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惶失措

驚惶失措【讀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 ,失措:失去常態。由於驚慌,一下子不知怎么辦才好。 【出處】 唐· 李百藥《 北齊書· 元暉業傳》

基本信息

【讀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釋】 失措:失去常態。由於驚慌,一下子不知怎么辦才好。
【出處】 唐·李百藥北齊書·元暉業傳》:“(元)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用法】 補充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示例】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少卿虛心病,元有些怕見他的,亦且出於不意,不覺驚惶失措。”
吳晗燈下集·談曹操》:“曹操死,青州軍驚惶失措,以為天下又要大亂了。”
【近義詞】 手足無措心慌意亂驚慌失措
【反義詞】 鎮定自若從容不迫不動聲色
【典故】 南北朝時期,北魏景穆帝的玄孫元暉業為人正直,十分有骨氣。北魏被北齊所滅後,齊神武帝將魏孝武帝的皇后嫁給魏孝莊帝的侄子元韶元暉業當著齊文宣帝痛罵元韶,被齊文宣帝下令處死,同時還有元孝友,孝友嚇得驚惶失措。元暉業神色自若從容就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