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塔

鶯鶯塔以其獨特的結構和精湛的工藝,具有特殊的回音效應,堪稱世界奇塔。 (6)鶯鶯塔似收音機,坐在塔下能聽戲。 普救寺鶯鶯塔產生蛙聲回音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特殊的地形地貌。

外貌

第一層塔室不設樓梯,室頂砌作疊澀八角穹窿,中有一孔,可通上層。第一層以上塔身內部,皆為空筒。塔上壁用磚疊澀出檐十三層,塔身高39.50米,從二層到九層,塔壁間有轉角通道,內設台階,可攀登盤旋而上至九層。二層以上四面辟門,但真假門相間,門頂作拱形,遊人可從真門向外眺望。塔剎原為風磨銅制,形似葫蘆,高約兩米從1986年以來,新修復的普救寺,寺院建築布局為上中下三層台,東中西三軸線(西軸為唐代,中軸為宋金兩代,東軸為明清形制),規模恢宏,別具一格。從塬上到塬下,殿宇樓閣,廊榭佛塔,依塬托勢,逐級升高,給人以雄渾莊嚴,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廂記》故事密切關聯的建築:張生借宿的“西軒”,崔鶯鶯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馬解圍之後張生移居的“書齋院”穿插其間。寺後是一地勢高低起伏,形成活潑的園林花園。園內疊石假山懸險如削,鶯語雙亭飛檐翹角。荷花池塘上橫架曲徑鵲橋,亭橋相接、湖山相銜。鶯鶯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鶯鶯塔,原名舍利塔,不僅形制古樸、蔚為壯觀,而且以奇特的結構,同北京天壇的回音壁、河南寶輪寺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內的“石琴”,並稱為我國現存的四大回音建築;和緬甸撣邦的搖頭塔、匈牙利索爾諾克的音樂塔、摩洛哥馬拉克斯的香塔、法國巴黎的鐘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並稱為世界六大奇塔。遊人在塔側以石扣擊,塔上會發出清脆悅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聲,令遊人連連稱奇。據地方志中稱“普救蟾聲”為古時永濟八景之一。
由於《西廂記》的問世,使得這個“普天下佛寺無過”的普救寺名聲大噪,寺內的舍利塔也被更名為“鶯鶯塔”而聞名遐邇。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撼動著人們的心靈,使它成為文明中外的遊覽勝地。
普救寺的西軸線上,屹立著一座古樸秀雅的方形密檐式磚塔,該塔原名舍利塔。後因元代王實甫在《西廂記》里描寫的張生與鶯鶯的愛情故事發生在這裡,人們稱它為鶯鶯塔。鶯鶯塔以其獨特的結構和精湛的工藝,具有特殊的回音效應,堪稱世界奇塔。
1922年地震傾圮。1991年剔補維修時,另加砌葫蘆形塔剎。一至二層塔外壁間,嵌有歷代修葺的石刻14塊,如今都成了普救寺興廢變化的珍貴史料。據我國著名建設專家羅哲文考證,該塔結構上保存了唐塔的一些特點和風格,即四方形空筒式,其外觀與西安大、小雁塔如出一轍。從寺內現存碑刻記載,它是明代重修的一座密檐式磚塔。

普救蟾聲

回音建築,在我國的文化園林中,堪稱絕藝。現在,這種古代的絕藝,全國保留下來僅存四處,它就是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山西永濟普救寺的鶯鶯塔,河南三門峽寶輪寺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磴琴聲”。這四處古建築被譽為我國現存的四大回音建築。鶯鶯塔之所以成為我國四大回音建築之一,首先是由於它具有特殊的聲學效應——“蛙鳴”,這種效應在方誌中被稱為“普救蟾聲”。遊人在塔的四周,以石相擊,即可聽到從塔上傳來的“咯哇!咯哇!”的蛙鳴聲。幾百年來,這一奇異的效應成為普救寺的一大奇觀,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來此觀光並為之讚嘆稱絕。某些學者把鶯鶯塔這種奇特的回音效應和緬甸撣邦的搖頭塔、摩洛哥馬拉克斯的香塔、匈牙利索爾諾克的音樂塔、法國巴黎的鐘塔、義大利的比薩科塔譽為世界六大奇塔。
鶯鶯塔自明代嘉靖年間重修,至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了。據筆者調查,除1953年和1991年,曾對該塔進行了剔補維修外,全部都保留著明代重修後的原狀。普救寺原有的舍利塔有無蛙聲這樣的回聲效應?因沒有確切的記載,無從查考。只有清乾隆乙亥重鐫《蒲州府志》中有普救蟾聲的記載。可見,鶯鶯塔蛙聲效應的發出,距今至少有200年以上。
鶯鶯塔奇特回音種種
眾所周知,回聲到處都有,但在鶯鶯塔周圍擊石,就能聽到“咯哇”!這種類似巨蛙的鳴叫,實屬罕見。在特定的條件下,鶯鶯塔竟然成了“收音機”、“擴大器”、“竊聽器”。這些前人未知的新的聲學效應,是1986年普救寺修復工程開工之後,人們在鶯鶯塔周圍不斷發現的。我們把它歸納為鶯鶯塔的八種奇妙的聲學效應。
(1)近塔探奇覓蟾聲,金蛙深藏何處尋?
久聞普救寺蟾聲的盛名,遠途前來求索這一世界奇蹟,可是在塔前12米之內拍手或擊石塊,在敲擊處周圍附近,只能聽到“咯”!“咯”的拍手或擊石聲,而聽不到蛙聲,但當人們走到離塔12米以外處,就能聽到微弱短促的“咯哇!”“咯哇”!的蛙鳴聲。
(2)漫步離塔再擊石,金蛙塔底傳佳音。
當人們在離塔面15米左右處拍手或擊石,在敲擊處就能聽到從塔底傳來的清脆悅耳的“咯哇!”“咯哇!”的蛙鳴聲,好像有隻金蛙在塔底下鳴叫。
(3)遊客有心探神奇,金蛙無意登塔頂。
當人們在中垂線附近離塔面20米以外拍手或擊石,這時聽到的蛙聲不再從塔底傳來,而是從塔的頂部傳來,又好像金蛙爬到塔頂在鳴叫。
(4)對角線上試擊石,對稱位置聽蛙聲。
當人們在塔前離開中垂線,來到對角線附近擊石,擊石本人聽不到蛙聲,而另一個人在中垂線另一端,即和擊石人相對的對角線位置,才能聽到響亮悅耳的蛙鳴聲。
(5)一聲擊石破寂靜,三隻蛤蟆竟相應。
每當夜深人靜,在離塔西面24米處擊石一聲,可以聽到接連的三聲蛙鳴,三聲蛙鳴來自不同方向,好像三隻蛤蟆在不同地方競相鳴叫。
(6)鶯鶯塔似收音機,坐在塔下能聽戲。
在鶯鶯塔南2.5公里處,有蒲州鎮文化站的露天劇場,台上正好與塔相對,晚上對台唱戲,一般距離這么遠當然是聽不到的。但在鶯鶯塔下人們確能聽到清晰的演唱聲,如同一台戲在塔里演唱。
(7)普救寺里多神奇,佛塔竟成竊聽器。
漫步在鶯鶯塔下,人們可聽到距塔幾百米之外的聲音,就連周圍農家裡一般的說話聲也能聽見,而這些聲音又好似從塔裡面傳出來的。
(8)奇塔魔力人人夸,不用通電能擴大。
如果聲源來自鶯鶯塔下附近處的聲響,“竊聽器”就“退位”而變成了“擴大器”。塔下的聲音經過塔面擴大,又能夠傳到較遠的地方。

謎底

鶯鶯塔的“蟾聲”已被人們發現了幾百年,可是為什麼它會產生這奇異的效應?其中的奧秘何在?一直是個不解之謎。從1986年起,結合對普救寺的全面修復,永濟市政府與山西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黑龍江大學和中科院聲學研究所聯合,首次對這座世界奇塔的聲學機理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科學考察,並對其聲學效應進行了錄音測試和頻譜分析,弄清了它的聲學機理。普救寺鶯鶯塔產生蛙聲回音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特殊的地形地貌。鶯鶯塔所處的地勢高敞,而四周平坦又無障礙物,它可接受大範圍內傳來的聲波。二是特殊的建築結構。鶯鶯塔每一層塔檐挑出成內凹弧形,能把聲音反射聚匯,“蛙聲”就是十三層塔檐反射聚匯的結果。三是特殊的建築材料。鶯鶯塔身和塔檐全部用青磚疊砌而成,由於黃土高原風沙長年累月吹拂,青磚表面光滑,猶如塗了薄釉料,對聲波反射係數高達0.95—0.98,傳來的聲波,幾乎被全部反射。也就是說,一個相當窄的擊石脈衝,入射到各層塔檐表面,分別反射出原脈衝不完全相同的一系列脈衝,這些回波脈衝集中在100毫秒左右的時間內到達人耳,形成了與蛙聲極為相似的感覺。
鶯鶯塔千古之謎,已被我國科學界聲學專家們首次揭開,並通過現代儀器測量分析所證實。這是物理學的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的方法研究我國古代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的可喜成果。“遊人石擊地,蛙鳴貫長空”,普救寺鶯鶯塔以其神奇的魅力和奇異的蛙聲使眾多的遊客妙趣橫生,其樂無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