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廟[河北邢台扁鵲廟]

扁鵲廟[河北邢台扁鵲廟]

扁鵲廟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神頭村,這裡是扁鵲行醫採藥之地,扁鵲廟建於漢代,至今已經兩千多年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風景區、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邢台新八景。扁鵲是我國戰國時代的名醫,漢司馬遷《史記》曾為其立傳。扁鵲,原名秦越人,渤海郡鄚州人,即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鎮。扁鵲不僅在古代當時的河北,而且當時在全國也是一位聲名卓著的良醫,對以後祖國醫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2002年8月20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中國古代科學家”紀念郵票一套,共四枚,其中第一枚便是名醫扁鵲。

基本信息

簡介

扁鵲廟 扁鵲廟
位於邢台市內丘縣城西北22公里處,占地3700平方米,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古代建築,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內丘縣誌》記載,扁鵲廟漢唐有之,始建不詳。自漢至今,歷代均有修葺,現存為元代建築。扁鵲廟,又名鵲山廟、鵲王廟,宋代加“神應”之號,為神應鵲王廟。1963年前水上有橋,後石橋沖坍。過橋北上,越橋樓,過山門、獻殿至扁鵲廟。廟內有扁鵲塑像,廟左有扁鵲墓,每年農曆三月,八方人士雲集祀之,香火極盛,達月余之久。扁鵲廟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丘扁鵲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祭祀扁鵲的廟宇。邢台市內丘縣地處河北省西南部,位居太行山東麓中低山峰經崗丘向平原過渡地帶。內丘扁鵲廟就坐落在鵲山腳下,屬淺山區,東距縣城21.8公里。整個廟區占地面積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64.39平方米,保護範圍28600平方米。1982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

由來

扁鵲廟 扁鵲廟為眾人遊覽之地
扁鵲是中國戰國時代的名醫,漢司馬遷 《史記》曾為其立傳。扁鵲,原名 秦越人,渤海郡鄚州人,即今河北省任丘市 鄚州鎮。扁鵲不僅在古代當時的河北,而且當時在中國也是一位聲名卓著的良醫,對以後祖國醫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2000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在他的故鄉和全國許多地方建廟立碑來祭祀紀念他。內丘扁鵲廟便是著名的一座。扁鵲廟前有九龍水從西向東流過。因上游有九條山川之水匯於此而得名,河上曾有 漢白玉石橋名九龍橋,橋前有石麒麟相立,今存。 九龍橋前有九龍柏,九棵柏樹生於石上,古老蒼鬱,歲有千年,粗可合抱,形如巨龍,人稱九龍柏,根須裸露於石,猶如龍爪。 《內丘縣誌》這樣記載九龍柏:“柏生山石石生柏,根生石山山作根,山石柏根成一體,石山不老柏長存。”相傳扁鵲死後,其九個弟子十分悲痛,相守其墓,時久成柏。實際上是後人仰慕扁鵲的醫術和醫德而植栽,作為懷念。在扁鵲廟周圍還有許多扁鵲採藥、製藥、作手術的遺址,藥石、石炕、撈腸溝等地尚存。

典故

扁鵲廟 扁鵲石像
扁鵲醫術高超,在《史記》扁鵲傳中,記載了幾則流傳千古的病案。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套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晉國“專國事”的大夫 趙簡子生了重病,已五天不省人事。扁鵲為趙簡子治好病後,為答謝扁鵲,趙簡子便將內丘蓬山4萬畝土地賜封予扁鵲。扁鵲接受了這份賜封,從此便在此居住下來,上山採藥,入鄉巡醫, 內丘便成為他的第二故鄉。《史記》非常生動的記載了他四望齊桓侯(公)為其開列醫方,而 齊桓侯(公)不聽,終於死亡的病案。 後來,扁鵲行醫到秦國,秦太醫令 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鵲”,十分嫉妒他,便派人刺死了扁鵲。虢太子千方百計把扁鵲的頭顱從秦國找回,葬在內丘蓬山,並立廟祭祀,由此這個山村便更名為“神頭”。人們稱讚虢國太子的忠義,便把他和扁鵲採藥的山峰稱為“太子岩”。太子岩是一個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相匯的風景勝地。

景區

扁鵲廟 扁鵲廟
扁鵲廟座北向南,占地面積3720平方米,南北長310米,東西寬120米。扁鵲廟在群山環抱之中,右扶鵲山,對面越橋,橋南山腰長有九棵古柏。以扁鵲廟為中心形成了龐大的古建築群,有山門、回升橋、扁鵲廟、橋樓殿、三清殿、獻殿、寢宮殿、閻王廟、戲樓、道士院、報廈殿、後奶奶廟、睡呼廟、老母廟、玉皇殿、紡花洞、老君洞、鬼王廟、 祖師廟牛王廟火神廟百子殿等28個廟殿。廟殿成群,鵲王廟居中,恰似眾星捧月;廟殿布局嚴謹,木石結構,描梁畫棟,奇脊飛檐,紅磚綠瓦,樣式古樸壯觀。廟院內松柏參天, 鳥柏扣柏為最,還有透明碑。鵲山腳下,越橋對面50米處的九龍柏形態奇特,根象龍爪一樣抓著岩石生長,故此得名。
鵲山腳下,越橋對面50米處的九龍柏形態奇特,根象龍爪一樣抓著岩石生長,故此得名。鵲山之上有太子岩,海拔1141米,方圓7.5平方公里。由山腳到山頂有順勢曲回的十八盤,山上有蓮花峰,蜂四周有太子洞、太子莊、太子井,還有 九仙洞九仙窪、和尚墳、仙人洞等奇觀勝景。四時景異,各有千秋,素有“不到太子岩,後悔十幾年”之說。在扁鵲廟東北,內邱縣城西北16.8公里處有且停寺,又名 梵雲寺。因梵王太子修行暫住於此而得名。據 《順德府志》記載,且停寺始建於元朝至大年間,占地面積15畝。
扁鵲墓冢高約1.67米,墓圍周長約50米。石碑1通,穹頂,通高1.32米,碑座高0.35米,鐫刻文字漫漶,可辨識“大觀元年三月□日楊□信□□重□收扁鵲墓”字樣。大觀元年(1107),為發現 扁鵲墓最早者。墓旁有石羊1對。古槐1株,樹圍根部粗4.24米,高約20米,樹中空,據稱樹齡已上千年,樹根右方新生幼槐,粗近30厘米。在墓東有 扁鵲祠,祠記憶體碑最早者為明萬曆庚子(1600年) 《重修扁鵲祠記》,碑雲“祠宇時久”創始年不詳。扁鵲祠分東西二廟,西廟為早,面中條,近王官谷瀑布,風景優美。清代多次重修。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扁鵲廟記》始將“祠”改為“廟”。西廟在 抗日戰爭期間,遭日軍戰火所毀,僅存石獅1對及碑碣3通。東廟保存較全,有正殿、獻殿。正殿暖閣中有泥塑扁鵲坐像,左右兩側侍立司藥、司書男女童。東西兩垛殿塑二藥王坐像,旁侍司藥、司書男女童,均保存較好。扁鵲像施彩瀝粉貼金,龍袍玉帶,坐龍首椅上,面目慈祥莊重,面形方圓,廣額方頤,有宋塑遺風。扁鵲以其精湛的醫術、醫德深受百姓愛戴,從而受到歷代祭祀。

氣候

扁鵲廟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度,一月平均氣溫零下3.1度,七月平均氣溫26.7度。極度最低氣溫零下22.6度。極端最高氣溫42度。年日照299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38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早霜始於十月中旬,晚霜終於四月上旬,無霜期200天。

交通

自駕車自京深高速公路內邱出口處,往西過內邱縣城,沿內白公路柳木村,奔神頭村即可。可在內邱縣城加油。從邢台火車站下車,可乘9路車至內邱縣城,再乘班車即可。

周邊景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