側小門各一,大門雄偉壯觀。圍牆內民居內兩個“回”字相套組成,屋宇、廳、堂、房、井、廊院布局面錯落有致,大街複雜,像座迷宮,易守難攻,有“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之稱,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

基本信息

區位及由來

鶴湖新居鶴湖新居

鶴湖新居是全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築。規模宏大,氣勢磅礴,位於深圳龍崗鎮羅瑞合村。緊鄰惠深公路,距深圳市28公里,地處龍崗河沖積平原上。據說,原來此地周圍水草豐美,物產豐富,有一水塘,水質清澈甘甜,經年不竭,吸引了成群結隊的白鶴在此棲息、繁衍,構成一幅優美的圖畫,因而取名為“鶴湖山”,“鶴湖新居”因之得名。

歷史介紹

“鶴湖新居”為羅氏所建,成於嘉慶二十二年(即1817年)歷三代、數十年建成。據考證,羅氏原籍為福建寧化,羅氏16世祖瑞鳳公從興寧遷至龍崗圩馬福頭立業。初為小販,擅長經商,勤儉致富,後積百萬家產,始建羅氏住宅,至今已有25世,子孫遍及海內外。

結構特點

鶴湖新居鶴湖新居

鶴湖新居占地面積為2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3779平方米,南北寬185米,東西長109米,共有179個居住單位,每居1-3間構成。四周有堅固的城廓圍牆,呈方形。正面有大門三個,兩側小門各一,大門雄偉壯觀。 圍牆內民居內兩個“回”字相套組成,屋宇、廳、堂、房、井、廊院布局面錯落有致,大街複雜,像座迷宮,易守難攻,有“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之稱,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圍牆高6餘米,厚約1米,由三合土築成,非常堅固。圍牆四邊角設定有高三層的歇山頂式樓閣共10處,與圍牆上的“跑馬廊”相連,組成防禦工事,規模宏偉,城牆高築,環繞寨堡。 正門前有寬闊的禾坪(俗稱曬穀場),禾坪相鄰是一口如鏡的半月形水塘,名為“月池”。月池兩側各有一株枝繁葉茂,狀如傘蓋的古榕樹鹹豐年間的旗桿石。由正門、左右橫門、天下街、祠堂、排屋、上天街、圍屋組成鶴湖新居的中心建築,圍屋四周圍牆開有數排“望窗”與“槍眼”以防禦外擾。整個圍屋有水井2口,供全寨人飲用,有完整合理的排水系統,出口洪於月池。

“鶴湖新居”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客家建築藝術的結晶。不僅是羅氏家族文化、經濟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深圳本土客家人勤勞勇敢、自耕自足、奮鬥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縮影。它對於研究客家民俗文化源流及其民居體現的大家族小家庭聚族而居的客家宗族社會結構、高度的宗法觀念家族精神等,提供了實物資料,並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旅遊價值。

田園詩畫

鶴湖新居所位於的羅瑞合居民小組,是龍崗中心區域的城中村,其周圍高低不等、風格不一的私宅,與文物景觀極不協調。並且這裡基礎設施不完善,城市管理相對滯後,環境髒亂差一直是景區周邊的頑疾。針對這些問題,龍崗街道逐個剖析,從根本上予以整治。至今年8月初,周邊環境得到了顯著提升,與圍屋風貌更加協調。
鶴湖新居正門前有月池,原為活水,後因常年無人治理而成死水一潭。在治理過程中,工程隊疏通月池的入水及出水口,基本恢復了原有的整潔面貌。
針對周邊的不協調建築,博物館配合有關部門對其進行了立面改造,使之從外部顏色上與圍屋接近,增強了與景區的協調性。另外,治理過程中還規劃了停車場,改善原來因亂停車而破壞圍屋外觀的現象,初步完成了月池廣場周邊環境的提升工程。
周邊環境綠化是整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現在月池前的空地種有木瓜、細葉榕及草坪,景觀周圍遍植綠竹,一派田園詩意。青翠綠竹、參天古榕映襯著灰黃的老圍屋,古樸中透出生機,莊重處閃現靈動。

深圳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