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益智玩具]

魔方[益智玩具]

魔方(英語:Rubik's Cube,原名 Magic Cube),在台灣稱為魔術方塊,在香港稱為扭計骰,是匈牙利建築學教授和雕塑家厄爾諾·魯比克(Ernő Rubik),於1974年發明的機械益智玩具。其中包含6個處於面最中心無法移動的塊,12個位於棱上的塊和8個角塊。六個面每個有一種顏色,一般來說,標準的魔方的顏色應該是藍、白、紅、綠、黃和橙色,其中藍綠相對、白黃相對、紅橙相對。自發明來,魔方在全世界已經售出了約1億多隻。魔方與中國的華容道、法國的獨立鑽石棋同被稱謂智力遊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

基本信息

簡介

(圖)二階魔方二階魔方

魔方(英文:Rubik'sCube)是一種用於娛樂的益智玩具。由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雕塑學教授魯比克·艾爾內於1974年發明。最初的魔方是三階立方體,26個小方塊和一個三維十字連線軸組成。其中包含6個處於面最中心無法移動的塊,12個位於上的塊和8個角塊。六個面每個有一種顏色,一般來說,標準的魔方的顏色應該是藍、白、紅、綠、黃和橙色,其中藍綠相對、白黃相對、紅橙相對。
魔方在1980年代最為風靡,至今未衰。面世不久後,很多類似的玩具也紛紛出現,有些出自發明人魯比克,有些則是出自別人之手。魔方家族的成員有很多,包括2~12階魔方,還有許多變種魔方(如鏡面魔方磚石魔方金字塔魔方等)。作為魔方的發明人,魯比克教授擁有匈牙利專利號#170062,但沒有申請國際專利。這造成了魔方克隆產品的大量出現。魔方擁有自己的世界組織:世界魔方協會(WorldCubeAssociation,簡稱WCA),該組織致力於推廣魔方,並定期舉辦各種比賽,還收錄最好的成績作為官方的世界紀錄。

基本術語

階:階數是指魔方每個邊所具有的塊數,比如三階魔方每個邊就有3個小塊。
復原:指魔方從非原始狀態到原始狀態的過程。
POP:指在復原中魔方的某些組成部分從魔方上面脫離的情況,如果是出現在比賽中作為無效的復原過程。
DNF:即Did Not Finished指魔方復原者感覺無法在自己滿意的時間內完成魔方而棄權的情況,在比賽中可以有一次DNF。

變化總數

魔方魔方

魔方,也稱魯比克方塊,台灣稱為魔術方塊,香港稱為扭計骰,英文名為:Rubik'sCube。是一種娛樂玩具,當初厄爾諾·魯比克(ErnoRubik)教授發明魔方,僅僅是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的教學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塊可以隨意轉動而不散開,不僅是個機械難題,這牽涉到木製的軸心,座和榫頭等。直到魔方在手時,他將魔方轉了幾下後,才發現如何把混亂的顏色方塊復原竟是個有趣而且困難的問題。魯比克就決心大量生產這種玩具。魔方發明後不久就風靡世界,人們發現這個小方塊組成的玩意實在是奧妙無窮。三階魔方是由富有彈性的硬塑膠製成的正方體。核心是一個軸,並由26(中間一層為8塊,其餘兩層各9塊)個小正方體組成。包括中心方塊有6個,固定不動,只有一面有顏色。邊角方塊(角塊)有8個(3面有色)可轉動。邊緣方塊(棱塊)12個(2面有色)亦可轉動。此外除三階魔方外還有二階、四階至十三階,近代新發明的魔方越來越多,它們造型不盡相同,但都是趣味無窮。
玩具在出售時,小立方體的排列使大立方體的每一面都具有相同的顏色。當大立方體的某一面平動鏇轉時,其相鄰的各面單一顏色便被破壞,而組成新圖案立方體,再轉再變化,形成每一面都由不同顏色的小方塊拼成。玩法是將打亂的立方體通過轉動儘快恢復成六面成單一顏色。

歷史起源

正如本條目開頭所言,最早的魔方是魯比克教授發明的,但是並不是為了投入生產和娛樂。因為他是建築學和雕塑學教授,所以他自己動手做出了第一個魔方的雛形來幫助學生們認識空間立方體的組成和結構。在他完成第一個作品以後,轉動了幾下,發現原本齊整的魔方竟然很難恢復,於是他意識到這個新的發明會很不簡單。但是他想不到的是,這個邊長不到6厘米的玩具竟然會在未來風靡全球,甚至出現了以魔方為道具的運動。

發展過程

魔方魔方

魔方廣為大眾喜愛是在1980年代。從1980年到1982年總共售出了將近200萬隻魔方。1981年,一個來自英國的小男孩,派屈克·波塞特(Patrick BOSSERT)寫了一本名叫《你也能夠復原魔方》(ISBN 0140314830)的書,總共售出了將近150萬本。由於魔方的巨大商機,魯比克教授和他的合伙人一同開發了二階和四階魔方,這兩個產品同樣取得了成功。在中國,魔方是80年代最搶手的玩具,如同今天孩子們手中的掌上遊戲機一樣,成為青少年最喜歡的玩具。但是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新奇玩具進入了中國,中國的魔方熱潮也在漸漸消退。中國的非正式魔方社群魔方吧正在努力改變公眾對於魔方的看法。魔方不僅僅是小孩子的玩具,更是一種休閒放鬆的方式,再加上更有刺激和挑戰性的競速、單手擰魔方的玩法,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重新關注魔方。

基本信息

結構組成

魔方魔方

三階魔方由一個連線著六個中心塊的中心軸以及結構不一的20個方塊構成,當它們連線在一起的時候會形成一個整體,並且任何一面都可水平轉動而不影響到其他方塊。四階魔方相對於三階來說就要複雜的多,它的構成分為兩類,一類中心是一個球體,每個外圍的小塊連線著中心球的滑軌,在運動時候會沿著用力方向在滑軌上滑動。第二類是以軸為核心的四階魔方,這類魔方的構成非常複雜,除了中心球和外圍塊外還有很多附加件。作為競速運動來說第二種構成的四階魔方運動速度快,不易在高速轉動中卡住。五階魔方的構成則更甚於四階魔方。每發明一種新的高階魔方都要經過很長時間,因為不僅要考慮到項目的可行性,還要考慮如果將魔方作出來後能不能穩定的用於轉動。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五階魔方是官方公布的最高階魔方,其結構也不是一般的愛好者可以想像出來的。六階(含)以上的魔方目前還沒有官方版本。不過不久前傳言說已經有日本人製作出來樣品並且傳送法國公司嘗試生產了。高階魔方之所以難以製作,因為如果還是按照三階魔方同比增加和擴大的話,角塊在轉動中可能會因無支撐物而從空中掉落。以前在網上出現過的所謂八階魔方後來被證明不過是用普通的三階拼湊出來的。

配色

其實魔方並不只有一種配色,現在所流行的是最初的版本,事實上也還有其他版本的配色。
第一種是由香港生產的最初的配色,最早在1980年代就有銷售,現在大多數銷售的和它不同的是將茶色換成了橙色。
第二種也是香港生產的,是和第一種同一系列的魔方,但是配色稍有不同。
第三種是由美國生產的,配色完全改動,由白對黃,藍對綠,紅對茶。
第四種是由匈牙利原產的,配色接近於美國產的魔方。

魔方種類

現實生活中的魔方大多數都是三階魔方,事實上魔方家族的成員有很多,有的甚至從外表看不出來是魔方,但是它卻是是一個魔方系列的玩具。魔方的變種之多,變化之快都是難以預料的,所以這裡的魔方種類列表並不完整,這裡所列出的是最著名的、被認識最多的魔方。

普通魔方
這一類魔方保持原來的方形狀態,並且嚴格規定了每一外圍塊的邊長大小必須相同。事實上,不同階魔方的邊長並不是同比增長的,魔方階數越高,每一塊的邊長就越少。

二階魔方
二階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Pocket Rubik,中文直譯叫做“口袋魔方”。它每個邊有兩個方塊,官方版本之一魔方邊長為40毫米,另外一個由Mefferts開發的軸型二階魔方則為47毫米。二階魔方的總變化數為 3,674,160 或者大約 3.67×10目前最快紀錄為平均5秒左右。

三階魔方

(圖)三階魔方三階魔方
三階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Cube,也就是用魯比克教授的名字命名的。它每個邊有三個方塊,官方版本魔方邊長為57毫米,三階魔方的總變化數是(8!·3·12!·2)/(2·2·3)=43,252,003,274,489,856,000或者約等於4.3·10,而世上最快的魔方愛好者Macky可以在12秒還原任意打亂的魔方,所以說魔方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玩具。三階魔方總變化數的算式是這樣得來:首先六個中心塊是不可以移動的,他們由於顏色的區分正好構成一個坐標系。在這個坐標系裡有8個角位置,和12個棱位置。對於8個角位置,我們有全排列8!而每個小角色塊有3種的朝向,所以要乘上3。對於12個棱色塊,同樣的道理,有12!·2。這樣兩個數字相乘就是上面算式的分子8!·3·12!·2。這個結果其實就是如果我們把魔方拆掉,再隨機的組裝起來,一共可以得到的變化數。這個數字是上面結果的12倍。也就是說我們隨意組裝的一個魔方有11/12的機率不能還原到六面分別同色的狀態的。對於分母的2*3*2,它們分別的意義是,保持其他色塊的位置和朝向不變,不可能單獨翻轉一個棱色塊(也就是將其兩個面對調),不可能單獨翻轉一個角色塊,不可能單獨對調一對色塊的位置。或者簡單一些說,如果我們用拆卸的辦法強行的把比如一個棱色塊翻轉,在魔方的一切可能的變化下,它可以變化出4.3·10種樣子,但是絕對變不出六面分別同色的樣子,也絕對變不出六面同色可以衍生出的4.3·10種樣子中的任何一種。我們翻轉一個棱色快,魔方就會落入了一個異度空間,永遠不會回來。

四階魔方

四階魔方四階魔方
四階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evenge Cube,直譯過來是“復仇魔方”。官方版本大概邊長為67毫米,Mefferts版本為70毫米。四階魔方被認為是2-5階魔方中最不好復原的,雖然5階魔方的變化種類比4階多,但是4階魔方不存在中心塊,也就不能用一般的方法進行復原。

五階魔方

五階魔方的英文名字叫做Professional Cube,直譯過來是“職業魔方”,也說明了它的難度,完成一個五階魔方的復原需要記憶大量的公式,而最好的魔方愛好者能在2分鐘左右就把5階魔方復原。

5階魔方的總變化狀態數為

魔方[益智玩具]魔方

即282,870,942,277,741,856,536,180,333,107,150,328,293,127,731,985,672,134,721,536,000,000,000,000,000

變種魔方

這類魔方保持了原始魔方的外表,但是做出了種種限制,讓愛好者不能順利的按照普通方法完成復原。這一類型的魔方的數量極多,在這裡只能列出幾種有特點的。
Square One
Square One又叫做Square1或者SQ1,它的難度主要在於上下兩個地面的方塊被切割成了可以轉動30度的小塊,從而可以產生不同於原始方方正正模樣的狀態。一般來說,如果能在SQ1的兩種經典型之間任意轉換,就證明已經掌握了SQ1的復原。
非對稱魔方
非對稱魔方的特點是不是立方體,而是類似於2x3x4這種類型的狀態。
捆綁魔方
捆綁魔方就是把魔方上的一些方塊捆綁連線而成的新款魔方;不同捆綁連線使魔方的鏇轉受到了不同的限制,因此一些標準的魔方還原方法不能直接用來還原魔方,還需要一些新的還原方法,這種限制增加了魔方還原的難度與趣味性。亦有稱做綁帶魔方。

異型魔方
異型魔方相對原始魔方的變化較大,但是原理基本上相同。初玩的愛好者通常會被它們怪異的外型唬住,其實它們一般都可以看成普通的2階或3階魔方。
SKEWB
十二面體魔方
Megaminx
十二面體變體魔方
Pyramid
金字塔魔方。
連體魔方
連體魔方的創意非常有趣,它們的外型也同樣引人注目。
衍生魔方
這類魔方類玩具已經脫離了魔方的狀態,成為了有自己風格的一類玩具。
魔球
名稱為 Magic Ball,為球形,但是基本上是2階的結構。
魔板
名稱為 Magic,板型結構。
魔錶
名稱為 Clock,圓型結構。

魔方玩法

(圖)四階魔方四階魔方

普通玩法
這類玩法適合拿魔方當作放鬆和娛樂的愛好者。他們通常僅僅滿足於復原一個魔方,不會追求更高的標準。45歲的英國建築工人格雷厄姆·帕克就花費了26年還原一個魔方。
競速玩法
競速玩法出現的具體的時間已經難以考證。當愛好者們已經能夠熟練復原魔方的時候,就開始追求最快的復原。競速復原有幾個要點:使用的方法要最簡便,但是隨之產生的問題是步驟越少,需要記憶的公式就越多;使用的魔方需要最適合競速使用,不會卡住或者打滑,所以出現了為魔方專用潤滑油;靈巧的雙手,因為擁有方法和好的魔方不是最重要的,雙手能夠熟練的轉動魔方才能有最高的效率。世界上最快的人曾經在5.66秒成功還原一個魔方(記錄創造於MelbourneWinterOpen2011),記錄保持者來自澳大利亞的FeliksZemdegs。
最少步驟還原
最為艱難的玩法,在這種玩法或者比賽中,不能轉動魔方,只能用眼睛觀察魔方的狀態,然後思考出最少的步驟來解決魔方。雖然還沒有人能證明出魔方的最大打亂狀態(即需要用最多步驟還原的狀態)是什麼,但是普遍認為經過50步無規則的打亂,3階魔方就能達到最大狀態,此情況下恢復原狀需要23步。目前的世界紀錄是26步還原,耗時2個半小時。
盲擰
盲擰可以說是每個魔方玩家的夢想。盲擰的定義就是不用眼睛觀看魔方(可以記憶),進行復原的過程。計時是從第一眼看到魔方開始的,也就是說記憶魔方的時間也算在總時間內。這種玩法對一個人的記憶力和空間想像力有極大的考驗。3階競速賽高手Macky也是盲擰的好手,他在去年的世界錦標賽上第一次突破3分鐘大關,但是這個紀錄隨後不久就被美國人Leyan Lo打破。今年的比賽中,他們兩個雙雙超出自己的最好成績,Lo的成績為2分36秒,Macky則創造了新的紀錄,為2分18秒。而在2007年即將結束之際,來自中國的一位小伙子(陳丹陽)又以1分10秒的成績打破了這個記錄,目前的世界記錄為54.06秒。
單擰
即單手轉動魔方進行復原,對手指的靈活程度要求很高。因為沒有另外一隻手的幫助,魔方難以保持平衡,尤其是在高速轉動的過程中。目前世界紀錄為Macky創造的23秒26。
腳擰
雖然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卻是有人用腳來復原魔方。目前沒有這一項的世界紀錄。有記載的最好成績為2分半鐘。
圖案
有些人不喜歡競速或者最少步驟還原的玩法,而鍾情於創造美麗的圖案。事實上這也是相當有難度的,因為要預測每一塊的移動並不是很簡單。

基本解法

(圖)五階魔方五階魔方

魔方的解法有很多種,最常用的是棱先、角先和層先。在書寫魔方轉動步驟的時候,有一些國際約定需要注意:層表示約定:F、B、L、R、U、D分別代表前、後、左、右、上、下面,四階和五階魔方則增加f、b、l、r、u、d符號,意為中間層。 轉動約定:如果為順時針轉動,則層符號後無內容;若逆時針轉動90度,則記為層符號 “'”,比如上方第一層逆時針轉動90度,則記為F';如果轉動180度,則記為層符號 “2”,比如上方第一層轉動180度,記為F2。

二階
二階的解法非常簡單,一般來說都是使用層先解法,即將底面一層的色塊先歸位,然後再用三階魔方裡面的角公式將上層的色塊對位、對色即可完成。
三階
層先

這類解法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一個顏色作為底面色,然後使用基本公式將其拼成一面 將底層的邊色歸位 將第二層歸位 將最上層轉出一個“十”字 將最上層利用公式填滿同一種顏色 角塊歸位、對色 棱塊歸位。 由於其公式少(可以簡化為7個),所以一般為初學者使用。一般人在經過練習後,使用一個好魔方可以達到1分鐘之內復原的水平。
角先
角先方法是先將魔方的八個角歸位定色,然後再填補棱色,最後完成復原。這種方法記憶的公式比較多,所以速度會較層先快。最快的角先魔方高手可以在30秒之內復原魔方。
棱先
棱先方法是先將棱塊歸位定色,然後填補底層和上層的角塊的方法。
Fridrich方法
Fridrich方法其實是層先的變種,但是由於其歸納出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所以在記憶量上面要增大許多倍(100多個公式),其步驟分為以下幾個: 將底層轉出一個符合色塊分布的十字 (Cross) 同時將底層角塊和相對應棱塊歸位 (F2L,Fisrt 2 Layers) 41個公式 最上層利用公式將顏色統一 (OLL,Oritent Last Layer)57個公式 將最上層側面的顏色統一 (PLL,Position Last Layer) 21個公式 現在絕大多數魔方高手都使用Fridrich method,因為相對於它能達到的速度來說,100多個公式的記憶量就顯得不多了。
四階
將中心塊按照正確的對色完成(此處的中心塊其實並不獨立存在,因為其實它是由中心的四個小塊構成) 將相同顏色棱塊對位。此時的四階魔方其實已經降階成為了三階魔方,可以按照各種方法復原。

花樣魔方玩法

魔方魔方

六面回字公式 U’D F’B L R’U’D
樣式說明四色回字公式 B2 L R B L2 B F D U’B F R2 F’L R
對稱棋盤公式 L2 R2 F2 B2 U2 D2
循環棋盤公式 D2 F2 U'B2 F2 L2 R2 D R’B F D'U L R D2 U2 F'U2
六面十字公式 B2 F’L2 R2 D2 B2 F2 L2 R2 U2 F'
四面十字公式 D F2 R2 F2 D’U R2 F2 R2 U'
雙色十字公式 U’D F’B L R’U’D L2 R2 F2 B2 U2 D2
三色十字公式 B F’L2 R2 U D'
四色十字公式 U2 R B D B F’L’U’B F’L F L’R D U2 F’R’U2
五彩十字公式 L2 D’F2 D B D L F R’U’R’D’F L2 B F2 L
六面皇后公式 R2 B2 U2 L2 B2 U2 F2 L2 D L’R F L2 F’U’D L
六面五色公式 U B2 L2 B F’U F’D2 L D2 F D R2 F2 R’B’U’R’
六面六色公式 D2 U2 L2 B R2 D’L2 R2 D2 B2 F2 U’R2 B’R2
六面彩條公式 F2 U2 F2 B2 U2 F B
六面三條公式 (U2 L2)3 (U2 R2)3 U D L2 R2
六面凹字公式 F2 L’R B2 U2 L R’D2
六面凹字公式 U D L2 F2 U D’B2 R2 D2
六面凸字公式 F2 R F2 R'U2 F2 L U2 B2 U2 F'U2 R D’B2 D F'D2 R F
六面工字公式 D2 ML’F2 B2 ML’D2
六面Q字公式 D F2 U’B F’L R’D L2 U’B R2 B’U L2 U'
六面J字公式 D2 L2 D R2 U B2 U2 B R’B’D B2 R’F R2 F’U R'
六面L字公式 L R U D F’B’L R
六面彩E公式 F2 R2 F2 U’R’B2 F L R’U L’R U B U2 F2 D’U'
六面C U公式 D’U B D’L’R F D’B’D’U L
六面T字公式 U2 F2 R2 D U’L2 B2 D U或者B2 D2 L R’D2 B2 L R'
四面Z字公式 ( F B R L )3 (U D')2
四面I字公式 R2 F2 R2 L2 F2 L2
四面L字公式 B F D U L2 D U’B F'
四面O字公式 U R2 L2 U D’F2 B2 D'
四面E字公式 R2 U2 F2 R2 U2 R2 F2 U2
四面V Y公式 D2 R L U2 R2 L2 U2 R L
四面C U公式 R2 F2 B2 L2 U F2 R2 L2 B2 D'
CCTV公式一 B2 R2 D2 U2 F2 L R’U2 L’R’
CCTV公式二 L2 B2 R2 D2 R2 F2 U2 F2 R2 U2 R2
六面斜線公式 B L2 U2 L2 B’F’U2 R’B F R2 D’L R’D’U R F’
三色斜線公式 R F2 L’D2 F2 L’R2 B’L’B’F’D’U R F’D R’B R'
四面斜線公式 F B L R F B L R F B L R
大小魔方公式 U2 L2 F2 U’B2 D R F’R F’R F’D’B2 U'
大中小魔公式 BL'D2LDF'D2FD'B'F'RU2R'U'BU2B'UF (R'D2RB'U2B)2
大中小魔公式 F D2 L2 B D B’F2 U’F U F2 U2 F’L D F’U
六面雙環公式 B R L’D’R2 D R’L B’R2 U B2 U’D B2 R L U2 R’L’B2 D'
六面蛇形公式 B R L’D’R2 D R’L B’R2 U B2 U’D R2 D'
彩帶魔方公式 D2 L’U2 FL2 D2 U R2 D L2 B’L2 U L D’R2 U'
六面魚形公式 L2 D B2 U R2 B2 D L’B2 F'D'U R'D2 R'B2 F'U'F'
註:以上表示法均為美國魔方大師辛馬斯特的運算元表示法:
以英文Up(上)、Down(下)、Front(前)、Back(後)、Left(左)、Right(右)的第一個字母分別來表示魔方的上、下、前、後、左、右六個面,即U(上)、D(下)、F(前)、B(後)、L(左)、R(右)。當鏇轉魔方的右層時,從右側看,若按順時針方向轉動90°,則用R表示這一鏇轉動作,若按反時針方向轉動90°,則用R'表示這一鏇轉動作,若按順時針方向轉動180°,則用R2來表示。另外,將夾層的運動RL'簡單記作Rs(表示左右兩層同時以右層為基準的順時針方向轉動90°),並將夾層的運動RL簡單記作Ra(即右層順時針轉90°,左層則與之反方向鏇轉90°),而(RsFs)3則表示將RsFs的動作重複做3次。

外觀

貼紙
魔方魔方

魔方六個面貼紙通常由紅,黃,藍,綠,白,橙六種顏色組成。各個時期和地方的版本貼紙方法會有區別,但基本上是前紅、後橙、上黃、下白、左藍、右綠。

如果沒有這些限制魔方貼紙一共有多少種貼法呢?答案是30種。因為由於魔方立方體的對稱性,不失一般性的,我們貼紙時不妨就指定藍色為頂面。他的對面就有5種貼法,剩下的4個面組成一個環。這個環的4種顏色去除鏇轉後相同的情況有3*2種貼法。這是因為,對於這個環,我們也可以不失一般性的就指定4種顏色中的一種顏色做為前面,他的對面有3種貼法,剩下的兩面對應2種貼法,所以魔方貼紙的貼法有5*3*2=30種。

配色
魔方魔方

其實魔方並不只有一種配色方案,現今所流行的是並非最初的版本,最初的魔方配色方案是現今的日本方案,而現今的配色方案是將一對相似色系的顏色安排在相對兩邊,而日本則維持原來的配色,事實上也還有其他多個版本的配色方案。
第一種是由香港生產的最初的配色,最早在80年代就有銷售,現今大多數銷售的和它不同的是將茶色換成了橙色。
第二種也是香港生產的,是和第一種同一系列的魔方,但是配色稍有不同。
第三種是由美國生產的,配色完全改動,由白對黃,藍對綠,紅對橙(現今最常見的配色方案)。
第四種是由匈牙利原產的,配色接近於美國產的魔方。
第五種是由日本生產的,與現今“標準配色”僅藍白色互換。這原本是rubik教授最初研發出魔術方塊時的配色,而在傳到日本流行後,rubik公司聽取色彩研究者的意見,將一對相似色系的顏色安排在相對兩邊,而日本則維持原來的配色。

另類魔方

話劇魔方

魔方[益智玩具]魔方[益智玩具]

原著:陶駿、陳亮
簡介:
本劇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創作登台。該劇成為導演王曉鷹的成名作。由《黑洞》、《流行色》(啞劇)、《女大學生圓舞曲》、《廣告》、《繞道而行》、《雨中曲》、《無聲的幸福》、《和解》、《宇宙對話》九個部分組成,九個部分互不相聯,由一位主持人貫穿始終,調節情緒和氣氛。該劇以創新的形式使得全劇極具張力,對人生和社會乃至宇宙的追問和思考在當時都十分新穎,成為新時期探索話劇的一個新里程碑,也是八十年代校園話劇創作的翹楚。
演出:該劇首先由當時的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上演,獲得社會空前的關注和熱烈的反響。之後被許多劇院和校園戲劇愛好者們搬上舞台。
經典台詞:不是沒有雷鋒叔叔,而是雷鋒叔叔有了家屬。

電視劇魔方

魔方魔方

魔方以商戰為背景當代情感電視連續劇《魔方》改編自被譽為“職場《聖經》”暢銷小說《圈子圈套》。劇情展現了在華外企職員生活內幕,其中職場白領生死較量,辦公室戀情撲朔迷離,精緻時尚外企生活,讓人大開眼界。
片名:魔方
時間:2007年
原著:《圈子圈套》
出品:
北京橙天智鴻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北京歡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和愛嘉視廣告有限公司

主創人員

出品人:伍克波董朝暉
製片人:莊立奇董崢嶸
原著:王強
導演:陳燕民高偉峰
編劇:康力舞馬書立
監製:陳道明
攝影:張砥生閻英
製片主任:鄭夙生宋揚

演員名單

馬躍飾洪鈞
程前飾俞威
孫清飾琳達
高奕飾菲比
李誠儒飾范宇宙

劇情介紹

洪鈞從個底層銷售人員,成長為家著名跨國公司中國區代理首席代表,在即將被扶正,事業情感都志得意滿時候,掉入俞威設計圈套,跌入職場與情場雙重深淵。兩個昔日好友因為同在個圈子,而成為夙敵……經過圈子裡爾虞我詐,洪均頓悟,自己在為欲望而不斷得到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東西——親情、友情、愛情等。覺得人生在世還有那么多美好東西值得眷顧。義無反顧放棄了即將到手項目,向病重女友求婚。最後終於逃離了世俗喧囂,帶著女友來到夢幻中雪鄉,藍天、白雲、小木屋,那一望無際田野.......

亞洲最快超級計算機

中國首台國產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每秒峰值計算速度超過200萬億次的曙光5000A——“魔方”6月15日下午在上海超級計算中心正式啟用。這台造價2億元、運算速度世界第十、亞洲第一的超級計算機的啟用,標誌著中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一個研發、製造並部署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據介紹,“魔方”運行一天相當於普通家用計算機運行34年的計算量。“魔方”的性能比它的“前輩”曙光4000A提高20倍,而耗電量只是原來的3倍。圖為在上海超級計算中心正式運行的“魔方”。

著名魔方愛好者

日本

牧角章太郎
日本人,出生於1990年。 暱稱為Macky,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魔方高手。Macky保持著2階魔方最快、3階魔方最快和平均(12.26/14.59)、盲擰魔方(2:18.58)、單擰魔方(23.76)的世界紀錄。
小西克幸
暱稱Katsu,是Planet-Puzzle的創立人,魔方界的元老, 已經35歲。他的3階最好成績排在世界第六名,4階排在第8,5階排在第6。他的雙手食指的靈活度極高,也是他能高速轉動魔方的訣竅。他曾經發布了一個錄像,在錄像中,他在無Lucky-case(幸運地跳過某個步驟)的情況下用5.12秒復原了魔方,總共經過了29步,其中每秒轉動的次數接近6次。他還擴展了Fridrich的方法,使得在魔方各種方向的情況下都能直接使用公式。

歐美

Jessica Fridrich

(圖)Fridrich Method的發明人Jessica女士Fridrich Method的發明人Jessica女士
Fridrich Method的發明人,是一位專長於信息隱藏技術的信息工程師。她發明的新的魔方復原方法使用了大約100個公式,分為4個步驟復原魔方,使得世界上最好的成績突破了20秒大關,Macky甚至完成了12秒復原的“不可能的任務”。可以說,世界上最頂尖的一批高手使用的都是Fridrich發明的方法或者其改進方法。Fridrich同時也是一個魔方高手,她的最好成績為18.52,排在世界第40位。
Chris Hardwick
魔方的多面手,3階競速和單手都排在世界第4,4階排在第1,5階排在第5,魔板排在第6,同時也是第一個將魔板成績提高到2秒以內的人(1.98秒)。
Frank Morris
5階世界紀錄的保持者(1:51.41)。
Bob Burton
魔錶的世界紀錄保持者(1.28)。
Dan Knight
2003年世界魔方大賽3階冠軍

中國

Qiu jiayin
中國的魔方愛好者暱稱為小丘,他目前在美國居住,祖籍廣東。他現在的3階最好成績排在第60位(20.75),4階排在第23(1:46.98),5階排在第32(8:38.30),3階單手排在第12(44.92)。
Chun Hei Wong
香港的魔方高手,最好成績為17.61,排在世界第20位。
鄭惟駿
暱稱鄭咩,台灣推廣方塊第一人,第一屆台灣魔方大賽3階第2名,平均(18.82),當次比賽單次紀錄的保持人也是台灣紀錄(14.51)。
康銘豪
暱稱阿鬼,主要是因為有一雙鬼手,第一屆台灣魔方大賽2,3,4階第1名,平均(8.4)(18.51)(102.6)。
林瑋翔
暱稱狐小,專長在用理解的方式解方塊,可用理解的方式解出幾乎所有的CUBE。(還沒看過沒想出來的,包括sq-1)第一屆台灣魔方大賽單、雙手第3名 (42.36 21.39)

成績紀錄

(圖)Katsu和ShotaroKatsu和Shotaro

魔方同樣有自己的世界組織世界魔方協會,這個協會是被承認的關於魔方的官方組織。它致力於推廣魔方,同時也舉辦各種比賽,並且收錄最好的成績作為官方的世界紀錄。魔方的各種比賽都有官方和非官方的紀錄。官方紀錄是在WCA承認的比賽中所產生的紀錄,而非官方的是魔方愛好者們自己自娛自樂時候所產生的紀錄。目前已經官方承認的紀錄有:二、三、四、五階最快速度,二、三、四、五階平均速度,二、三、四、五階盲擰,三階單擰,Square one最快和平均速度,魔板、魔棍、魔錶最快和平均速度,Megaminx最快和平均速度。這裡的平均速度是指在一輪比賽中的六次復原所用的平均時間,計算時候需要去掉一個最快時間和一個最慢時間然後除以四。如果有一次沒有完成的情況出現,則無平均成績。
WCA官方排行記錄(更新至08.5.27)
只有經WCA(世界魔方協會)正式舉辦or認證的魔方公開賽,其中的成績才被會記入此排行。
1、三階速擰(Rubik's Cube)
世界第一:4.73s(單次) FeliksZemdegs(澳大利亞),2016.12.11澳大利亞墨爾本公開賽
11.28s(平均) Yu Nakajima(日本) ,2008.5.5 柏公開賽
中國第一:10.72s(張砷鎵) / 12.74s (張砷鎵)
2、四階速擰(4x4x4 Cube)
世界第一:41.16s(單次) Yumu Tabuchi(日本
49.03(平均) Erik Akkersdijk(荷蘭)
中國第一:1:01.36(Haixu Zhang) / 1:12.53(Guanyang Yu)
3、五階速擰(5x5x5 Cube)
世界第一:1:16.21(單次) Erik Akkersdijk(荷蘭)
1:26.86(平均) Erik Akkersdijk(荷蘭)
中國第一:2:10.21(Yichao Wu) / 2:18.65(Yuping Zhong)
4、二階速擰(2x2x2 Cube)
世界第一:0.96s(單次) Erik Akkersdijk(荷蘭)
3.28s(平均) Edouard Chambon(法國
中國第一:3.00s(Kailong Li) / 5.20s(Kailong Li)  
5、三階盲擰(Rubik's Cube: Blindfolded 三次取最快 無平均)
世界第一:54.06,Ville Seppänen (Finland)
中國第一:1:06.75 陳丹陽 ,2008廣東公開賽
6、三階單手(Rubik's Cube: One-handed)
世界第一:14.34s(單次) Lee Seung-Woon(韓國) 
18.29s(平均) Rama Temmink(荷蘭)
中國第一:20.84s(Fubo Wang) / 24.42s(Sikan Li)
7、三階腳擰(Rubik's Cube: With feet)
世界第一:39.88s(單次) Anssi Vanhala(芬蘭)
52.46s(平均) Anssi Vanhala(芬蘭)
中國目前無記錄
8、三階最少步數還原(Rubik's Cube: Fewest moves)
世界第一:28步 Mirek Goljan(捷克
中國第一:48步 (Wuqiong Fan)
9、八塊魔板(Rubik's Magic)
世界第一:0.86s(單次) Mátyás Kuti(匈牙利
0.96s(平均) Mátyás Kuti(匈牙利)
中國第一:1.13s 劉國亮 / 1.64s 趙國帥
10、十二片魔板(Rubik's Master Magic)
世界第一:1.72s(單次) Mátyás Kuti(匈牙利)
1.96s(平均) Mátyás Kuti(匈牙利)
中國第一:3.07s 李孟珂 / 3.45s 李孟珂
11、五魔方(Megaminx)
世界第一:1:01.78(單次) Erik Akkersdijk(荷蘭)
1:07.70(平均) Erik Akkersdijk(荷蘭)
中國第一:2:24.93 歐陽韻奇 / 2:31.07 歐陽韻奇
12、金字塔魔方(Pyraminx)
世界第一:2.83s(單次) Tomasz Kiedrowicz(波蘭
5.98s(平均) Tomasz Kiedrowicz(波蘭)
中國第一:9.80s(Wuqiong Fan) / 16.47s(Wuqiong Fan)
13、SQ1魔方(Square-1)
世界第一:13.56s(單次) Grzegorz Prusak(波蘭)
19.57s(平均) Grzegorz Prusak(波蘭)
中國第一:36.36s 朱劍偉 / 42.41s 朱劍偉
14、Rubik's Clock
世界第一:7.69s(單次) Mátyás Kuti(匈牙利)
8.60s(平均) Mátyás Kuti(匈牙利)
中國目前無記錄
15、四階盲擰(4x4x4 Cube: Blindfolded)
世界第一:6:20:96 Chris Hardwick(美國
中國第一:36:34:00(歐陽韻奇)
16、五階盲擰(5x5x5 Cube: Blindfolded)
世界第一:15:22:00 Chris Hardwick(美國)
中國目前無記錄
17、三階連續盲擰(Rubik's Cube: Multiple Blindfolded)
世界第一:1:36:39 盲擰24個/成功24個 Tim Habermaas(德國)
中國第一:6:16 盲擰2個/成功2個 陳丹陽
趣味紀錄

一次盲擰完成最多的魔方數:3個,創造者為挪威人Geir Ugelstad

最快時間完成2000個魔方的復原: 22小時16分鐘,創造者為丹麥人 Jess Bonde

最大的魔方:邊長3.52米,製造者為Daniel Urlings

最貴的魔方:Masterpiece Cube,總共用了22.5克拉的藍鑽和34克拉的紅寶石

最年輕的魔方復原者:5歲零117天,創造者為挪威人John Ismael Ugelstad

最年輕的盲擰成功者:8歲零199天,創造者為印度人J. Bernett Orlando

最年輕的3階成績在20秒以下者:13歲零68天,創造者為Anssi Vanhala

最瘋狂的魔方復原者:Dan Knight,他曾經從12000英尺高空跳傘途中用了32秒時間復原了一個魔方

最協調的魔方復原者:Chris Hardwick,他用兩隻手同時復原兩個不同的魔方,用時1分33秒

最古怪的復原方法:使用筷子。Matt "Mattman" Walter在3分53秒時間內用筷子復原了一個魔方

國際影響

數學與魔方

魔方魔方

標準的魔方本身就是正方體,符合立方體的一切規則。魔方雖然只有6面、6種顏色,但是卻能變幻出的狀態多得讓人難以置信。據統計,普通三階魔方的變幻種類(不含空間等同)就有4325003274489856000種。 魔方有6箇中心塊、8個角塊、12個棱塊。它們分別有四、三、二種變幻狀態。塊數和它們的變幻狀態相乘都是24。
計算機與魔方
計算機解決魔方的復原問題並不是很困難,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好的算法。目前速度最快且解決魔方平均步驟最少的軟體是Cube Explorer。
生活中的魔方
有很多用魔方命名的物品,比如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拍攝的卡通片魔方大廈,以及很受歡迎的《黑魔方叢書》。

有一款軟體《花生殼》的產品圖示就是一個被打亂的魔方。 三星手機把魔方作為“遊戲”界面的主要構圖主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