鮡新四錨蟲

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 蟲體變化大,體長0.329-0.614mm,體寬0.054-0.164mm,咽近圓形,大小0.060mm。後吸器與蟲體區分不明顯,大小為0.010-0.015×0.019-0.022mm。邊緣小鉤前3對發育完全,長0.029-0.036mm,鉤尖長0.004-0.006mm,其餘4對為胚鉤型,長0.014-0.017mm,鉤尖長0.006mm。
兩對中央大鉤均無內外突起,但中央大鉤有1小關節突,鉤尖明顯。背中央大鉤全長0.054-0.064mm,鉤尖長0.010-0.013mm,聯結片單一,形狀多樣,有的像粗棒,但中部突出,有的像新月,有的如弓形,中間有孔隙,大小0.012-0.017×0.049-0.064mm,附片2對,第1附片特別粗壯,末端爪狀,0.006-0.007×0.033-0.043mm,第2附片棒狀,0.003×0.030-0.033mm。幾丁質W形,附著結構與背聯結片吻接,活體觀察時,常常可以看見它有位移現象,大小0.029-0.043mm,鉤為0.017-0.022mm。腹中央大鉤全長0.030-0.036mm,鉤尖長0.012-0.014mm,聯結片由兩個形狀和大小相同而又粗壯的支持棒呈八字形排列而成,大小0.006-0.009×0.049-0.062mm,兩聯結片關節處在背聯結片小孔一側與之聯結。
交接管粗管狀,扭曲,基部膨大,端部像一個“喇叭”,管徑0.006-0.007mm,長0.046-0.064mm,交接管基部接一射精囊,其後接2梨形前列腺和1圓形或橢圓形的貯精囊前列腺大小為0.023-0.025mm,貯精囊大小為0.042-0.045×0.032-0.033mm,由貯精囊通出輸精管,輸精管斜跨右腸乾,沿腸乾下行,斜跨腸乾接睪丸。睪丸橢圓形,位於卵巢後面,大小為0.196-0.211×0.155-0.173mm。
支持器長片狀,大小0.032-0.036mm。卵巢卵圓形,位於睪丸的前面,大小0.105-0.108×0.084-0.090mm,由卵巢通出1短的輸卵管,並進入受精囊,受精囊一端與陰道相連,另一端在收受卵黃管後並行擴大成子宮,最後通雌性孔。卵黃腺覆蓋身體腸乾區。卵為卵圓形,大小為0.068×0.044mm。

地理分布

四川,1978年4月采於長江上游江津地區江段,1981年3月、1981年8月采於馬邊縣馬邊河河段。

基本信息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Platyhelminthes:扁形動物門 - Monogenea:單殖吸蟲綱 - Polyonchoinea:多鉤亞綱 - Dactylogyridae:指環蟲目 - Dactylogyrinea:指環蟲亞目 - Ancyrocephalidae:錨首蟲科 - Ancylodiscoidinae:錨盤蟲亞科 -Neobychowskyella:新四錨蟲屬
學名: Neobychowskyella glyptothoraxiMa,Wang et Li,1983
中文名:
鮡新四錨蟲
中文拼音: XīnSìMáoChóng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異名信息
  • Neobychowskyella glyptothoraxi,Ma,Wang et Li,1983

文獻

  • 馬成倫、王慈生、李遠培(Ma Cheng-lun,Wang Ci-sheng,Li Yuan-pei). 1983. 單殖吸蟲一新屬新種. 動物分類學報, 8(1): 24-27.
  • 潘炯華、張劍英、黎振昌(Pan Ching-hua,Zhang Jian-ying,Li Zhen-chang). 1990. 魚類寄生蟲學. : 93-154.
  • 吳寶華 郎所 王偉俊等. 2000. 中國動物志 扁形動物門 單殖吸蟲綱 . :科學出版社. : 1-756.

生物學描述

宿主 中華紋胸■ Glyptothorax sinensis(Regan)。
寄生部位 鰓。
感染率與感染強度 檢查紋胸■14尾,感染率100%,感染強度1-5,共觀察43個標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