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公岩大橋

鵝公岩大橋

鵝公岩大橋,連線九龍坡區和南岸區,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長江九龍灘,與九龍鐵路車站和九龍港相鄰。於1997年12月開工,總投資概算為14.1億元人民幣。該大橋全長2.7公里,其中正橋長1420米,主橋長1022米,主跨600米。該橋橋型為門型雙塔柱懸索橋,主塔高163.9米。2000年建成通車。該大橋連線重慶九龍坡區、南岸區、經濟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四區,對改善重慶的交通網路結構,推動重慶和西部的社會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本信息

建設資料

建設單位:重慶城市建設投資公司
設計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施工單位:重慶橋樑工程總公司、中鐵十二局、重鋼聯合體、川東船廠聯合體、上海浦江纜索廠等。
砼用量:10400m³
鋼材用量:33200t
正橋造價:6億元
開工日期:1997年12月27日
建成日期:2000年12月27日

大橋簡介

鵝公岩大橋 鵝公岩大橋

重慶長江鵝公岩大橋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長江九龍灘,與從菜園壩出來的九龍鐵路車站和九龍港相鄰。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開工,總投資概算為十四點一億元人民幣。該大橋全長七點二七公里,其中正橋長一千四百二十米,主橋長一千零二十二米,主跨六百米。該橋橋型為門型雙塔柱懸索橋,主塔高一百六十三點九米。高聳的門型雙塔成為重慶市的又一大景觀。2000年建成通車。

2000年12月27日,鵝公岩大橋作為主城的首座雙斜拉懸索橋竣工通車,大橋懸索漆上了漂亮的朱紅色,被市民譽為“主城最美大橋”。至2012年,鵝公岩大橋再一次換上了新裝。2012年3月30日,大橋懸索開始著色。按照計畫,工程將於5月初結束。

該橋是一座城市橋樑,橋面有六個汽車道,是一座三跨連續鋼箱梁懸索橋,跨徑布置211 +600 +211m。橋面為寬35.5m、高3m的扁平鋼箱梁,在索塔下不設豎向支座而採用在塔附近設特殊吊索的措施。在邊墩設有粘滯阻尼器,控制加勁梁水平移動的距離。橋址處為泥岩和砂岩互層地層,西岸為重力錨碇,東岸為隧道錨。

通行能力

該大橋為快路雙向六車道,橋面寬三十五點五米,設計行車速度為每小時八十公里,日通行能力7.2萬輛。

建造工藝

該橋的主纜索股架設在國內首次採用施工索道牽引新工藝,創造了國內主纜架設無破、斷絲記錄。另外,該橋還根據河道水位變幅大、水流紊亂的特點,創造了世界上首例架空索道空中吊運安裝鋼箱梁的新技術。

重要作用

鵝公岩大橋全景 鵝公岩大橋全景

鵝公岩大橋連線了重慶九龍坡區、南岸區、經濟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四區,對改善重慶的交通網路結構,推動重慶和西部的社會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重慶路橋建設近日喜事多多,長(壽)涪(陵)高速公路已於十二月二十七日正式通車,梁(平)長(壽)、渝鄰(水)兩條高速公路也於二十七日開工建設。

安全事故

2012年10月28日21時,重慶市交巡警總隊緊急發布公告,因施工搶險,即日起將對鵝公岩大橋北立交交通進行交通管制。

技術創新

1)在砂岩和泥岩互層的軟質岩上建造無齒加錨樁的隧道式錨碇的新技術。
2)受地形限制本橋無法採用傳統的纜載吊機架梁,而採用了大跨度索道安裝節段鋼箱梁及其施工控制新技術。
3)開發研製了200噸阻尼裝置成功用於大橋,提高了懸索橋動力性能。
4)採用熱鑄錨與冷鑄錨混合式吊索體系。
5)鋼箱製造過程中採用無餘量切割和無馬拼裝新技術。

所獲榮譽

該橋先後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上海市、建設部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金質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