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

基本信息

國科發火〔2008〕172號
關於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科技廳(局)、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經國務院批准,現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其附屬檔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二OO八年四月十四日

具體內容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扶持和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稱《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稱《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見附屬檔案)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註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第三條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應遵循突出企業主體、鼓勵技術創新、實施動態管理、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第四條依據本辦法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稱《稅收征管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以下稱《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申請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第五條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負責指導、管理和監督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
第二章組織與實施
第六條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組成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稱“領導小組”),其主要職責為:
(一)確定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方向,審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報告;
(二)協調、解決認定及相關政策落實中的重大問題;
(三)裁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事項中的重大爭議,監督、檢查各地區認定工作;
(四)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出現重大問題的地區,提出整改意見。
第七條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科技部,其主要職責為:
(一)提交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報告;
(二)組織實施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的檢查;
(三)負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專家資格的備案管理;
(四)建立並管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
(五)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八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同本級財政、稅務部門組成本地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以下稱“認定機構”),根據本辦法開展下列工作:
(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
(二)接受企業提出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複審;
(三)負責對已認定企業進行監督檢查,受理、核實並處理有關舉報;
(四)選擇參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專家並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第九條企業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後,應依照本辦法第四條的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減稅、免稅手續。
享受減稅、免稅優惠的高新技術企業,減稅、免稅條件發生變化的,應當自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不再符合減稅、免稅條件的,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未依法納稅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予以追繳。同時,主管稅務機關在執行稅收優惠政策過程中,發現企業不具備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應提請認定機構覆核。覆核期間,可暫停企業享受減免稅優惠。
第三章條件與程式
第十條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台地區)註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併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範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6%;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企業註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智慧財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第十一條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程式如下:
(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二)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複印件);
3.智慧財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契約)、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畫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鑑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並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鑑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三)合規性審查
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四)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並向企業頒發統一印製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第十二條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自頒發證書之日起有效期為三年。企業應在期滿前三個月內提出複審申請,不提出複審申請或複審不合格的,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到期自動失效。
第十三條高新技術企業複審須提交近三年開展研究開發等技術創新活動的報告。
複審時應重點審查第十條(四)款,對符合條件的,按照第十一條(四)款進行公示與備案。
通過複審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為三年。期滿後,企業再次提出認定申請的,按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高新技術企業經營業務、生產技術活動等發生重大變化(如併購、重組、轉業等)的,應在十五日內向認定管理機構報告;變化後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應自當年起終止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需要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按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辦理。
高新技術企業更名的,由認定機構確認並經公示、備案後重新核發認定證書,編號與有效期不變。
第四章罰則
第十五條已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有下述情況之一的,應取消其資格:
(一)在申請認定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
(二)有偷、騙稅等行為的;
(三)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的;
(四)有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受到有關部門處罰的。
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認定機構在5年內不再受理該企業的認定申請。
第十六條參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各類機構和人員對所承擔認定工作負有誠信以及合規義務,並對申報認定企業的有關資料信息負有保密義務。違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相關要求和紀律的,給予相應處理。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七條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國科發火字[1996]018號)、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國科發火字[2000]324號),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停止執行。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另行制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實施。

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附: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一、電子信息技術
二、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三、航空航天技術
四、新材料技術
五、高技術服務業
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七、資源與環境技術
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高新技術領域詳細說明

一、電子信息技術[1]
(一)軟體
1、系統軟體
作業系統軟體技術,包括實時作業系統技術;小型專用作業系統技術;資料庫管理系統技術;基於EFI的通用或專用BIOS系統技術等。
2、支撐軟體
測試支撐環境與平台技術;軟體管理工具套件技術;數據挖掘與數據呈現、分析工具技術;虛擬現實(包括遊戲類)的軟體開發環境與工具技術;面向特定套用領域的軟體生成環境與工具套件技術;模組封裝、企業服務匯流排(ESB)、服務綁定等的工具軟體技術;面向行業套用及基於相關封裝技術的軟體構件庫技術等。
3、中間件軟體
中間件軟體包括:行業套用的關鍵業務控制;基於瀏覽器/伺服器(B/S)和面向Web服務及SOA架構的套用伺服器;面向業務流程再造;支持異種智慧型終端間數據傳輸的控制等。
4、嵌入式軟體
嵌入式圖形用戶界面技術;嵌入式資料庫管理技術;嵌入式網路技術;嵌入式Java平台技術;嵌入式軟體開發環境構建技術;嵌入式支撐軟體層中的其他關鍵軟體模組研發及生成技術;面向特定套用領域的嵌入式軟體支撐平台(包括:智慧型手機軟體平台、信息家電軟體平台、汽車電子軟體平台等)技術;嵌入式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等。
5、計算機輔助工程管理軟體
用於工程規劃、工程管理/產品設計、開發、生產製造等過程中使用的軟體工作平台或軟體工具。包括:基於模型數位化定義(MBD)技術的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製造及工藝軟體技術;面向行業的產品數據分析和管理軟體技術;基於計算機協同工作的輔助設計軟體技術;快速成型的產品設計和製造軟體技術;具有行業特色的專用計算機輔助工程管理/產品開發工具技術;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統軟體技術;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相關軟體技術等。
6、中文及多語種處理軟體
中文及多語種處理軟體是指針對中國語言文字(包括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外國語言文字開發的識別、編輯、翻譯、印刷等方面的套用軟體。包括:基於智慧型技術的中、外文字識別軟體技術;字處理類(包括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處理軟體技術;基於先進語言學理論的中文翻譯軟體技術;語音識別軟體和語音合成軟體技術;集成中文手寫識別、語音識別/合成、機器翻譯等多項智慧型中文處理技術的套用軟體技術;具有多語種交叉的軟體套用開發環境和平台構建技術等。
7、圖形和圖像軟體
支持多通道輸入/輸出的用戶界面軟體技術;基於內容的圖形圖像檢索及管理軟體技術;基於海量圖像數據的服務軟體技術;具有互動功能與可量測計算能力的3D軟體技術;具有真實感的3D模型與3D景觀生成軟體技術;遙感圖像處理與分析軟體技術等。
8、金融信息化軟體
金融信息化軟體是指面向銀行、證券、保險行業等金融領域服務業務創新的軟體。包括:支持網上財、稅、庫、行、海關等聯網業務運作的軟體技術;基於金融領域管理主題的數據倉庫或數據集市及其套用等技術;金融行業領域的財務評估、評級軟體技術;金融領域新型服務模式的軟體技術等。
9、地理信息系統
網路環境下多系統運行的GIS軟體平台構建技術;基於3D/4D(即帶有時間標識)技術的GIS開發平台構建技術;組件式和可移動套用的GIS軟體包技術等。
10、電子商務軟體
基於Web服務(WebServices)及面向服務體系架構(SOA)的電子商務套用集成環境及其生成工具軟體或套件的技術;面向電子交易或事務處理服務的各類支持平台、軟體工具或套件的技術;支持電子商務協同套用的軟體環境、平台、或工具套件的技術;面向桌面和移動終端設備套用的信息搜尋與服務軟體或工具的技術;面向行業的電子商務評估軟體或工具的技術;支持新的交易模式的工具軟體和套用軟體技術等。
11、電子政務軟體
用於構建電子政務系統或平台的軟體構件及工具套件技術;跨系統的電子政務協同套用軟體環境、平台、工具等技術;應急事件聯動系統的套用軟體技術;面向電子政務套用的現場及移動監管稽核軟體和工具技術;面向電子政務套用的跨業務系統工作流軟體技術;異構系統下政務信息交換及共享軟體技術;面向電子政務套用的決策支持軟體和工具技術等。
12、企業管理軟體
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的商業智慧型(BI)軟體技術;基於RFID和GPS套用的現代物流管理軟體技術;企業集群協同的供應鏈管理(SCM)軟體技術;面向客戶個性化服務的客戶關係管理(CRM)軟體技術等。
(二)微電子技術
1、積體電路設計技術
自主品牌ICCAD工具版本最佳化和技術提升,包括設計環境管理器、原理圖編輯、版圖編輯、自動版圖生成、版圖驗證以及參數提取與反標等工具;器件模型、參數提取以及仿真工具等專用技術。
2、積體電路產品設計技術
音視頻電路、電源電路等量大面廣的積體電路產品設計開發;專用積體電路晶片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端通用晶片CPU、DSP等的開發與產業化;符合國家標準、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重點整機配套的積體電路產品,3G移動終端電路、數位電視電路、無線區域網路電路等。
3、積體電路封裝技術
小外型有引線扁平封裝(SOP)、四邊有引線塑膠扁平封裝(PQFP)、有引線塑封晶片載體(PLCC)等高密度塑封的大生產技術研究,成品率達到99%以上;新型的封裝形式,包括採用薄型載帶封裝、塑膠針柵陣列(PGA)、球柵陣列(PBGA)、多晶片組裝(MCM)、晶片倒裝焊(FlipChip)、WLP(WaferLevelPackage),CSMP(ChipSizeModulePackage),3D(3Dimension)等封裝工藝技術。
4、積體電路測試技術積體電路品種的測試軟體,包括圓片(Wafer)測試及成品測試。晶片設計分析驗證測試軟體;提高積體電路測試系統使用效率的軟/硬體工具、設計測試自動連線工具等。
5、積體電路晶片製造技術
CMOS工藝技術、CMOS加工技術、BiCMOS技術、以及各種與CMOS兼容工藝的SoC產品的工業化技術;雙極型工藝技術,CMOS加工技術與BiCMOS加工技術;寬頻隙半導體基積體電路工藝技術;電力電子集成器件工藝技術。
6、集成光電子器件技術
半導體大功率高速雷射器;大功率泵浦雷射器;高速PIN-FET模組;陣列探測器;10Gbit/s-40Gbit/s光發射及接收模組;用於高傳輸速率多模光纖技術的光發射與接收器件;非線性光電器件;平面波導器件(PLC)(包括CWDM復用/解復用、OADM分插復用、光開關、可調光衰減器等)。
(三)計算機及網路技術
1、計算機及終端技術
手持和移動計算機(HPC、PPC、PDA);具有特定功能的行業套用終端,包括金融、公安、稅務、教育、交通、民政等行業的套用中,集信息採集(包括條形碼、RFID、視頻等)、認證支付和無線連線等功能的攜帶型智慧型終端等;基於電信網路或/和計算機網路的智慧型終端等。
2、各類計算機外圍設備技術
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計算機外圍設備,包括印表機、複印機等;計算機外圍設備的關鍵部件,包括印表機硒鼓、墨盒、色帶等;計算機使用的安全存儲設備,存儲、移動存儲設備等;基於USB技術、藍牙技術、閃聯技術標準的各類外部設備及器材;基於標識管理和強認證技術;基於視頻、射頻等識別技術。
3、網路技術
基於標準協定的(如SNMP和ITSM等)的套用於企業網和行業專網的信息服務管理和網路管理軟體,包括監控軟體、IP業務管理軟體等;ISP、ICP的增值業務軟體和套用平台等;用於企業和家庭的中、低端無線網路設備,包括無線接入點、無線網關、無線網橋、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等;以及符合藍牙、UWB標準的近距離(幾米到十幾米)無線收發技術等;向IPv4向ipv6過渡的中、低端網路設備和終端。
4、空間信息獲取及綜合套用集成系統空間數據獲取系統,包括低空遙感系統、基於導航定位的精密測量與檢測系統、與PDA及移動通信部件一體化的數據獲取設備等;導航定位綜合套用集成系統,包括基於“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套用的主動/被動的導航、定位設備及公眾服務系統;基於位置服務(LBS)技術的套用系統平台;時空資料庫的構建及其套用技術等。
5、面向行業及企業信息化的套用系統融合多種通信手段的企業信息通信集成技術;智慧型化的知識管理;工作流、多媒體;基於SOA架構建立的企業信息化集成套用。
6、感測器網路節點、軟體和系統面向特定行業的感測器網路節點、軟體或套用系統;感測器網路節點的硬體平台和模組、嵌入式軟體平台及協定軟體等;感測器網路節點的網路接口產品模組、軟體等。
*採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產項目除外。
(四)通信技術
1、光傳輸技術
可用於城域網和接入網的新型光傳輸設備技術,包括:中/低端新型多業務光傳輸設備和系統;新型光接入設備和系統;新型低成本小型化波分復用傳輸設備和系統;光傳輸設備中新型關鍵模組光傳輸系統仿真計算等專用軟體。
2、小型接入設備技術
適合國內的網路狀況和用戶特殊套用需求的小型接入設備技術,包括:各類綜合接入設備,各種網際網路接入設備(IAD);利用無線接入、電力線接入、CATV接入等的行業專用接入設備(包括遠程監控等);其它新型中小型綜合接入設備。
3、無線接入技術調製方式多樣、能適應複雜使用環境的移動通信接入技術的無線接入設備及其關鍵部件,包括:寬頻無線接入設備,如包括基站、終端、網關等;基於IEEE802.11等協定的基站與無線區域網路終端設備;基於IEEE802.16等協定的寬頻無線城域網終端設備、系統和技術;各類高效率天線終端設備和特種天線技術和設備等;固定無線接入設備;各種無線城域網設備和系統,包括增強型WLAN基站和終端等。
4、移動通信系統的配套技術適用於移動通信網路等的系列配套技術,包括:3G系統的直放站(含天線)配套設備;用於各種基站間互聯的各種傳輸設備;移動通信網路規劃最佳化軟體與工具;基站與天線的RF信號光纖拉遠傳輸設備;移動通信的網路測試、監視和分析儀表等;數字集群系統的配套技術;其它基於移動通信網路的行業套用的配套技術。
5、軟交換和VoIP系統
基於分組交換原理的下一代網路系統和設備技術,包括:中小型IP電話系統及設備;面向特定行業和企業套用、集成VoIP功能的呼叫中心繫統及設備;VoIP系統的監測和監控技術等。
6、業務運營支撐管理系統網路和資源管理系統;結算和計費系統;業務管理和性能分析系統;經營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客戶服務管理系統;服務質量管理系統;各類通信設備的測試系統;適用於上述系統的組件產品,包括各類中間件等。
7、電信網路增值業務套用系統固定網、2.5G/3G移動、網際網路等網路的增值業務套用軟體技術,包括:各類增值業務的綜合開發平台;流媒體、手機可視電話、手機QQ、IPTV等的套用系統;基於電信網、網際網路等的增值業務和套用系統;基於P2P技術的各類套用系統,包括即時通信系統等;基於現有網路技術的增值業務平台;支持網路融合和業務融合的增值業務套用平台及系統。
(五)廣播電視技術
1、演播室設備技術
與數位電視系統相適應的各類數位化電子設備技術,包括:演播室數字視頻伺服器、數字視頻切換控制台、數字音視頻非線性編輯伺服器;節目的電子交換、節目制播系統軟體、面向數字媒體著作權保護的加解密和密鑰管理、數字著作權保護等系統;適合我國地面電視標準的地面數位電視傳輸設備;地面—有線合一的數位電視傳輸設備;符合我國標準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位電視發射與轉發設備;衛星數字電視調製器、有線數位電視調製器、地面數位電視調製器;廣播電視監控系統及設備;用於IP網路、移動接收服務網路的數據網關,數據協定轉發伺服器;有線數位電視和衛星數位電視運營商的運營支撐系統;以電子節目指南、綜合信息發布、數據廣播、以及互動電視等構成的業務套用系統。
2、互動信息處理系統能夠實現互動式控制的服務端系統技術。
3、信息保護系統
能夠實現各種信息媒體整體著作權保護的系統技術。
4、數字地面電視技術
可提高收發機性能的技術,與單頻組網、覆蓋補點、專用測試等套用相關的技術,包括:數位電視單頻網適配器;廣播信號覆蓋補點器;GB20600-2006廣播信號發生器;GB20600-2006廣播信號分析儀等。
5、地面無線數字廣播電視技術
符合國家《地面數位電視廣播傳輸標準》的設備技術,包括:數字廣播電視發射機;數字廣播電視復用器;數字廣播電視信道編碼調製器;無線地面數字廣播技術。
6、專業音視頻信息處理系統
公共運輸、公共場所等各類專業級網路化的音視頻處理系統技術。
7、光發射、接收技術
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發射和光接收設備的技術,包括:雷射器模組;光電轉換模組;調幅返送光發射機;室外型寬頻光接收機等。8、電台、電視台自動化技術
適合電台、電視台開展音頻及視像節目編、采、播業務的技術,包括:具備發射機單機模擬量、開關量的選擇與採集,控制信號接口選擇功能的設備;能對發射機工作狀態實現控制、監測、記錄、分析、診斷、顯示、報警等功能的設備;能對全系統實現數據處理的計算機設備;能對發射機房多機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管理的設備等。
9、網路運營綜合管理系統基於衛星、有線、無線電視傳輸的、能實現分級網路運營管理、能實現全網傳輸設備的維護、設定及業務管理一體化的軟體系統的技術,包括:廣播影視傳輸覆蓋網的管理系統;有線電視分配網網路管理系統等。
10、IPTV技術
電信、計算機和廣電三大網路的業務套用融合的技術,包括:IPTV路由器和交換器;IPTV終端設備;IPTV監管系統和設備;IPTV前端設備等。
11、高端個人媒體信息服務平台移動辦公軟體技術,包括:個人信息綜合處理平台;攜帶型個人信息綜合處理終端等。
*採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產項目除外。
(六)新型電子元器件
1、半導體發光技術
半導體發光二極體用外延片製造技術,生長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靜電的外延片技術,包括:採用GaN基外延片/Si基外延片/藍寶石襯底外延片技術;半導體發光二極體製作技術;大功率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靜電的發光二極體技術;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靜電的發光二極體技術;半導體照明用長壽命高效螢光粉、熱匹配性能和密封性能好的封裝樹脂材料和熱沉材料技術等。
2、片式和集成無源元件技術
片式複合網路、片式EMI/EMP複合元件和ltcc集成無源元件;片式高溫、高頻、大容量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片式NTC、PTC熱敏電阻和片式多層壓敏電阻;片式高頻、高穩定、高精度頻率器件等。
3、片式半導體器件技術小型、超小型有引線及無引線產品;採用低弧度鍵合、超薄封裝的相關產品;功率型有引線及無引線產品等。
4、中高檔機電組件技術
符合工業標準的超小型高密度高傳輸速度的連線器;新一代通信繼電器,小體積、大電流、組合式繼電器和固體光MOS繼電器;高保真、高靈敏度、低功耗電聲器件;剛撓結合板和HDI高密度積層板等。
(七)信息安全技術
1、安全測評類
網路與系統的安全性能進行測試與評估技術;對安全產品的功能、性能進行測試與評估,能滿足行業或用戶對安全產品自測評需求的技術等。
2、安全管理類
具備安全集中管理、控制與審計分析等功能的綜合安全管理類技術;具備安全策略、安全控制措施的統一配置、分發和審核功能的安全管理類技術等。
3、安全套用類
具有電子政務相關套用安全軟體及相關技術;具有電子商務相關套用安全軟體及相關技術;具有公眾信息服務相關套用安全軟體及相關技術等。
4、安全基礎類
作業系統安全的相關支撐技術;資料庫安全管理的相關支撐技術;安全路由和交換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技術;安全中間件技術;可信計算和標識認證相關支撐技術等。
5、網路安全類
網路攻擊防護技術;網路異常監控技術;無線與移動安全接入技術;惡意代碼防護技術;網路內容安全管理技術等。
6、專用安全類
密碼及其套用技術;安全隔離與交換等邊界防護技術;禁止、抑制及干擾類電磁泄漏發射防護和檢測技術;存儲設備和介質中信息的防護、銷毀及存儲介質的使用管理技術;高速安全晶片技術;安全事件取證和證據保全技術等。
*市場前景不明朗、低水平重複,以及簡單的技術引進類信息安全軟體及其相關產品除外。
(八)智慧型交通技術
1、先進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術
具備可擴展性的適於中小城市信號設備和控制技術;可支持多種下端協定的上端控制系統的軟體技術研發;交通應急指揮管理相關設備的技術研發和生產;網路環境下的外場交通數據綜合接入設備的技術研發和生產;交通事件自動檢測和事件管理的軟體技術研發等。
2、交通基礎信息採集、處理設備及相關軟體技術
採用微波、主被動紅外、雷射、超音波技術(不含視頻)設備,可用於採集交通量、速度、車型、占有率、車頭時距等交通流參數;車輛、站場樞紐客流統計檢測設備生產及分析技術;用於公眾服務的動態交通信息融合、處理軟體技術研發;交通基礎設施狀態監測設備的軟體研發和生產技術;內河船舶交通量自動檢測設備技術研發等。
3、先進的公共運輸管理設備和系統技術
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統(BRT)運營調度管理系統(含車、路邊設備)技術研發;公交(含大容量公交)自動售檢票系統技術研發,要能夠支持現金、信用卡、預付費卡等多種支付方式;大中城市公共運輸運營組織與調度管理相關設備和系統的技術研發等。
4、車載電子設備和系統技術
具有實時接收數據能力,並可進行本地路徑動態規劃功能的車載導航設備的研發及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技術研發;車載安全駕駛輔助產品生產技術等。
二、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一)醫藥生物技術
1、新型疫苗
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且未曾在國內外上市銷售的、預防重大疾病的新型高效基因工程疫苗,包括:預防流行性呼吸系統疾病、愛滋病、肝炎、出血熱、大流行感冒、瘧疾、狂犬病、鉤蟲病、血吸蟲病等人類疾病和腫瘤的新型疫苗、聯合疫苗等,疫苗生產用合格實驗動物,培養細胞及菌種等。
2、基因工程藥物
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用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愛滋病、血友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其他單基因遺傳病治療的基因工程藥物、基因治療藥物、靶向藥物,重組人血白蛋白製品等。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療
用於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的基因治療及其關鍵技術和產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疾病基因治療類產品,包括:惡性腫瘤、遺傳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的基因治療產品;基因治療藥物輸送系統等。
4、單克隆抗體系列產品與檢測試劑
用於肝炎、愛滋病、血吸蟲病、人禽流感、性病等傳染性疾病和腫瘤、出生缺陷及吸毒等早期檢測、診斷的單克隆抗體試劑,食品中微生物、生物毒素、農藥獸藥殘留檢測用單克隆抗體及試劑盒;重大動植物疫病、轉基因生物檢測用單克隆抗體及試劑盒,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分離、純化和檢測所需的單克隆抗體系列產品;抗腫瘤及抗表皮生長因子單克隆抗體藥物;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究關鍵技術和系統;先進的單克隆抗體規模化製備集成技術、工藝和成套設備;新型基因擴增(PCR)診斷試劑及檢測試劑盒和人源化/性基因工程抗體。
5、蛋白質/多肽/核酸類藥物
面向重大疾病——抗腫瘤蛋白藥物(如腫瘤壞死因子),心腦血管系統蛋白藥物(如纖溶酶原,重組溶血栓),神經系統蛋白藥物尤其是抑鬱藥物,老年痴呆藥物,肌肉關節疾病的蛋白質治療藥物,以及抗病毒等嚴重傳染病蛋白藥物的研究與產業化技術;各類細胞因子(如促紅細胞生成素,促人血小板生長因子,干擾素,集落刺激因子,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趨化因子,轉化生長因子,生長因子)等多肽藥物的開發技術;抗病毒、抗腫瘤及治療自身免疫病的核酸類藥物及相關中間體的研究及產業化技術等。
6、生物晶片
重大疾病、傳染病、遺傳病、地方病等診斷用晶片,生物安全檢測用晶片,研究用晶片,進出口檢驗檢疫晶片、生物晶片數據獲取、處理和分析設備及軟體等。
7、生物技術加工天然藥物
採用細胞大規模培養、生物轉化技術開發生物資源和中藥資源,包括:動植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發酵法生產瀕危、名貴、緊缺藥用原料和動植物組織中分離提取生物活性物質原料及新藥等。
8、生物分離、裝置、試劑及相關檢測試劑
適用於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天然藥物的生產、藥物活性成份等分離用的高精度、自動化、程式化、連續高效的設備和介質,以及適用於生物製品廠的生產裝置等,包括:生物、醫藥用新型高效分離介質及裝置;生物、醫藥用新型高效膜分離組件及裝置;生物、醫藥用新型高效層析介質及裝置;生物、醫藥用新型發酵技術與裝置;生物反應和生物分離的過程集成技術;生物、醫藥研究、生產及其檢測用試劑、試劑盒等。
9、新生物技術
具有明確套用前景的新生物技術,包括:治療疾病的幹細胞技術及用於基因治療、新藥開發和生物醫學的RNAi技術;用於生物醫藥研究的納米技術;能提高多肽藥物的穩定性和半衰期,降低免疫原性的多肽修飾技術;海洋生物技術。
(二)中藥、天然藥物
1、創新藥物
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符合現代新藥開發技術要求的中藥、天然藥物新藥,包括:從中藥、天然藥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有效部位,以及新發現的中藥材和中藥材新的藥用部位及製劑等。
2、中藥新品種的開發
由中藥、天然藥物製成的新的複方製劑,對名優中成藥及民族藥的二次開發,以及新型中藥給藥系統品種,包括:透皮製劑、緩控速釋製劑、靶向製劑、定位製劑等;作為中藥質量控制所必需的中藥標準品的開發與套用技術。
3、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
珍貴和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種植(養殖)、良種選育技術;珍貴和瀕危野生藥材代用品及人工製品;符合種植規範和管理要求的中藥材;中藥材去除重金屬和農藥殘留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等。
(三)化學藥
1、創新藥物
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物,包括:通過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製得的原料藥及其製劑;天然物質中提取或通過發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單體及其製劑;用拆分或合成等方法製得的已知藥物中的單一光學異構體及其製劑;由已上市銷售的多組份藥物製備為較少組份的藥物;新的複方製劑;已有藥物新的適應症等。
2、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
抗高血壓藥物;抗冠心病藥物;抗心衰藥物;抗血栓藥物;治療腦卒中新藥等。
3、抗腫瘤藥物
抗惡性腫瘤細胞侵襲轉移藥物;放化療增敏藥物;腫瘤化學預防及用於癌前病變治療的藥物;作用於腫瘤細胞信號傳遞系統的新藥;其他新型抗腫瘤藥物;腫瘤輔助治療(包括鎮痛、止吐、增強免疫功能、腫瘤引起的高鈣血症等)藥物等。
4、抗感染藥物(包括抗細菌、抗真菌、抗原蟲藥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頭孢菌素抗生素;非典型β-內醯胺類抗生素;抗真菌藥物;喹諾酮類抗菌藥;四環素類抗菌藥;手性硝基咪唑類抗原蟲、抗厭氧菌藥物;多肽類抗生素等。
5、老年病治療藥物
防治骨質疏鬆新藥;老年痴呆治療新藥;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新藥;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治療藥物;帕金森氏病治療藥物;便秘治療藥物等。
6、精神神經系統藥物
抗鬱抑藥;抗焦慮藥;精神病治療藥;偏頭痛治療藥;兒童注意力缺乏綜合症治療藥;癲癇治療藥等。
7、計畫生育藥物
女用避孕藥;男用避孕藥;事後避孕藥;抗早孕藥等。
8、重大傳染病治療藥物
愛滋病治療藥物;傳染性肝炎治療藥物;結核病防治藥物;血吸蟲病防治藥物;流感、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治藥物等。
9、治療代謝綜合症的藥物
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治療藥物;血脂調節藥;脂肪肝治療藥物;肥胖症治療藥物等。
10、罕見病用藥(OrphanDrugs)及診斷用藥
罕見病用藥;解毒藥;診斷用藥等(包括X-射線、超聲、CT、NMR對比增強劑等)。
11、手性藥物和重大工藝創新的藥物及藥物中間體
手性藥物技術(包括:外消鏇藥物的拆分,無效對映體的轉化及生物轉化合成技術;包結拆分和手性藥物的製備技術;手性藥物的生物催化合成技術;新型手性體的設計與合成技術;工業化不對稱催化技術;由糖合成手性純天然化合物和其類似物的開發技術;拆分試劑,手性輔助劑,手性分析用試劑,手性源化合物的開發與套用技術等);能大幅度降低現有藥物生產成本的重大工藝創新;節能降耗明顯的重大工藝改進;能大幅度減少環境污染的重大工藝改進;市場急需的、有較大出口創匯潛力的藥物及藥物中間體;改進藥物晶型的重大工藝改進等。
*簡單的改變製備工藝的品種除外。
(四)新劑型及製劑技術
1、緩、控、速釋製劑技術——固體、液體及複方
具有控制藥物釋放速度的緩、控、速釋製劑技術,包括:透皮吸收製劑技術;注射緩、控釋製劑(長效儲庫型注射劑)技術;口服(含舌下)緩、控、速釋製劑技術;緩釋微丸膠囊(直徑為5~250μm)製劑技術;黏膜、腔道、眼用等其它緩、控釋製劑技術等。
2、靶向給藥系統
採用脂類、類脂蛋白質及生物降解高分子成分作為載體,將藥物包封或嵌構而成的各種類型的新型靶向給藥系統,包括:結腸靶向給藥(口服)系統及技術;心腦靶向給藥(口服、注射)系統及技術;淋巴靶向給藥(注射)系統及技術;能實現2級靶向,3級靶向藥物製劑的系統及技術等。
3、給藥新技術及藥物新劑型
高效、速效、長效、靶向給藥新型藥物,藥物控釋納米材料,新型給藥技術和裝備,緩釋、控釋、透皮吸收製劑技術,蛋白或多肽類藥物的口服製劑技術。包括:納米技術、脂質體技術、微囊釋放新技術等。
4、製劑新輔料
β-環糊精衍生物、微晶纖維素和微粉矽膠等固體製劑用輔料,具有掩蓋藥物的不良口感、提高光敏藥物的穩定性、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使藥物在指定部位釋放等作用的包衣材料,包括:纖維素衍生物和丙烯酸樹脂類衍生物等;注射用輔料,包括:注射用β-環糊精衍生物、注射用卵磷脂和注射用豆磷脂等。控、緩釋口服製劑,黏膜給藥和靶向給藥製劑,眼用藥物,皮膚給藥等特殊藥用輔料。
*簡單改變劑型和給藥途徑的技術除外。
(五)醫療儀器技術、設備與醫學專用軟體
1、醫學影像技術
X射線攝影成像技術(高頻,中頻)、新型高性能超聲診斷技術(彩色B超)、功能影像和分子影像成像技術、新型圖像識別和分析系統以及其它新型醫學成像技術,包括:電阻抗成像技術,光CT技術等。
2、治療、急救及康復技術
新型微創外科手術器具及其配套裝置;植入式電子刺激裝置;新型急救裝置;各類介入式治療技術與設備;以治療計畫系統為核心的數位化精確放射治療技術以及醫用雷射設備等。
3、電生理檢測、監護技術
數位化新型電生理檢測和監護設備技術;適用於基層醫院、社區醫療、生殖健康服務機構,以及能面向家庭的各類新型無創和微創檢測診斷技術、監護設備和康復設備;高靈敏度、高可靠性的新型醫用感測器及其模組組件等。
4、醫學檢驗技術
體現自動化和信息化的應急生化檢驗裝置、常規生化分析儀器、常規臨床檢驗儀器以及具有明確的臨床診斷價值的新技術,採用新工藝、新方法或新材料的其他醫學檢驗技術和設備等。
5、醫學專用網路環境下的軟體
醫用標準化語言編譯及電子病歷(EMR)系統;電子健康檔案系統;重大疾病專科臨床信息系統;社區醫療健康信息系統以及實用三維數字醫學影像後處理系統等。
*機理不清、治療效果不確定的產品除外。
(六)輕工和化工生物技術
1、生物催化技術
具有重要市場前景及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催化技術,包括:用於合成精細化學品的生物催化技術;新型高效酶催化劑品種和新用途;新型酶和細胞固定化方法及反應器;生物手性化學品的合成;生物法合成多肽類物質;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類和糖醇類等。
2、微生物發酵新技術
高效菌種的選育和新型發酵工程和代謝工程技術,包括:微生物發酵生產的新產品及其化學改性新產品;微生物發酵新技術和新型反應器;新功能微生物的選育方法和發酵過程的最佳化、控制新方法以及採用代謝工程手段提高發酵水平的新方法;傳統發酵產品的技術改造和生產新工藝等;重大發酵產品中可提高資源利用度,減少排污量的清潔生產新技術和新工藝等。
3、新型、高效工業酶製劑
對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減少排污有顯著效果的綠色化學處理工藝及新型、高效工業酶製劑,包括:有機合成用酶製劑;紡織工業用酶、洗滌劑用酶、食品用酶、製藥工業用酶、飼料用酶、環保用酶等酶製劑,酶製劑質量評價技術及標準;生物新材料用酶;生物新能源用酶等。
4、天然產物有效成份的分離提取技術
可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從天然動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製備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的分離提取技術,包括:天然產物有效成份的分離提取新技術;天然產物有效成份的全合成、化學改性及深加工新技術;天然產物中分離高附加值的新產品;高效分離純化技術集成及裝備的開發與生產;從動植物原料加工廢棄物中進一步分離提取有效成份的新技術等。
5、生物反應及分離技術
高效生物反應器,高密度表達系統技術,大規模高效分離技術、介質和設備,大型分離系統及線上檢測控制裝置,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和蛋白質工程產品專用分離設備,生物過程參數感測器和自控系統。
6、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套用
輔助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功能食品;抗氧化功能食品;減肥功能食品;輔助改善老年記憶功能食品;功能化傳統食品;以及功能性食品有效成份檢測技術和功能因子生物活性穩態化技術;食品安全的生物檢測技術等。
(七)現代農業技術
1、農林植物優良新品種與優質高效安全生產技術
優質、高效、高產優良新品種技術;水肥資源高效利用型新品種技術;抗病蟲、抗寒、抗旱、耐鹽鹼等抗逆新品種技術;新型、環保肥料與植物生長調節劑及高效安全施用技術。
2、畜禽水產優良新品種與健康養殖技術
畜禽水產優良新品種及快繁技術;珍稀動物、珍稀水產養殖技術;畜牧業、水產業健康養殖技術和模式;畜牧水產業環境調控和修復技術與模式;安全、優質、專用、新型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生產和高效利用技術;畜牧水產業質量安全監控、評價、檢測技術;優質奶牛新品種及規模化、集約化飼養與管理技術。
3、重大農林植物災害與動物疫病防控技術
重大農林植物病蟲鼠草害、重大旱澇等氣象災害以及森林火災監測、預警、防控新技術;主要植物病蟲害及抗藥性檢測、診斷技術;環保型農藥創製、高效安全施用與區域性農林重大生物災害可持續控制技術;畜禽水產重大疾病監測預警、預防控制、快速診斷、應急處理技術;烈性動物傳染病、動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高效特異性疫苗生產技術;高效安全新型獸藥及技術質量監測等技術。
4、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現代儲運
農業產業鏈綜合開發和利用技術;農產品加工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技術;農產品分級、包裝和品牌管理技術;農業產業鏈標準化管理技術;大宗糧油綠色儲運、鮮活農產品保鮮及物流配送、農林產品及特種資源增值加工、農林副產品資源化利用;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和清潔生態型加工技術與設備;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快速檢測、全程質量控制等技術。
5、現代農業裝備與信息化技術
新型農作物、牧草、林木種子收穫、清選、加工設備;新型農田作業機械、設施農業技術裝備與高效施肥、施藥機械和設備;新型畜禽、水產規模化養殖以及牧草、飼料加工、林產機械和新型農產品產地處理技術裝備;農業生產過程監測、控制及決策系統與技術;精準農業技術、遙感技術與估產及農村信息化服務系統與技術。
6、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節水農業
水源保護、水環境修復、節水灌溉、非常規水源灌溉利用、旱作節水和農作物高效保水等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產品。
7、農業生物技術
新型畜禽生物獸藥和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及生物飼料等。
三、航空航天技術
1、民用飛機技術
2、空中管制系統
3、新一代民用航空運行保障系統
4、衛星通信套用系統
5、衛星導航套用服務系統
四、新材料技術
(一)金屬材料
1、鋁、鎂、鈦輕合金材料深加工技術
2、高性能金屬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產技術
3、超細及納米粉體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藝技術 
4、低成本、高性能金屬複合材料加工成型技術
5、電子元器件用金屬功能材料製造技術
6、半導體材料生產技術
7、低成本超導材料實用化技術
實用化超導線材、塊材、薄膜的製備技術和套用技術。
8、特殊功能有色金屬材料及套用技術
9、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套用技術
10、金屬及非金屬材料先進制備、加工和成型技術
(二)無機非金屬材料
1、高性能結構陶瓷強化增韌技術
2、高性能功能陶瓷製造技術
3、人工晶體生長技術
4、功能玻璃製造技術
5、節能與環保用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製造技術
(三)高分子材料
1、高性能高分子結構材料的製備技術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製備及套用技術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術
4、新型橡膠的合成技術及橡膠新材料
橡膠新品種的分子設計技術;接枝、共聚技術;鹵化技術;充油、充碳黑技術等;特種合成橡膠材料;新型橡膠功能材料及製品;重大的橡膠基複合新材料技術。
5、新型纖維材料
6、環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製備技術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環再利用技術
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套用技術
(四)生物醫用材料
1、介入治療器具材料可降解血管內支架;減少血栓形成或再狹窄的表面塗層或改性的血管內支架;具有特殊功能的非血管管腔支架;介入導管,包括PTCA導管(導絲)等;介入栓塞式封堵器械及基栓塞劑等。
*一般性能的支架和導管(包括導絲)除外。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產品材料編織的人工血管;生物複合型人工血管;人工心臟瓣膜或瓣膜成形環等。
*性能一般的單葉、雙葉金屬人工心臟瓣膜及傳統生化改性技術處理的生物瓣膜或其它產品除外。
3、骨科內置物可降解固定材料;可降解人工骨移植材料;可生物降解的骨、神經修復生物活性材料等。
5、組織工程用材料及產品組織器官缺損修復用可降解材料;組織工程技術產品,包括組織工程骨、皮膚等;組織誘導性支架材料等。
6、載體材料、控釋系統用材料
(五)、精細化學品
1、電子化學品
2、新型催化劑技術
4、超細功能材料技術
五、高技術服務業
1、共性技術
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面向行業特定需求的共性技術,包括:行業共性技術標準研究、制定與推廣業務,專利分析等。
2、現代物流
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代物流管理系統或平台技術;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或平台技術等。
3、積體電路
4、業務流程外包(BPO)
5、文化創意產業支撐技術
6、公共服務
7、技術諮詢服務
信息化系統諮詢服務、方案設計、集成性規劃等。
8、精密複雜模具設計
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數位化高端技術條件,為中小企業提供先進精密複雜模具製造技術、設計服務(包括汽車等相關產品高精密模具設計等)。
9、生物醫藥技術
10、工業設計
能夠創造和發展產品或系統的概念和規格,使其功能、價值和外觀達到最最佳化,同時滿足用戶與生產商的要求。
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一)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
1、太陽能
(1)太陽能熱利用技術
(2)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
(3)太陽能熱發電技術
2、風能
(1)1.5MW以上風力發電技術
適應中國氣候、複雜地形條件的1.5MW以上風力發電機組的總體設計、總裝技術及關鍵部件的設計製造技術等。
(2)風電場配套技術
風資源評估分析、風電場設計和最佳化、風電場監視與控制、風電接入系統設計及電網穩定性分析、短期發電量預測及調度匹配、風電場平穩過渡及控制等技術。
3、生物質能
(1)生物質發電關鍵技術及發電原料預處理技術
包括直燃(混燃)發電系統耦合技術,蒸汽餘熱回收技術,熱效率≥85%、燃燒過程不結渣、不產生新污染,具有廣泛原料適應性的生物質直燃發電裝置;能保證生物質在燃燒設備中充分燃燒的原料裝卸、輸送技術,能有效分離生物質中的Cl等腐蝕性物質的預處理技術等。
(2)生物質固體燃料緻密加工成型技術
(3)生物質固體燃料高效燃燒技術
熱效率≥85%、不結渣、廢氣符合排放標準的生物質固體燃料高效燃燒技術與裝置等。
(4)生物質氣化和液化技術
(5)非糧生物液體燃料生產技術
(6)大中型生物質能利用技術
4、地熱能利用
(二)核能及氫能
1、核能技術
2、氫能技術
(三)新型高效能量轉換與儲存技術
1、新型動力電池(組)、高性能電池(組)
2、燃料電池、熱電轉換技術
(四)高效節能技術
1、鋼鐵企業低熱值煤氣發電技術
鋼鐵企業餘壓、餘熱、余能回收利用關鍵技術,包括高爐煤氣余壓能量回收透平發電技術(TRT)、低熱值煤氣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技術(CCPP)等。
2、蓄熱式燃燒技術
工業爐窯和電站、民用鍋爐的高效蓄熱式燃燒技術等。
3、低溫餘熱發電技術
水泥、冶金、石油化工等行業低溫餘熱蒸汽發電關鍵技術。
4、廢棄燃氣發電技術
沼氣、煤層氣、高爐煤氣、焦爐尾氣等工業廢棄燃氣發電關鍵技術。
*高熱值燃氣發電技術及產品除外。
5、蒸汽余壓、餘熱、余能回收利用技術
冷凝水、低參數蒸汽等回收利用新技術。
6、輸配電系統最佳化技術
電能質量最佳化(包括在先動態諧波治理、先進無功功率補償等)新技術,電網最佳化運行分析、設計、管理(包括企業電網最佳化配置、用電設備功率合理分配等)軟體及硬體新技術。
7、高泵熱泵技術
地源、水源、空氣源、太陽能複合式等高溫熱泵技術;空調冷凝熱回收利用等技術。
8、蓄冷蓄熱技術
用於剩餘能量儲存(包括與之相關轉化、移送、利用)新技術。
9、能源系統管理、最佳化與控制技術
工業、建築領域的能量系統最佳化設計、能源審計、最佳化控制、最佳化運行管理軟體技術,特別是能量系統節能綜合最佳化技術。
10、節能監測技術
11、節能量檢測與節能效果確認技術
七、資源與環境技術
(一)水污染控制技術
1、城鎮污水處理技術
2、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3、城市和工業節水和廢水資源化技術
4、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術
5、雨水、海水、苦鹹水利用技術
6、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
(二)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1、煤燃燒污染防治技術
2、機動車排放控制技術
3、工業可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防治技術
4、局部環境空氣品質提高與污染防治技術
5、其他重污染行業空氣污染防治技術
(三)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
1、危險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技術
2、工業固體廢棄物的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3、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和資源化技術(四)環境監測技術
1、線上連續自動監測技術
2、應急監測技術
3、生態環境監測技術
(五)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技術
(六)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技術
1、重點行業污染減排和“零排放”關鍵技術
2、污水和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技術
3、清潔生產關鍵技術
4、綠色製造關鍵技術(七)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技術
1、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的採礦、選礦技術
2、共、伴生礦產的分選提取技術
3、極低品位資源和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一)工業生產過程控制系統
1、現場匯流排及工業乙太網技術
2、可程式序控制器(PLC)
3、基於PC的控制系統4、新一代的工業控制計算機
(二)高性能、智慧型化儀器儀表
1、新型自動化儀表技術
2、面向行業的感測器技術
3、新型感測器技術
4、科學分析儀器、檢測儀器技術
5、精確製造中的測控儀器技術
(三)先進制造技術
1、先進制造系統及數控加工技術
2、機器人技術
3、雷射加工技術
4、電力電子技術
5、紡織及輕工行業專用設備技術
(四)新型機械
1、機械基礎件及模具技術
2、通用機械和新型機械
(五)電力系統信息化與自動化技術
1、採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電力自動化裝置
2、採用數位化、信息化技術,提高設備性能及自動化水平的技術3、電力系統套用軟體
4、用於輸配電系統和企業的新型節電裝置
(六)汽車行業相關技術
1、汽車發動機零部件技術
2、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
3、汽車電子技術
4、汽車零部件前端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