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

2015年6月6日高郵湖大閘蟹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高郵市的特色水產品之一。在北宋年間就已成為皇家貢品之一。2004年被中國漁業協會評為“全國十大優質名蟹”。高郵湖大閘蟹早在北宋年代就很有名氣了。高郵鄉賢、婉約派詞宗秦觀請專人將《黃樓賦》送給時在徐州的師友蘇軾的同時,捎贈高郵土特產風魚、醉蟹、高郵雙黃鴨蛋,並賦詩一首《寄蓴姜法魚糟蟹·寄子瞻》,詩中寫道:“團臍紫蟹脂填腹,後春蓴茁事瓶罌。先社姜芽肥勝肉。”秦少游特地遴選蟹殼為紫色的雌蟹,黃多脂厚,糟醉而成,還有嫩滑的蓴菜、肥勝肉的姜芽等裝在瓶罌中。千年之前高郵人就善製作味美的風魚、醉蟹並作為嘉禮饋贈親友了。陽澄湖、嘉興湖、固城湖、高郵湖、邵伯湖產的蟹均為一等蟹。2014年8月24日高郵湖大閘蟹行業協會與樂視·樂生活生態農業合作。

基本信息

榮譽

國家榮譽

高郵湖大閘蟹高郵湖大閘蟹
國家地理標誌商標
全國十大優質名蟹(2004年獲)
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
全國河蟹大賽獲最高獎——“金蟹獎”(2013年、2014年)

江蘇省榮譽

江蘇省名牌農產品稱號(2009年)
省級無公害農產產品
江蘇優質大閘蟹上海推介會金獎(2003年)
江蘇優質大閘蟹香港推介會金獎(2003年)
江蘇優質大閘蟹香港推介會“蟹王”桂冠(2004年)
江蘇“高寶邵伯湖輸台大閘蟹直供基地”,成為由省高寶邵伯湖漁管辦、高郵市人民政府和揚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同建設的全省三個“輸台大閘蟹直供基地”之一,被評為2014——2016年江蘇省出口農產品示範基地。

概況

高郵湖大閘蟹正式獲批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批覆的國家地理標誌商標。
高郵湖水域寬闊、水質優良,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水生物產豐富,尤以高郵湖大閘蟹聞名遐邇,早在北宋年間就已成為皇家貢品之一。

原生態

高郵湖水獨立循環養蟹,基地位於高郵湖濕地,周圍沒有化工產業,更沒有生活區,大閘蟹完全生活在原生態的高郵湖濕地環境裡,高郵湖螃蟹肉肥而且味道鮮美,還是紅膏的、更加有味道。
高郵湖濕地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已知植物153種,最為突出的要數高郵湖大閘蟹,純天然,堪稱天下一絕。陽澄湖大閘蟹因京劇《沙家浜》而更聞名,而《沙家浜》的編劇乃高郵湖畔的汪曾祺也。

養殖面積

高郵全市螃蟹總產量達4000多噸,養殖面積近20萬畝,其中螃蟹高效漁業養殖面積4萬畝。現有螃蟹養殖、流通經營戶380家,專業農民合作社20家,養殖戶900戶。其中,每年至少有40%的大閘蟹銷往外地,還不算上被外地商人上門收購的部分產量。

特徵

特點:高郵湖大閘蟹個大、肉嫩,味鮮美,營養豐。
高郵湖大閘蟹五大特徵:背青,肚亮,爪金,膏紅,腥氣大。據捕蟹人說:腥氣越大,肉越鮮美。北京的四大名中醫之一的施今墨先生是一位有名的食蟹者,他將全國各地出產的螃蟹分為六等,即湖蟹、江蟹、河蟹、溪蟹、溝蟹、海蟹,其中一等蟹為湖蟹。陽澄湖、嘉興湖、固城湖、高郵湖、邵伯湖產的蟹均為一等蟹。
高郵人稱高郵湖產的蟹叫“毛蟹”,因爪上長有金黃色的毛。也有人俗稱蟹為“爬爬子”,意為螃蟹會爬。有人試驗過,螃蟹一夜能爬行幾十公里。

味美獨特

高郵湖大閘蟹味美獨特,這是大自然的造化,造物主情有獨鍾。北宋時代高郵地區有5盪12湖,明代中期5盪12湖連成一片,遂成高郵湖。秦少游送給蘇東坡的醉蟹,準確地說是高郵湖形成前12湖之一的小湖中所產的湖蟹。高郵湖總面積114萬畝(760平方公里)左右,淮河水的90%要通過三河閘泄入高郵湖,然後經新民灘、邵伯湖入長江。高郵湖是一個泄水過境湖,是一個活水湖,湖底含腐殖豐富的浮淤、粘土質淤泥、粉砂等。湖水的化學類型屬弱鹼性水質的軟水,加上高郵湖周圍基本上無污染湖水的工廠,因而水質較好,水生植物茂盛,形成魚類、螃蟹棲息的優良生態環境,這在全省乃至全國是不多見的。政府每年總要在高郵湖投放大量的蟹苗,一般在兩年後方能長成食用。
高郵人稱高郵湖產的蟹叫毛蟹,螃蟹的時髦叫法是“大閘蟹”。為什麼這樣叫?不少人都試圖詮釋,說法不一,其中一說似有道理:螃蟹性喜光亮,凡捕蟹者在港灣間設定竹編的籪,夜裡放一盞燈,蟹見燈光,便三三兩兩爬上竹籪,即竹閘,漁民即在竹閘上一一捕之,被捕的蟹就稱作“閘蟹”,個頭大的就叫它“大閘蟹”。

歷史

螃蟹,千百年來就是下酒的美食。具有七千多年悠久歷史的高郵乃禮儀之鄉,高郵人異常好客。重陽前後,“秋風響,蟹爪癢”,青紫色的高郵湖大閘蟹大量上市了。上海、南京等外地的親友相繼邀約:到高郵去,吃螃蟹!七八摯友,一盆螃蟹,一盤薑絲,一碟香醋,一杯陳釀,邊飲、邊食、邊敘,別有情致。倘若桌邊再放上幾盆姿色各異的菊花,那更充溢著濃烈的詩意,使人覺得螃蟹的味道更加鮮美。文人雅士聚會的時候不免吟誦起古代詩詞中歌詠螃蟹的詩句,或說起《紅樓夢》等小說中吃螃蟹的情節,或講起魯迅《今春的兩種感想》中讚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的事兒,於是有人張開大口,手持蟹爪“張牙舞爪”起來,前俯後仰地笑個不停:“哈哈,我們成了勇士了!”

大閘蟹吃法

螃蟹除了蒸煮的吃法而外,還有將蟹肉做成包子的。重陽以後,幾乎各個點心店的門口都戧著一塊大牌:定做蟹黃大包。一隻大包子,中心放上幾小塊蟹黃,那色彩著實誘人,湯汁又多,味極鮮。用高郵人的話說:打個嘴巴子也不丟手。蟹黃汪豆腐便應時而生。將豆腐瀝上幾次水,沒有一點黃泔味,用鋒刀削成雪花般大小的片片,加蟹黃一汪,這就是有名的蟹黃雪花豆腐了。高郵的醉蟹起碼在北宋時就聞名於世了。醉蟹的製作頗有講究,蟹的個頭不大,每隻80克左右。先要讓螃蟹在水中爬上兩天,使體內污物排淨,再用刷子清除體外的泥垢,放入特製的小壇中,加上適量的燒酒、黃酒、米甜酒、鹽、糖、姜等,再將罈子埋入地下。個把月後,罈子一打開,香氣撲鼻,蟹殼烏黑髮亮,蟹肉如醬泥,清涼、鮮美,沁人心脾。汪曾祺先生在世時,家鄉親友每年春秋前後總要送上幾小壇醉蟹,他自己捨不得吃,有重要的外賓來時才開壇。

有關人物

高郵湖大閘蟹,秦少游愛食,蘇東坡好食,曾吉甫(曾幾字吉甫)唱食,汪曾祺惜食,千古佳話,綿綿不絕。而今誰續數風流人物,當看今朝。
北宋詩文大家蘇軾喜食蟹,在《丁公默送螃蟹詩》中寫道:“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以詩換蟹,別有諧趣。
秦觀稍後的大詩人曾幾到過高郵的名勝古蹟文游台。蘇東坡、孫莘老、秦少游、王定國以及大畫家李伯時曾在此持螯賞菊,飲酒論文,後人築台,因以名之。曾幾的詩寫道:“憶昔坡仙此地游,一時人物盡風流。香蓴紫蟹供杯酌,彩筆銀鉤入唱酬。”曾幾的詩形象而概括地描繪了四賢雅集時的情景,文人相聚時總少不了香蓴、紫蟹、美酒。宋代蘇軾極其推崇高郵湖蟹。他賦《揚州以土物寄少游》,其中這個“土物”就指高郵湖蟹。蘇軾到高郵看望秦觀,在文游台上,兩人邊觀湖景邊品蟹,宋代詩人曾幾寫詩盛讚:“憶昔坡仙此地游,一時人物盡風流,香蓴紫蟹供杯酌,彩筆銀鉤入唱酬。”自宋代起,高郵湖蟹就成為了揚州人的嘉肴美饌。據地方食譜記載,用湖蟹製成的菜餚有清蒸蟹、炒蟹線、雪花蟹斗、蟹子豆腐、蟹黃扒魚翅、蟹粉獅子頭、蟹黃湯包等十餘種之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