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

鳩摩羅

鳩摩羅(Kumara) 印度神話中大神濕婆(Shiva)與雪山神女帕爾瓦蒂(Parvati)之長子,為印度神話中戰神。生有十二臂六首,為昴星團養子,坐騎為孔雀,武器為長矛,通常以童貞英俊少年形象出現,在南印度廣受崇拜,又稱室建陀(Skanda)、穆盧甘(Murugan)或Kārthikeya 。Kumara意即童子。

基本內容

鳩摩羅(Kumara,梵文 कुमार) 印度神話中大神濕婆(Shiva)與雪山神女帕爾瓦蒂(Parvati)之長子,為印度神話中戰神。生有十二臂六首,為昴星團養子,坐騎為孔雀,武器為長矛,通常以童貞英俊少年形象出現,在南印度廣受崇拜,又稱室建陀(Skanda)、穆盧甘(Murugan)或Kārthikeya 。Kumara意即童子。

相關傳說

根據《濕婆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等古代印度神話傳說文獻,有一個叫塔拉卡的阿修羅王力量強大,通過苦行從創造神梵天處得到恩惠,永遠不敗,只能被剛出生七天的孩子打敗。阿修羅王得到願望,得寸進尺,攻打天界動盪。眾神別無他法,於是設計令當時在雪山苦修的濕婆與帕爾瓦蒂相戀並生子以擊敗塔拉卡。帕爾瓦蒂是濕婆前妻薩蒂之轉生,對濕婆仰慕已久,但濕婆埋頭修行,並不理會帕爾瓦蒂的愛意,並將企圖引誘他愛上帕爾瓦蒂的愛神燒成灰燼。

帕爾瓦蒂於是千年苦行,震動天地,濕婆化身婆羅門試探帕爾瓦蒂,為其誠心所感動,於是與她結婚。兩人新婚之夜延續百年,眾神焦急,在洞房外籲求濕婆儘快生子,於是濕婆將自己的種子交給火神阿耆尼,阿耆尼銜種子扔至恆河處,在蘆葦叢中鳩摩羅誕生,七天后打敗塔拉卡。天帝因陀羅遂封鳩摩羅為戰神。

濕婆二兒子--鳩摩羅鳩摩羅天(塞腱陀,童子天)(Skanda),坐騎是孔雀,是濕婆的兒子。傳入中國佛教後就是韋駝天。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濕婆的兩個兒子都很了不起。鳩摩羅是戰神。

他出身之前,天神在和阿修羅打仗,結果天神慘敗。梵天說只有濕婆的兒子才能打敗阿修羅。這就引出了帕瓦蒂3300多年追求濕婆的故事。最後濕婆終於被打動,和帕瓦蒂結婚,生下了戰神skanda 。

濕婆和雪山神女為塞腱陀舉辦了盛大的典禮,在吉時良辰為他進行了系聖線的儀式。然後用恆河水、朱木拿河和婆羅期婆蒂水以及其它許多河、海水為他洗浴,眾天神還給王子奉獻了各自的寶物:毗濕奴給了他神杵和神盤;因陀羅給了他愛羅婆多神象;濕婆給了他三叉戟;吉祥天女給了他一枝蓮花;其他天神也紛紛將自己的寶物給了王子。

眾天神齊聲讚頌了濕婆之後,請求濕婆允許塞健陀王子成為神軍的統領,率領眾天神去消滅多羅迦。世尊濕婆同意了眾天神的請求,為王子舉行了儀式,使他成為神軍的統帥。當阿修羅之王多羅迦得知自己的城堡周圍布滿了神軍時。就召集來自已的軍隊,要他們準備作戰,不久,雙方便展開了激戰。

因陀羅首先出陣與多羅迦交戰,結果因陀羅敗下陣來。毗濕奴上陣交鋒,他手舉神盤向多羅迦打去,卻被多羅迦用三鋒神箭將神盤射成兩截,毗濕奴換一件兵器,繼續同多羅迦交戰,最終,毗濕奴還是戰不過多羅迦。敗下陣來。英勇的雄賢見狀衝上去用三叉載打傷了多羅迦,但狡猾的阿修羅之王左突右擊,雄賢奈何不得他。最後雄賢被趕出了戰場。多羅迦越殺越勇,神力有增無減。這使眾天神有些恐慌。梵天來到戰神塞健陀王子跟前,對他說:“除你之外,任何別的神都無法殺死他,我請求你同多羅迦作戰。”

當王子在多羅迦面前時。阿修羅之王便嘲笑起眾天神,他說:“你們打不過我,卻讓這么個小孩子前來應戰,讓他走開,換個別人來打。”但是戰神塞健陀毫不理睬他的話,他向多羅迦進玫了,毗濕奴和眾天神也一齊助戰。王子和多羅迦各自手舉武器你來我往地激戰。忽然,塞健陀王子被多羅迦擊傷,一下子倒在地昏了過去。過一會兒,清醒以後,他憤怒地跳起來,又與多羅迦殺起來。這兩個勇武的人一時戰得天昏地暗,難分難解。眾天神和阿修羅停止戰鬥,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們廝殺。王子同多羅迦激戰了無數回合,不分勝負,突然,塞健陀王子默禱濕婆和雪山神女,然後朝多羅迦的胸部狠狠地一擊,多羅迦的胸膛頓時裂開了,阿修羅之王倒在地上死了。眾天神發出一片歡呼,用鮮花向戰神表示祝賀。

戰神塞健陀王子殺死阿修羅之王多羅迦的訊息傳遍三界。迦郎遮之王聞訊首先來到戰神面前,向他訴說惡魔巴耳的殘暴和給眾生帶來的多年的災難。迦郎遮王請求王子殺死惡魔,把他們從苦難中解救出來。於是戰神用力投出一支長矛,殺死了惡魔和他的同夥。接著又有許多神靈來尋求戰神的幫助,王子有求必應,消滅了許多惡魔。戰神消滅了眾多的惡魔之後,回到蓋吉羅姿山上,眾天神向濕婆表示感恩,並且讚美了他。世尊濕婆對王子表示出萬般的慈愛。雪山神女將王子摟在懷裡,溫柔地撫摸著他。這時,喜馬諧爾國王領著全家也趕了來,他們誇讚了大神濕婆、雪山神女,大家都十分高興,所有的天神、仙人、乾達婆等都讚美他們。乾達婆撒下花雨,唱起頌歌,天女們翩翩起舞。天界一片歡騰。

演化

鳩摩羅在佛教中成為守護神韋馱。

韋馱尊天菩薩又稱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韋馱天。或稱韋將軍,韋天將軍。本為婆羅門教之神,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紀後傳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為伽藍之守護神。生而聰慧,早離塵欲,修清淨梵行童真之業。受佛陀付囑而鎮護東西南三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世傳佛陀涅盤時羅剎鬼盜取佛牙一雙,韋馱天乃急追取還。其形像身著甲冑、合掌、腕捧寶劍。於我國自唐初之道宣律師感得其像後,各處之伽藍均設有其神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