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道

骨道

骨道:骨內長形的腔洞,如內耳道

一.骨道

骨內部的空腔,稱腔(cavity)、竇(sinus)、房(antrum),較小的稱小房(cellules),長形的腔洞稱管(canal)或道(meatus)。內耳道即為顳骨內部的長形空腔。毗鄰內耳而不屬於內耳。

內耳道為位於顳骨岩部內一骨性管道,長約10mm,向後開口於內耳門(岩部後面中部偏內處),向外為內耳道底(一垂直的而有篩狀小孔的骨板)所封閉。

1 內耳道的開口:

內耳門(internal acoustic pore):顳骨岩部後面中央部的大孔,為內耳道的開口。

2 內耳道的終端:

內耳道底(fundus of internal acoustic meatus):內耳道外側端的薄骨板。其隔開內耳道和前庭及耳蝸。

顳骨岩部內有內耳道,內耳道的外端為一垂直的而有篩狀小孔的骨板所封閉,該骨板稱內耳道底。內耳道底構成內耳的前庭和耳蝸內側壁的大部分。內耳道底有一橫嵴分為大小不等的上下兩區。內耳道底上區較小,被一垂直骨嵴分為前後兩部。前部為面神經管區,後部為前庭上區。內耳道底下區較大。前方為蝸區,後方為前庭下區。

3 內耳道的內容物:

A.面神經,第七對腦神經。為混合性腦神經,由特殊內臟運動纖維、特殊內臟感覺纖維和副交感纖維組成。通過內耳道的面神經屬於面神經內耳道段。

B.前庭蝸神經,又稱位聽神經,第八對腦神經。為感覺性腦神經,由蝸神經(蝸部)和前庭神經(前庭部)兩部分組成,蝸神經與聽覺有關,前庭神經與位置覺和平衡功能有關。

C.迷路動脈,由基底動脈發出的小支,又稱內耳道支,經內耳道進入內耳。

D.迷路靜脈,收納前庭和半規管的靜脈。與迷路動脈伴行,並接受來自蝸軸底的蝸靜脈而形成迷路靜脈,注入岩上竇的後部或橫竇。

二.內耳道的解剖學研究

面神經是內耳道的主要神經之一,其占居內耳道的位置最高,該神經進入內耳門向前上走行沿內耳道的前壁進入鐮狀嵴延伸所形成的面神經壓跡的骨槽中,沿此溝向外進入位於鐮狀嵴上方和垂直嵴前方的面神經管口,形成面神經管的迷路段,由於面神經管口的狹小,是該神經水腫的最易嵌頓的部位,也是面神經全程減壓的重]。以內耳道後唇垂直於內耳道平面為基點,耳蝸神經於位聽神經行至4.3mm處分出,向前下方經內耳道底的耳蝸隱窩即骨螺旋板中心部的凹陷,耳蝸神經在此分支穿過耳蝸隱窩的微孔至耳蝸各回。前庭神經在距基點6.12mm處膨大形成前庭神經節,神經節的外端逐漸變厚,並分出上下支即前庭上、下神經,分別經內耳道底至橢圓囊隱窩和球囊隱窩。中間神經又稱Wrisberg神經,位於面神經後下方,在橋小腦角處和面神經是分離的,進入內耳道後3mm與面神經包在同一層蛛網膜內,愈靠愈近,入面神經管後和面神經交織在一起。耳蝸2面神經吻合支為Wrisberg神經後外側與前庭上神經前緣之間的連線神經,實際上是有2~4條小束神經纖維組成的網路,每根神經束極細,作前庭神經切斷術時必須注意將耳蝸面神經的吻合支先行切斷,否則提拉前庭神經時有可能通過吻合支損及面神經。

自 Dandy 於1934年發現血管壓迫神經根是三叉神經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來。許多學者進行過內耳道中血管的研究。有報導內聽動脈 60%以上是由小腦前下動脈發出。本研究結果為 74%,與上述數值相近。我們測量的小腦前下動脈直徑平均(2.2±0.6)mm,所發出的內聽動脈有1~4 支不等,但以 1~2 支居多,其直徑在 0.15 ~0.42mm之間。一般經內耳門前緣與面神經之間入內耳道,走行於面神經與內耳道前內側壁之間,向內耳道底行進,然後經面神經深面至前庭神經前上方的骨槽中,沿途除發出細支至有關的神經外,主支進入內耳道底然後進入內耳。有研究表明,從小腦前下動脈所形成的動脈袢有 5 種類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