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邪惡

驅邪惡

驅邪惡,亦叫驅鬼活動,是廣東湛江傳統風俗節日,每年元宵節舉行。

湛江元宵奇觀:驅邪惡

紙船參加游村前做最後檢查
湛江市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由於受到自然環境等方面的因素,特別是科學知識的匱乏,人們對外界的認識存在著不少局限。
打響銅鑼宣布""押災下海""即將進行
諸如鬼神觀念。然而,湛江人民又是聰明勇敢的。對於鬼神,他們既敬又敢於挑戰。因此,就出現了一些別具特色的民俗活動。
其中,每年元宵期間的驅鬼活動就很有代表性。時過境遷,這些傳統民俗已經沒有了驅邪趕鬼的功能,成為獨具特色的一種民間文化活動。
送鬼上路,是藉助神的威力驅趕邪惡,最常見的形式是大規模的游神活動。
特具一格的糖糕糖飯祭品
代表妖魔鬼怪的草人押入船內
人們恭敬地把廟宇中的神像請出來,置於神轎或神車出遊,場面非常壯觀。銅鑼、“迴避”、“肅靜”告牌開道,旌旗、羅傘、舞龍舞獅跟隨,化裝並配有道具的各式各樣的遊行隊伍,組成方隊,浩浩蕩蕩繞村而行。
各家各戶在門前擺祭品、燃香燭、燒鞭炮迎接,這樣五鬼六害便無處藏身,在神靈的威嚴下逃之夭夭,遠走消失。押災下海,是流行在沿海地區的一種遣災活動。
鑼鼓喧天,炮竹不斷,八音嘹亮,彩旗飄揚,獅龍齊舞,村民組成龐大的遊行隊伍,在村中行進。人們抬著竹篾扎的紙船,由化裝成五雷將軍的人率領
紙船武器押送擱置海邊
眾武士,挨家挨戶蒐集象徵妖魔鬼怪的草人,押入船中,再由兵器隊押送到海邊擱置,等候處決焚燒。入夜,全村男女老少涌到海邊看燒紙船,人聲鼎沸,鑼鼓齊鳴,熱鬧非凡。
青年男子抬著神轎飛奔到船邊進行接力顛轎,上香祭儀後,在炮竹聲中,把紙船灑上煤油,在村民的吶喊聲中付之一炬。烈火熊熊,火光沖天,表示瘟神災害隨船火化,隨水飄流,在村中再無立足之地
麻章區太平鎮東岸村燒紙船驅瘟場面
麻章區太平鎮東岸村每年的元宵節都舉行此項活動,這一習俗,也成了該村鬧元宵的特色文化和重頭戲,吸引四面八方客人慕名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