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唐詩字帖

內容介紹

魏碑又稱北碑,是南北朝時期出現的一種新的書體,它主要見於當時的石刻,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時期的石刻書法的通稱。它是我國書法藝術寶庫中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一個中介期,北碑和南帖正式形成了兩大流派。鳥瞰這一段歷史,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北碑南站。二是北楷南行。三是北民南土。四是北雄南秀。魏壽上承漢碑,下啟唐楷,是楷書發展的第一高峰,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康有為對魏碑的藝術特點、總體精神、用筆,總體做了高度概括,提出魏碑書體的“十美”,即魄力雄強、氣明渾穆、筆法跳趯、點畫峻厚、意態奇逸、精神飛動、興趣酣足、崩潰地洞達、結構天成、血肉豐美。體現了碑碑書泊氣勢美,筆法美,結構美。從其發展過程看,早期的魏碑多為方筆、方體,具有雄入豪強,粗獷拙樸,渾厚潑辣的特點;中後期的魏碑,因受南朝書風的影響,筆畫和結要漸晃圓秀之跡,用筆風格方兼備。至清代碑學中興,湧現了一大批寫碑的高手,“六尺童子,莫不言北碑”,碑學書法成為與帖學書法相抗衡的主流,其餘緒至今不衰,其蘊藏的深厚的書學內涵為居世的學書者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學習魏碑也成為每一個書家的必修課。魏碑品種繁多,風格各異,各擅勝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