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熱充電寶

體熱充電寶

體熱充電寶,是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生髮明的,可利用人體體溫蓄電,同時充電寶、手機等設備也可以實現充電的設備。不過,眾多網友質疑其違反基本物理常識。面對質疑,林剛表示正在不斷試驗完善充電寶。

基本信息

簡介

設計原理設計原理
這種利用體溫和外界的溫差產生電能的例子在生活中還真有,美國新澤西州電信電話公司就設計建造了一座新穎的辦公大樓,利用裝在樓內的能量收集置換裝置,將在大樓工作的3000多名員工所散發的熱量收集起來並置換為電能,用於照明、電腦辦公,甚至調節室內溫度,使之保持在18—29攝氏度之間。

2014年8月有媒體報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一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項目,是發明了一款“體熱充電寶”,報導還言之鑿鑿的說,“他的充電寶樣品熱能和電能的轉化率達到17%,握在手裡兩個小時,就可以給一款蘋果手機充滿電。”報導一出,很多人為這名學生點讚,但也有很多人站出來,表示這是偽科學的報導,違背了科學常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二學生林剛發明的“體熱充電寶”引發熱議,該設計不用插電,只需手握充電寶即可給手機充電。林剛稱已有多家風投公司表明投資意向。不過,眾多網友質疑其違反基本物理常識。

設計者

林剛,出生於1994年的現就讀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信息管理專業。他表示,他最初是受到加拿大女孩發明體熱充電手電筒的啟發,從2013年10月底,他開始著手發明“體熱充電寶”。

發明過程

充電寶充電充電寶充電
據林剛介紹,這種技術利用溫差發電效應,只要設備一頭是熱的,一頭是冷的,即可轉換成電能。按照他的想法,“體熱充電寶”是利用人體手掌溫度與充電寶(一般為室溫)之間的溫度差,通過固定導電元件對手機進行充電。

2013年10月底,他開始著手發明“體熱充電寶”。

2014年5月,體熱充電寶的樣品就做了出來。實驗室的數據顯示,他的充電寶樣品熱能和電能的轉化率能達到17%,握在手裡兩個小時蓄滿的電就可以給蘋果手機充滿電。

經過多次試驗,2014年7月中旬,林剛完成了“體熱充電寶”的初步設計,向知識產權局遞交了專利發明申請材料,專利申請還未獲得批覆。

8月6日,林剛在“啟迪之星2014創業營南京站”活動中介紹了自己的“體熱充電寶”發明。據他介紹,已有清華科技園的兩家風投公司找到他,在接洽中的投資公司有四五家。

技術原理

利用人體體溫,充電寶就能蓄電,不用插電、握在手裡利用人體體溫,充電寶手機等就可以實現充電。體熱充電寶創意源於學校講座,其技術原理就是利用溫差,將身體熱能轉化成電能。

“體熱充電寶”不同於傳統的交流電充電寶,它無需插電,握在手裡就能利用人體散發的體表體溫,通過熱能轉化對充電寶充電,手握充電寶2小時就能充滿一台iPhone電池。

市場估價

路演現場,林剛的這個項目剛剛介紹完畢,清華科技園的兩家公司、南京一家科貸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都在第一時間找到林剛,約他詳談。據測算,這樣的充電寶如果大批量生產,市場價也就在百元左右 。

質疑聲音

質疑

溫差不夠電壓不達標

體熱充電體熱充電
林剛的發明被媒體廣泛報導以後,引來眾多網友質疑。據多家媒體報導,林剛曾表示其充電寶樣品的熱電轉換效率可達17%,只需2小時即可將蘋果手機充滿。

人大附中物理教研室高江濤老師說,該發明理論上可行,但操作中存在難題,集中於人體與室溫溫差不大,以及熱電轉換效率低兩方面。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鄧列征則表示,“這個很難實現,現在所有試驗過的溫差發電材料的溫度係數都十分不理想。”差發電材料每一度溫差只能產生幾毫伏的電壓,而為手機充電需要5伏電壓,體溫與室溫的溫差最多十幾度,產生的電壓會低於手機充電所要求的標準電壓。

泛科技主題網站果殼網主筆瘦駝一直關注此事,他表示,類似這樣的溫差發電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一些工業生產中已經在利用,2013年杭州某大學也曾有學生髮表論文,在實驗室環境通過90攝氏度熱端和30攝氏度冷端製造了一個60度的溫差,的確可以在較短時間完成對手機的充電。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果要用在攜帶型充電器上,如何保證這種溫差的持續存在。南京這個發明怎么來在日常生活當中提供這樣的一個溫差,體溫是37度,還需要一個比37度更低或者是更高的溫度。高溫呢,可能能夠給它創造一個低溫。但是這個低溫環境是怎么來創造的,在現在作者公開的這個數據當中是看不到的。

網友調侃

還有不少網友調侃,“發燒的人是不是充電充得更快”。

回應

林剛

林剛表示那個17%的轉化效率吧,說的是太陽能和溫差結合在一起,差不多能達到17%這樣的效率。估計就是把太陽能這一塊他們給忽略了。人體的轉化,現在最新的實驗數據,能達到10%,但是如果是平常的話,也就是6、7%這樣子。測量的實驗數據,1400毫安的電池3小時24分鐘勉強充滿,用體熱充電寶,就是單純的手握著,不包括太陽能。

林剛還向記者確認,瘦駝有關“如何保持低溫”的質疑,正是其專利的核心。

其他網友

騰訊微博實名認證為南京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青創沙龍組織者的張巧忠,也是林剛這一項目的評審之一。他在微博中表示,這個項目的原理,就是“利用人體熱能和電源內部產生一個溫差,通過半導體發電組件和高性能導熱材料來實現供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