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踢斗圖

魁星踢斗圖

魁星踢斗圖會以木板為筆,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字變化成魁星形狀,魁星爺手握彩毫揮北海,腳翻星斗耀南天態勢,腳踩“鰲”字象徵獨占鰲頭,若踏著招財進寶4字組成的龍舟,有招財進寶的意思。

基本信息

簡介

魁星,又名魁星爺、大魁夫子、大魁星君,為讀書士子的守護神。古代傳說多把天上星宿傳為神,所稱魁星既為北斗星的“璇璣杓”,既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顆星,這四星為魁,其餘三星為杓。傳說魁星是文運之神,乃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魁星連續三次考狀元都未中,原因就在他相貌極醜。魁星一怒之下將裝書的木斗踢掉,投江而死。死後化為神,主管文運。

歷史

傳說

傳說為主宰文章興衰之神,其一手捧斗,一手執筆,一腳向後翹起如踢斗狀,故曰“魁星踢斗”。意為其高舉文筆點中應試人的姓名,則應試人高中。

亦有後語:魁星踢斗圖用“正心修身,克己復禮”八字構成,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發展

“魁星踢斗”這種圖案在晚明的瓷器上就已經開始出現,但更為大量的是在清康熙朝。現代的人們已經不在信奉神靈,而主張自己能主宰自己命運,但是這些古代的工藝品是過去年代的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的記錄,作為藝術品收藏欣賞,仍然有其獨特的價值。

繪製

“魁星踢斗圖”大多會以木板為筆,多是或或繪一人物,形如“魁”字,為“魁星踢斗”,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字變化成魁星形狀,魁星爺手握彩毫揮北海,腳翻星斗耀南天態勢。

寓意

民俗學家張楊展示七夕畫——魁星踢斗圖民俗學家張楊展示七夕畫——魁星踢斗圖

古時科舉時代以魁星踢斗為文運之兆,以“魁”字取象,塑造踢斗高中之形。更有“魁星踢斗”站立鰲字或鰲圖之上,寓意“獨占鰲頭”,狀元及第。

魁星圖因應各行各業需求有6種變化,包括魁星招財、魁星得道、魁星脫凡胎、魁星中狀元圖、魁星、魁星。

而魁星像雖與符畫不同,還是得經過開光,懸掛時也須注意不能掛在房間內,如果是魁星招財圖,龍舟的龍頭只能朝屋內,不能朝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