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鐵山

馮鐵山,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訪問學者,中國倫理學會德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常務副秘書長,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

簡介

馮鐵山 馮鐵山

馮鐵山,研究方向為教育學原理(德育學原理)、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育等。

教育科研成果

近年來立志弘揚中華民族的“詩教”傳統,依託民族詩意的語言形式和美感形態,建構“詩意課堂”,塑造富有詩意的教師形象,從而探尋解決中國小語文教學了無生趣、效率偏低問題的辦法,給閱讀以詩性奠基,給作文以詩意享受,給學生以詩意潤澤,增強語文教學魅力,乃至達到詩化語文、詩化課堂、詩化德育、詩化教育的目的。“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間,先後主持了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課題“新詩進課堂與詩意語文教師培養策略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課題“新詩教對小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國家一般課題“詩意德育促進學生積極人格和諧發展研究”,親自深入課堂,給中國小教師上示範課,指導第一線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先後在廣東中山、湖南株洲、長沙等地建立了20個實驗基地,整體構建了“詩意課堂”的理論模式及操作機制,初步創造了獨特的新詩教現象。在《教育研究》、《思想戰線》、《語文建設》、《課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論與實踐》、《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教學通訊》等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6篇,其中全國核心期刊20篇、CSSCI來源刊物16篇,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2篇,撰寫並出版學術專著《新詩教原理》(2008年),主編教材《詩意語文學本》(6冊)、校本教材《孫中山德育讀本》一套。曾獲得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省教育科研成果獎10項。教學認真、投入、深刻、活躍,結合教育部項目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實施案例教學,創造民主辯論氣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指導並帶領學生深入社會生活、下基層學校搞教育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探索能力,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教育實效,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

馮老師多年擔任研究生導師,本著“好學生就是堅持天天進步的學生”的獨特學生觀,引導學生勤奮學習,堅持一天一個進步。馮老師十餘年潛心研究詩意德育,將自己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課題成果,及時轉化到實踐中來。
如何導引學生塑造自己優雅的形象?馮老師尊奉“語言是存在的家”的哲學思想,訓練學生的典雅語言表達能力,導言導行,開口開心。主要的措施有給心靈一首詩,以自己的部落格為陣地,設立“寧大白鷺之典雅語言訓練”專欄,堅持讓學生每天寫一句典雅的漢語激勵自己去塑造理想的教師形象,促使他們在典雅語言的導引下進行專業成長。搭建典雅語言交流表達的平台,開闢詩意語文人QQ群、詩意語言台賽,促使學生在錘鍊典雅語言的過程中陶冶詩意情意。他所執教班級的林楠同學在浙江省師範生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第一名好成績。
馮老師將詩意教師形象塑造納入專業能力訓練當中,促使本科生德性培育與專業能力訓練圓融互攝,研究成果兩次獲得浙江省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研究會一等獎。針對研究生需要,他成功推出了廣受好評的《語文教育理論思維訓練》等課程,創造性地讓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結盟。馮老師曾遭遇嚴重的車禍,當時他忍著病痛,堅持坐著輪椅為學生授課。
“做教育的農夫,耕耘希望的麥田”。正是這質樸的情懷和堅守的責任,使馮老師贏得了本科生與研究生的真誠回報——他們親切地稱呼他“馮爸爸”。

學生感言:馮老師用高尚的德行感染莘莘學子,用典雅的言語淨化學生心靈,用智慧的教學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他愛生如子,是深受學生歡迎的“爸爸型”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