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

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

鳳凰山革命根據地是潮汕地區革命的搖籃,在逾二十年的革命鬥爭中,無數革命志士面對強敵,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在這片熱土上壯烈犧牲的革命英烈有姓名可考的就達一千多名。為了緬懷先烈,教育後人,在"兩縱"潮州老戰士聯誼會倡議下,建立了"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位於潮安縣鳳凰鎮歐坑村,一期工程占山坡地12畝,三面環山,坐落東北,面向西南。2003年11月竣工並舉行落成典禮。

基本信息

簡介

鳳凰山革命根據地是潮汕地區革命的搖籃,在逾二十年的革命鬥爭中,無數革命志士面對強敵,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在這片熱土上壯烈犧牲的革命英烈有姓名可考的就達一千多名。為了緬懷先烈,教育後人,在"兩縱"潮州老戰士聯誼會倡議下,建立了"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
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位於潮安縣鳳凰鎮歐坑村,一期工程占山坡地12畝,三面環山,坐落東北,面向西南。2003年11月竣工並舉行落成典禮。

歷經滄桑

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

鳳凰山雄鎮粵東,地跨潮澄饒豐埔諸縣,扼韓水,瞰平原,接南澳諸島;東北連線西岩山至閩西,層巒疊嶂,地勢險要。乃潮汕革命鬥爭主要根據地之一,又屬閩粵贛邊區之組成部分。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0年,中共東江特委曾派短槍隊活動於鳳凰山北側。1932年潮澄澳縣委根據特委指示,先後組建樟東赤衛隊、桑浦山游擊隊、工農紅軍第三連(後擴編為紅三大隊)、潮澄澳特務大隊和秋溪、隆澄等地游擊隊,挺進坪山、大山等地,發動民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形成以浮鳳蘇區為中心的潮澄饒紅色根據地。1935年秋形勢變化,潮澄饒縣委和紅軍轉移閩粵邊,會同閩南紅軍堅持游擊戰爭。抗戰爆發,隊伍部分加入新四軍,其餘轉入地下鬥爭。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潮汕中心縣委於1938年派黨員回鳳凰山一帶恢復組織。1939年日軍侵潮,黨領導潮汕青年抗日游擊大隊轉戰潮安境內。1940年春,為國民黨所迫,分出武裝小組進入敵後堅持鬥爭,以佘厝洲為中心據點,聯結潮安的西前溪、洲東、下埔、東里、英塘、高田、廈厝、大謝、禮陽鄭,澄海的冠山、東林頭、水平、梅州,饒平的樟籍、南溪、後溝等各個轉動點,開展敵後游擊鬥爭,並將鳳凰山一帶經營為隱蔽黨的一大批骨幹的基地。1945年中共潮澄饒縣委集中武裝力量取得殲滅彩塘、東鳳敵偽據點的勝利,隨後成立抗日韓江縱隊第一支隊。日本投降,一支隊突遭國民黨頑固派暗算包圍,轉移上風凰山休整。後奉命赴大北山集中時留下武工隊鞏固基地工作。
解放戰爭時期,潮澄饒縣委由隱蔽活動轉向以抗"三征"(徵兵、征糧、徵稅)為中心的公開武裝鬥爭。1947年12月勝利奇襲澄海樟林鄉公所,亮出人民抗征隊旗幟,打響了恢復武裝鬥爭第一仗。1948年於東阝留鹽坪成立抗征隊獨立中隊。1948年初,奇襲鳳凰圩及周邊各據點,連戰皆捷。3月於三洲寮整編,潮澄饒豐武工委召開擴大會議,決定武裝部隊挺進饒中,聯繫閩南,打通河西,連線大北山,開拓平原。1949年1月拔除鳳凰圩敵據點,根據地連成一片,所屬部隊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四支隊,取得多次反"圍剿"勝利。7月,四支隊配合邊縱主力攻克饒平縣城,並連續狙擊國民黨胡璉逃敵。10月,於解放大軍南下之際,揮師平原,配合兄弟部隊解放潮汕。
在老領導吳健民、李習楷、莊明瑞、李亮、許傑等同志的關心和支持下,2000年7月25日成立了"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籌委會,著手工作。公園的建設,得到省、市兩級黨政老領導的肯定。為公園題詞的有葉選平、任仲夷、林若、梁靈光、吳南生、寇慶延、王寧、焦林義、梁威林、朱森林、盧瑞華、楊應彬、王維、梁嘉、鐵堅、徐揚、林川、吳健民、吳堅、方朗、羅愛民、鐘聲、李習楷、莊明瑞、李亮、許傑、林興勝、陳遠睦等28位老同志。這些題詞均勒石為銘,為公園增添了絢麗的光彩。
公園包括烈士碑、紀念館、碑廊、浮鳳閣、韓鳳亭、思源亭等部分。步入園中,抬頭仰望,鳳凰山革命根據地烈士碑屹立於三面環山中間,碑下前沿照壁鐫刻著吳南生所書"碧血丹心,氣壯山河"八個氣勢磅礴的鏤金大字。碑高15米,由紅色花崗岩砌成。正面碑座鐫刻著"公元一九三0年至一九四九年跨及潮安澄海饒平南澳豐順大埔汕頭等縣市為革命戰爭而犧牲的一千餘名烈士永垂不朽。抗日韓江縱隊第一支隊、閩粵贛邊縱隊第四支隊老戰士立。公元二00二年十月"。
紀念館位於園的東北側,一樓大廳正面,為玉壁金字的《鳳凰山革命根據地史略》,左側為《老區鎮分布圖》;二樓大廳陳列著根據地各歷史時期的遺址、遺蹟及代表人物的資料圖片以及一些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潮汕各縣市出版的有關根據地的書籍、報刊也盡收其中。
連線紀念館的碑廊,收錄了28位老領導的題詞。葉選平同志的題詞是"浩氣垂千古,丹心照汗青"。任仲夷同志的題詞是"殘月色不改,高賢德常新"。
浮鳳閣由汕頭金中、澄海中學、潮安僑中、潮州金中、潮州高級中學聯合捐建,以紀念土地革命時期的浮鳳蘇區;韓鳳亭和思源亭則分別由韓山師院和潮州市民間企業家公會捐建。
公園的建成,不僅為潮州市增添了一處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也為潮州市的紅色旅遊線路增添了一個亮麗的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