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得暘

[約公元一三七七年前後在世]位元組庵,(一作字孟升,號節庵)錢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太祖洪武十年前後在世。

基本信息

簡介

[約公元一三七七年前後在世]位元組庵,(一作字孟升,號節庵)錢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太祖洪武十年前後在世。洪武中,以文學薦,三為教官。永樂初,(公元一四o三年)擢宗人府經歷,充《永樂大典》副總裁。得暘博學洽聞,詩文清麗,著有《節庵集》八卷,續編一卷,(均《四庫總目》)並行於世。

人物生平

《黃淮文集》76頁,退直稿三:高節庵德暘畫像贊

貌不逾中人,而度量廓如也;言不誇詡,而文與理俱也。行不詭異,而駸駸乎前賢步趨也。動則行其志,靜則涵泳乎聖謨也。嗚呼先生,斯其為學問之功,資之深,德之符也。

至於黃淮永樂二年九月撰《騶虞頌》、五年撰《平安南頌》、《聖孝瑞應賦》,高得暘在《節庵集》卷一著有《騶虞賦》、《平安南頌》、《聖孝瑞應詩》題材類同,亦是兩者曾“同朝共事”見證文章。

《黃淮文集》158頁“省愆集卷下”有“與節庵論唐詩”的記載(參見黃永陵主頁·職業日誌最近發表“欣賞《省愆集》中惟一的一首七言排律”。) 。以此推理:高得暘有與黃文簡淮公在詔獄論過唐詩,瘐死時間最早不會早於1415年。

清·夏燮撰《明通鑑》(《續修四庫全書》史三六四冊604頁)永樂九年(1411)六月,逮(解)縉下獄,拷掠備至詞連大理丞湯宗、宗人府經歷高得暘、中允李貫、贊善王汝玉、編修朱紘、檢討蔣驥、潘畿、蕭引高及李至剛皆下獄。汝玉、貫、紘、引高、得暘俱瘐死獄中。其墓葬錢塘縣南山,餘杭人少詹事鄒濟為其撰墓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