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瓷

這個時代也是高麗國的前期文化,韓國瓷也是在這段時間出現的。 可說當時的高麗人大多是借鑑了中國當時的瓷器製作方法,受到中國瓷器很大的影響。 高麗青瓷是高麗王朝(918~1392年)瓷器中的代表作,它是受中國唐宋青瓷影響而發展起來的。

韓國曾被稱為高麗國,在中國的三國時期又叫作新羅。這個時代也是高麗國的前期文化,韓國瓷也是在這段時間出現的。色彩呈灰釉、黑釉,這是當時的釉色。北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中國的青瓷通過兩國使者交換禮品才傳入高麗半島,日後形成了規模,當時最大的集散地是在仁川。後在仁川西洞窯址出土的散落碎瓷片,證實了屬中國唐末宋初瓷器。韓國瓷在文宗王(1047—1082)到明宗王(1123—1146)這段時間,無論從工藝、造型、色彩、技術等上,都達到了鼎盛。由於蒙古人進犯高麗國(公元1231年),高麗國勢衰落,韓國瓷也就很快消失了。這段時間前後大約有600年的歷史。
宋史《高麗傳》中記載,宋代徽宗時,高麗使團帶來許多高麗青瓷為貢品。使團參觀北宋的定窯、越州窯、汝窯,並了解了陰刻技法、素文胎土……使團人士特別喜歡龍泉窯的細膩、光潤的獨特魅力和單一釉調,尤其是素文。於是回國後以龍泉窯為依據,形成了以動植物、人物為主的浮雕文,鐵砂釉、黑褐釉、黑釉、豆青釉等單一的釉色,形成韓國瓷的特點。宋代《袖中錦》中記載,高麗瓷出自南道,康津郡、沙堂里、全羅北道、柳川里等地為李氏王朝的窯址,出產的瓷器的樣式、釉面與龍泉窯、耀州窯等相似。可說當時的高麗人大多是借鑑了中國當時的瓷器製作方法,受到中國瓷器很大的影響。
由於韓國青瓷稀少,所以顯得特別的珍貴。在高利潤驅使下,現在市場上仿製器很多,外形相似,顏色相仿,讓初入道的人辨不清真偽。最好是從瓷器的重量入手,重量不一,皆因所用陶土不同的原因,目前已經尋找不到當時所用的陶土了。這一點是斷定韓國瓷真偽的一個主要方式。
高麗青瓷是高麗王朝(918~1392年)瓷器中的代表作,它是受中國唐宋青瓷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優美精緻的高麗瓷器是在那個時代的貴族統治階級的強大影響下出現的,雅致的高麗瓷器具有高麗貴族的獨特風格。10世紀末期大量宋瓷輸入後,受中國北方汝窯和南方越窯、龍泉窯影響,高麗青瓷開始呈現深沉的綠玉式格調,造型以典雅清秀取勝。12世紀始,高麗青瓷發展達到高峰,燒出了美麗絕倫的翡翠色調。紋樣精雕細刻,反映出高麗民族崇尚自然的藝術傳統。梨花女大博物館藏12世紀青瓷鑲嵌人物紋梅瓶堪為代表,將鑲嵌青瓷藝術推到了極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