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爾倫

魏爾倫

魏爾倫(Paul-Marie Veriaine,)1844-1896,法國詩人。魏爾倫生於法國東部城鎮梅斯。1866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1870年,他娶了一個16歲的姑娘,並育有一子。1871年,革命在巴黎爆發,魏爾倫支持巴黎公社,在激進的臨時政府中做過審查員。革命失敗後,他不再對政治感興趣,重新沉湎於杜松子酒和苦艾酒。同年,魏爾倫發現了蘭波的詩歌天賦,並不顧輿論,瘋狂地愛上他。他們在倫敦和布魯塞爾過了兩年的同居生活,在一系列爭執後,魏爾倫酒後開槍打傷了蘭波的手腕,因此入獄兩年。1881年,魏爾倫著迷於波德萊爾的詩歌,出版了詩集《智慧》。晚年,他陷入了更暗淡的主題,1894年,他出版了名為《死後書》的詩集,他的詩歌是自指的,一個豪飲苦艾酒的詩人的形象,成為詩歌的主題。同年,勒貢特·德·李爾這位偉大的詩作家死亡之後,魏爾倫便被人法國的詩人給推上“詩人之王”的寶座,時年他五十歲整。在繼波德萊爾之後,魏爾倫和蘭波、瑪拉美一道將法國的詩歌藝術推向了一個高峰。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魏爾倫魏爾倫
魏爾倫(Paul-Marie Veriaine,1844-1896),法國詩人。魏爾倫生於法國東部城鎮梅斯。他的父親是一格法國軍官,母親則是一個虔誠、富有的女人。他7歲時,舉家前往巴黎。魏爾倫早年學過法律,做過保險公司的職員,他很快就對這份工作感到厭煩,並開始沉溺於酒精

人物事跡

魏爾倫魏爾倫
1870年,儘管魏爾倫有同性戀的傾向,但他還是娶了一個16歲的姑娘,並育有一子。他一邊活躍在上流社會的沙龍,同時也熱愛波希米亞群體。魏爾倫著迷於波德萊爾的詩歌,1866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他早期的詩風諷刺而沉思,類似於當時的印象主義。他的詩歌是人生片段的縮影:初吻、貝殼、街頭即景。1871年,革命在巴黎爆發,魏爾倫支持巴黎公社,在激進的臨時政府中做過審查員。革命失敗後,他不再對政治感興趣,重新沉湎於杜松子酒和苦艾酒。1871年,魏爾倫發現了蘭波的詩歌天賦,並不顧輿論,瘋狂地愛上他。他們在倫敦和布魯塞爾過來人兩年的同居生活,在一系列爭執後,魏爾倫酒後開槍打傷了蘭波的手腕,因此入獄兩年。1881年,魏爾倫出版了詩集《智慧》,銷量好於他以前的作品。晚年,他陷入了更暗淡的主題,整天在巴黎的咖啡館狂飲苦艾酒,混跡於兩個妓女之間,揮霍他的版稅。1894年,他出版了名為《死後書》的詩集,他的詩歌是自指的,一個豪飲苦艾酒的詩人的形象,成為詩歌的主題。1896年,他死於一個妓女的家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