鵯屬

鵯屬

英 文 名: Red-whiskered Bulbul 拉丁學名: Pycnonotus jocosus 地理分布 印度、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引種至澳大利亞及其他地區.黑色的羽冠長窄而前傾,特徵為黑白色的頭部圖紋上具紅色耳斑。上體餘部偏褐色,下體皮黃,臀紅,尾端具白色緣。亞種monticola具完整的黑色胸帶。亞成鳥無紅色耳斑,臀粉紅。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為鵯屬特徵。

基本信息

紅耳鵯

dd

中 文 名: 紅耳鵯
英 文 名: Red-whiskered Bulbul
拉丁學名: Pycnonotus jocosus
地理分布 印度、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引種至澳大利亞及其他地區

紅耳鵯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20厘米)的鵯。黑色的羽冠長窄而前傾,特徵為黑白色的頭部圖紋上具紅色耳斑。上體餘部偏褐色,下體皮黃,臀紅,尾端具白色緣。亞種monticola具完整的黑色胸帶。亞成鳥無紅色耳斑,臀粉紅。
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
分布狀況:甚常見於林園、公園、次生林及灌叢。指名亞種見於中國南方;monticola 於西藏東南部至雲南南部;有爭議的亞種hainanensis於廣東南部及硇洲島。
習性 吵嚷好動而喜群棲。喜棲於突出物上,常站在小樹最高點鳴唱或嘰嘰叫。喜開闊林區、林緣、次生植被及村莊。
叫聲描述 響亮不斷的嘰嘰喳喳叫聲,兩或三音節短而甜的哨音鳴聲wit-t-waet;也作悅耳的prroop聲

黃臀鵯

dd

中 文 名: 黃臀鵯
英 文 名: Brown-breasted Bulbul
拉丁學名: Pycnonotus xanthorrhous
地理分布 中國南方、緬甸及印度支那北部

黃臀鵯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20厘米)的灰褐色鵯。頂冠及頸背黑色。與白喉紅臀鵯的區別在耳羽褐色,胸帶灰褐,尾端無白色。與白頭鵯的區別在耳羽褐色,翼上無黃色,尾下覆羽黃色較重。亞種andersoni幾無褐色胸帶。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分布狀況:甚常見於海拔800~4300米。指名亞種於四川西部、雲南西部、南部及西藏東南部有記錄。亞種andersoni於華中、華東及華南。
習性 典型的群棲型鵯鳥,棲於丘陵次生荊棘叢及蕨類植叢。
叫聲描述 沙啞的brzzp聲

黑冠黃鵯

dd

中 文 名: 黑冠黃鵯
英 文 名: Black-crested Bulbul
拉丁學名: Pycnonotus melanicterus
地理分布 印度、中國南方、東南亞大巽他群島

黑冠黃鵯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18厘米)的偏黃色鵯。頭及羽冠黑色,上體褐橄欖色,下體黃。亞種flaviventris的腹部多黃色。
虹膜-偏紅;嘴及腳-黑色。
分布狀況:常見於高可至海拔1200米的低地及山林。亞種flaviventris見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及廣西。指名亞種於雲南西南部瀾滄江以西及西藏東南部。
習性 甚羞怯,喜林緣及次生林枝葉稠密的較高樹木。偶爾追捕空中昆蟲,但通常積極覓食果實。興奮時羽冠聳起。
叫聲描述 歡悅吵嚷的輕快哨音hee-tee-hee-tee-weet,最後音節為下降聲

白頭鵯

dd

中 文 名: 白頭鵯
俗名別名:
英 文 名: Light-vented Bulbul
拉丁學名: Pycnonotus sinensis
地理分布 中國南方、越南北部及琉球群島

白頭鵯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19厘米)的橄欖色鵯。眼後一白色寬紋伸至頸背,黑色的頭頂略具羽冠,髭紋黑色,臀白。幼鳥頭橄欖色,胸具灰色橫紋。
虹膜-褐色;嘴-近黑;腳-黑色。
分布狀況:常見的群棲性鳥,棲於林緣、灌叢、紅樹林及林園。為香港最常見的鳥種之一。亞種hainanus為留鳥於廣西南部、廣東西南部及海南島;formosae為留鳥於台灣;指名亞種遍及華中、華東、華南及東南。冬季北方鳥南遷。現於河北(北戴河)及山東有定期的報導。
習性 性活潑,結群於果樹上活動。有時從棲處飛行捕食。
叫聲描述 典型的嘰嘰喳喳顫鳴及簡單而無韻律的叫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