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石

高山石產於壽山鄉南面約二公里的“高山峰”,品種繁多,石色瑰麗多彩,紅、黃、白、紫、黑、灰、赭各色俱備。為山坑石中最大的家族。產於“高山峰”任何一種石種都被冠以“高山”之稱。高山石是雕刻工藝品理想原材料。

摘要

高山石,雕刻工藝品用材。壽山石品之一。因產於壽山鄉南面約二公里的“高山峰”而得名。石色瑰麗多彩,紅、黃、白、紫、黑、灰、赭各色俱備。各色又有濃淡之分。凡單一顏色的,一般按色定名,加“紅高山”、“黃高山”和“白高山”等。每色中又因象取號,如紅高山中,又分荔枝紅、桃花紅、美人紅、瓜瓤紅等多種。常有多色交雜,或由淡漸濃,或色層分明,或如行雲流水,或如彩霞生輝,稱“巧色高山”,是雕刻工藝品理想原材料。

概況

白高山白高山

高山石產於福州市北部約30公里的壽山村,因其產自名為高山的山頭,故得名高山石。高山坐落於壽山村的南面,海拔983米,是壽山村的主軸山。
山坑石是壽山石中最大的家庭,而高山石又是山坑石中最大的家庭,兄弟姐妹,子子孫孫,俊男倩女很多,而且都有各種美名。高山石的名稱,一部分直接以礦洞為名,如太極頭、雞母窩高山石等,大部分則根據色澤、紋理和質地的不同特徵而取名。
以色澤命名者:紅高山、黃高山、紅黃高山、烏姆高山、白高山石等。質地潔淨的純黃、純紅黃高山石,非常稀罕。白高山還分為豬油白、象牙白、雞骨白、瓷白高山石等。純白的高山石撫玩時間長久,會變成牙黃色。肌理有蘿蔔絲紋的掘性高山舊石,可與田黃石相混。
以紋理和質地命名者:硃砂紅、桃花紅、瑪瑙紅高山石等。高山石中還有少量結晶體,依據其不同的特徵分別名為:高山晶、高山凍、天藍凍、牛角凍、環凍高山石等。總之,高山石五花八門,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這裡所出產的任何一種石都要有“高山”之稱。

追溯歷史

高山石出產於高山,高山座落於壽山村的南面,海拔983米,是壽山村的主軸山。去壽山探勝,還未進壽山村,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高山,各個礦洞瀉下的礦渣,形成了許多高高低低,大小不一的石流。高山產有30多個品種石,色澤豐富多彩,質地通澈透明,惟質稍松,含水份較多,容易乾裂,須用油保養。質地潔淨的純黃、純紅、純白的高山石非常罕見。
高山石質地較軟,適宜上油保養,因而人稱其為“財主石”。高山石長久撫玩,會上“包漿”顏色變舊,火氣褪盡,更加古雅可人。高山石作品不宜置於強烈的陽光下,最好用玻璃罩或擺設於櫥內。長久收藏高山石,上油後套用不透油的玻璃紙包妥置於盒中。

主要成份

是以地開石(集合體常具蠟狀至玻璃光澤)、高嶺石(集合體常具珍珠至玻璃光澤)和葉臘石(玻璃至臘狀光澤)等為主要礦物成分的石種,多有油性,質地滋潤,富有光澤,硬度較低。

重要品種鑑賞

瑪瑙洞高山石石洞居於大洞的尾部,相傳亦為明代僧侶所開。瑪瑙洞高山石石質純潔多光澤,似瑪瑙,色澤為紅、黃,稱為紅瑪瑙石、黃瑪瑙石,偶有黑中透紅者。石中常隱現紅、黃、黑、白各色條紋和圈點。近年石農常在各山各洞採到色質與瑪瑙相似的石材,也稱為瑪瑙洞高山石。

嫩嫩洞高山—又稱“民國二高山”嫩嫩洞高山—又稱“民國二高山”

嫩嫩洞比鄰水洞,以初鑿人嫩嫩而名,所產石亦冠此名。民國二年(1913年),曾出珍石一批,故又名“民國二高山石”,其石性淡凝通靈。嫩嫩洞高山石肌理含細蘿蔔紋,與水坑晶凍石相比毫不遜色,兩者非有經驗的鑑定家,殊難分別,惜已絕產。

世元洞高山石世元洞高山石

世元洞高山石又稱“仙源洞高山石”,世元洞位於大健洞後方,是清代張世元所鑿的礦洞。世元洞高山石石性稍堅,惟色澤鮮活,常見者有紅、白兩色。

四股四高山四股四高山

四股四高山石產於四股洞,石洞鄰近嫩嫩洞,因四位石農合股開業,故名。四股四高山石石質比其他各種高山石都堅實,透明度佳,色澤豐富,有黃、紅、白、灰各單色或雜色,是高山石中的優質品。

雞母窩高山石雞母窩高山石

高山石的雞母窩高山石,又名金母屋高山石。其礦洞位於高山峰北側,荔枝洞後背的山脊處,太極洞的正下方,因地形似雞窩而名。這裡的地名就叫雞母窩。說來奇怪,這個洞的礦脈也真像母雞孵蛋一樣,一窩一窩地夾在圍岩之中。雞母窩石多為零星小塊,產地與荔枝洞相近,質地稍遜於荔枝洞石,石性比較通靈,呈半透明狀,其黃色石料,多有深黃色的小點結晶體,有的石中還含有黑針點。雞母窩石紅、黃、白、黑、藍各色俱全,是繼荔枝洞石之後出現的優秀新石種。大健洞高山石出產於大健洞,和尚洞中有支洞,為清時石農黃

荔枝洞高山荔枝洞高山

大健開鑿,故號“大健洞”,所出之石便稱大健洞高山石。大健洞高山石石質近乎於和尚洞高山石,惟多含砂格,容易開裂,稍遜純潔,石質遜於和尚洞高山石。民國初,從大洞另掘支洞,出石有別於大洞高山石油白洞高山石色多乳白或白中泛黃,凝膩如油脂,肌理偶見色點。將油白洞高山石浸於油中,色濃;脫油後,又變淡。因為嗜油,故也稱油性高山石。

保養

高山石的質地較軟,適宜上油保養,因而人稱其為“財主石”。高山石長久撫玩,會上“包漿”顏色變舊,火氣褪盡,更加古雅可人。高山石作品不宜置於強烈的陽光下,最好用玻璃罩或擺設於櫥內,也不宜強光長久照射,櫥內宜置小杯清水,以免過熱與過分乾燥。如果粘有過多灰塵,可將作品置於加少許洗潔精的溫水中,用長毛刷細心刷洗,風乾後上油,以植物油為好,無色的嬰兒油或頭髮油亦可。長久收藏,上油後套用不透油的玻璃紙包妥置於盒中。
前人用曬成白色的茶油保養壽山石。用花生油保養會使高山石變色,而且十分粘手。現在因為白茶油少見,有人用髮油代替,髮油揮發性強,容易乾燥。講究的收藏家以嬰兒油保養,對脂潤石性很有好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