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翼

注音

lín yì

釋義

1. 代稱龍鳳。喻權貴。《文選·劉孝標》:“於是有弱冠王孫,綺紈公子,道不掛於通人,聲未遒於雲閣,攀其鱗翼,丐其餘論。” 李周翰 註:“鱗,龍也;翼,鳳也。”宋 王禹偁 《擬長孫無忌讓代襲刺史表》:“是以攀附鱗翼,際會風雲。”2. 翅膀。《宋書·孫處蒯恩等傳論》:“此諸將並起自豎夫,出於皁隸芻牧之下,徒以心一乎主,故能奮其鱗翼。”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鱗翼俟風水,青雲方阻脩。”
3. 魚雁。指書信。宋 柳永 《傾杯》詞:“為憶芳容別後,水遙水遠,何計憑鱗翼?”元 關漢卿 《古調石榴花·怨別》曲:“俺也自知,絕鱗翼,斷信息,幾時回。”

示例

當代·殷謙:“伏羲昊於孟津之地視察,見孟河與黃河相連。當日見怪獸負圖出河。那怪獸鱗翼翩翾,於水不沒,像馬非馬,周身龍鱗閃閃;似駝非駝,赤紋碧色高八尺之多。伏羲昊驚呼曰:‘此乃恐龍,真天地之精也。’逐依恐龍所負之圖,畫出乾、兌、震、巽、坤、艮、離、坎之圖。”(當代·殷謙《天廷秘傳》第三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