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嶺

位於區北部。東鄰五里牌鄉和北湖區市郊鄉,南面和西面與荷葉坪鄉交界,北連崗腳鄉、棲鳳渡鎮。地形以東面以丘陵、崗地為主。

湖南彬州市蘇仙區-馬頭嶺

一、位置:位於區北部。東鄰五里牌鄉和北湖區市郊鄉,南面和西面與荷葉坪鄉交界,北連崗腳鄉棲鳳渡鎮
二、地形:東面以丘陵、崗地為主,海撥在250米左右;西面以崗地溪谷平原為主,海撥在200米以下。山體呈南北走向。
三、範圍:轄太和、鍾家、七洲、株子塘、荷葉塘、馬頭嶺、板子樓等7個行政村,68個村民小組。
四、面積:土地總面積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679畝,其中水田8509畝。
五、人口:總戶數2443戶,總人口9798人,其中農業人口9259人。
六、河流:棲河流貫境內南北,此外還有太和水、和平水等溪流。
七、交通:107國道貫穿南北,西河公路環繞各村,交通比較方便。
八、礦產:主要有煤礦等。
九、物產:農產品稻穀、紅茹、烤菸茶油楠竹杉木等為主,工礦產品有錳、煤、竹製品等。
十、氣候:年平均氣溫17.7℃,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下雨量以春、秋兩季較多。≥10℃積溫5100℃,無霜期295天
相關連線:
http://www.sxlr.cn/news_read.asp?id=805
http://www.videosear.ch/tag/%E9%A6%AC%E9%A0%AD%E5%B6%BA/

廣東省茂名山脈-馬頭嶺

茂名地勢北高南低,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境內山脈眾多。
尖峰嶺
馬頭嶺山脈。北起高州市馬貴鎮與信宜市交界處的尖峰頂(海拔1141米),沿高州市東部邊境南抵電白縣馬頭嶺。其中主要山峰有:十二楞嶺(海拔1280米)、王母樓(海拔801米)、大轎頂(1335米)、三官頂(海拔1258米)、浮山嶺(海拔941米)。
棉被頂
大細垌山脈。北起高州市馬貴鎮棉被頂(海拔1627.3米),南運載高州水庫石骨庫區的大細垌。其主要山峰有:雞冠頂(海拔1174米),大王嶺(海拔766米)。
棉被頂
青山嶺山脈。由棉被頂峰同西南延伸至大井鎮南部青山嶺。沿脈有牛脊嶺、青山頂、下大嶺。
尖峰嶺
崩山嶺山脈。尖峰嶺往西沿高州市北部邊境走向,至粵桂交界的崩山嶺。脈經棉被頂、鑊廠坪大田頂(海拔1703米)、大霧嶺(海拔1423米)、蝦公坪、黑石嶺、大船嶺。
王江坑嶺
蜈蚣塘大嶺山脈。脈經石板鎮、潭頭鎮邊界的有天平嶺、獨帳嶺,脈經高州市的石板、南塘、頓梭三鎮邊界的有石坑嶺、仙坑嶺、馬蹄嶺(海拔335米)。
大近嶺
那射嶺山脈。沿脈有崖鷹嶺(海拔369米)、六雲嶺、寶嶺、蜈蚣塘嶺(海拔408米)、豆腐嶺、那射擊嶺。
雞公嶺
豆腐嶺山脈。由雞公往西行,有射牛嶺,又稱石牛嶺(海拔425米)、筆架山(海拔208米)金井嶺觀荔亭、癩痢嶺,直到鎮江北部的豆腐嶺。
雲霧山
雲霧山是新興江、羅定江、漠陽江的分水嶺。位於廣東省西部,綿延於雲浮、新興、陽春、信宜、高州等縣之間。雲霧山具有斷塊山性質,是數列呈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山地的總稱。各列山地都有許多小河造成的深谷和多級瀑布,水力資源豐富。山地高度一般為300~800米,最高峰大田頂位於信宜縣南部,海拔1704米。山地中有許多狹長谷地和石灰岩溶蝕盆地。谷地亦沿構造線呈東北—西南向伸延,長10公里左右,寬約0.5~1公里。盆地中有一系列喀斯特殘丘地形。雲霧山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濕度大。河流水量豐富,多深谷,並多直角拐彎。山上有松、杉、竹林,也產茶葉等。
平雲山
平雲山位於高州大坡鎮、雲潭鎮和新垌鎮,在大坡福州村的麒麟峰下的麒麟瀑布落差高達230米,寬110米,有“廣東第一瀑”之稱。這裡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以及十萬公傾的竹林,空氣清新。
中火嶂
中火嶂位於廣東省化州城西10公里的石灣區境內,連綿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48米,山石壯觀,景色幽野,風光殊絕,如天上人間,被譽為粵西形勝,南國名山。
麗山
麗山 又名尖崗嶺,古稱為“化州之鎮山。”秀麗直立,高215米,位於化州城區北15公里處。登高遠望,西北群山連綿,像大海碧波起伏;東南平原無垠,村落與田疇交錯。麗山有一奇,每當天寒霜凍,此山左右無霜,農作物不枯萎。麗山石景蔚為大觀。
龍王山
龍王山又名六皇山,在化州北40公里,山上有33峰。其第一峰稱高峰,極險峻,高200餘丈,直插雲霄,東南唯一徑可登,昔村民避兵於此,故又名“來安山”。山頂有天池,水清見底,相傳羅辨騎白牛化龍於此。高峰南側十里處的響泉峰為第二峰,有股泉水源出煙霞洞,經九吊水,從峰前下瀉,飛流萬丈,下注龍潭,其聲如瓮,數里可聞。響泉峰東側為第三峰——劉仙嶺,傳說讓三妹曾於此逗留,因名。響泉峰西側為第四峰——鴉飛頂,因崗頂一巨石狀若飛鴉,故名。響泉峰之前為第五峰——龍潭峰,潭水下瀉成一幅巨大瀑布。與劉仙嶺對峙的玉盤峰為第六峰,相傳劉三妹煉丹於此,今峰頂還存有丹臼石。
葫蔭山
葫蔭山(俗稱葫蔭地),坐落化州北部山區,播揚與廣西北流南部茶山交界處。廣西南部山區麒龍群峰山脈過龍形成,天然群山氣勢奇景,西南景地山脈有一座三峰嶺名山,山峰高聳入雲端,約計海拔1080多米。葫蔭山是一個原始森林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原有野生植物,珍貴植物山草藥、珍稀動物等種類繁多。有超數百年以上古樹,高大的松樹、樟樹、紫椋樹、杉樹、盜藥樹甚至四人牽手環抱不過,桿粗葉茂,樹貫聳立參天,成為一片四季常青的青山綠景。深山蘊藏著珍稀動物,如穿山甲、果狸、刺蝟、金錢龜、石蛤、石蝦、華南虎、金錢豹、黃猄、山羊、狐狸、貓狸、野狗、野豬等,經常出沒在深山、河床、盤地中,甚至經常出山到附近村莊尋食。
大田頂
大田頂,又名大天頂,位於信宜市大成鎮東部,地理座標是北緯22°17′31″,東徑110°12′51″海拔1704米,地處亞熱帶南端,是雲開山脈大霧嶺的主峰,為粵西第一高峰,西江支流黃華江的發源地。山中有茂密原始森林,其中不乏珍稀動植物和名貴藥材。
雷公嶺
雷公嶺原名招義山,位於信宜市池洞鎮與金垌鎮交界處,海拔350米,雷鳴則澗回響,故稱雷公嶺。唐武德四年(612年)析懷德縣地置信義縣(信宜縣前身),取信山的“信”字與招義山的“義”字而名縣。
特亮山
特亮山位於信宜市金垌鎮光榮村與南屯村之間,今名牛粥嶺,海拔573米。光緒《信宜縣誌》載:“昔日有白牛夜出,光影四射,因見此牛發亮,故名特亮山,多產石灰石。”唐武德五年(622年)置特亮縣,以此山名為縣名。
鴨兜山
鴨兜山信宜市位於貴子鎮,海拔1199米,山上產鴨兜茶。清初以前,該山為瑤民居住之所。1982年廣西瑤胞派人前來山上尋取祖先遺骨,在懸崖石洞中找到古代瑤族骨埕和遺骨。山上有連片大面積天然草場。
白馬山
白馬山位於信宜市錢排鎮白馬村,海拔1475米,相傳白馬隱見而上,故而得名。山上石崖林立,生長著七根白毛茶,可望而不可采。相連有獅子山,海拔1442米,山上盛產黃蓮藥材。
大水嶺
大水嶺位於信宜市錢排鎮與合水鎮交界處,海拔1045米,前夷後竣,嶺周圍常降大雨,因而得名。嶺側有素東公路經過,通往合水等地。
黃坡嶺
黃坡嶺位於池洞鎮與懷鄉鎮界山,海拔350米,汽車從縣城通往懷鄉、洪冠、茶山必經之地。嶺上有飯店、商店、古時有寺。嶺上嶺下及四周松林如海,連綿萬畝,是一片美麗的綠洲。
長崗領
長崗領位於信宜市東鎮鎮,海拔450米,是信宜市通往白石、大成、錢排、合水、新堡等地的通道。古時嶺坳處有茶亭,現有小食店和小賣店,嶺的周圍林海松濤,一片茂盛,盛產玉桂、柑橙、松脂、竹子等土特產,是一個良好的“森林公園”。
爐塘頂
爐塘頂位於信宜錢排鎮,海拔1681米,高度僅次於大田頂,為粵西第二高峰。山上有連片大面積天然草場,辦有畜牧場。
大霧嶺
大霧嶺位於信宜大成鎮東南6.5公里,與高州交界處,海拔1423米,因終年雲霧籠罩,人們看不清其面目而得名。山上蘊藏豐富的植物資源。
銀岩頂
銀岩頂位於信宜錢排鎮境內,海拔1334米,以富含錫、鎢、鉍、銅、鉬、鐵、金的多金屬石英斑岩型脈石礦而著稱。
公和山
公和山位於信宜茶山鎮和貴子鎮之間,海拔1298米。兩峰對峙,如肩相倚,又名公婆石。清鹹豐年間,鄉民築堡於此,以防賊亂。
石船頂
石船頂位於信宜新堡鎮東南部,海拔1201米,為信宜與陽春的界山。
雞籠山
雞籠山位於信宜合水鎮南部,海拔1281米,是信宜、高州與陽春的界山,羅定江(上游稱合水河)發源地。
大仁山
大仁山又名雲岫山,是信宜市的名山之一,位於信宜市郊北邏村,海拔高728米,距市區3公里。相傳古時有位仲大仁,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犧牲,民眾在山上建仲大仁廟以祀之,山因此而得名;此山由三主峰相連而成,極似恬然而睡巨人,因而也有“大人山”之說法。山高嶺峻,氣勢雄偉,奇峰隱現,雲霧縹緲,怪石嶙峋,松濤陣陣,異穴藏寶,別有洞天,草藥俯拾皆是,山茶沁人肺腑,遍地茂林修竹,處處鳥語花香。
太華山
太華山,位於信宜市東鎮鎮莊垌村,地處信宜市區西北面東鎮鎮與池洞鎮交界,距市區約10公里,海拔678米。是信宜的名山,自然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山腰樹木茂盛,鬱鬱蔥蔥;山巔綠草如茵,山花爛漫。
天馬山
天馬山位於信宜市北界鎮旺將村的西南邊。海拔1080米的天馬山有蓊蓊鬱郁的森林、清澈的甘泉、幽深的峽谷、形態各異的瀑布、鬼斧神工的怪石、高曠令人神往的南國大草原,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桫欏、雞毛松、紅花荷、人頭蕨等珍稀樹種,果狸、箭豬、山龜、山雞等野生動物。天馬山還有濃厚的人文色彩,曾是苗人聚居之地,留下石砌梯田、石屋遺址和大片茶樹、檸檬。
白雞嶺
白雞嶺是信宜市的一座名山,海拔1548米,位於信宜市白石鎮與錢排鎮的交界處,為白石河與錢排河的分山嶺。嶺下有白雞村、白雞寨、白雞街等以白雞命名的地名。傳說古代白雞出鳴嶺上而來。
莊山
莊山位於電白縣水東鎮東39公里,電城鎮北1公里處。海拔249.5米。山上秀石錯落,古木參天。源於山巔的莊泉全長200多米。其間形成30餘個大小不一的天然浴池,掩隱於石群之間,水清如鏡。溪畔明清石刻如“臨流觀化”“海飛雲立”、“滌塵”、“莊泉”等散布於石澗、峭壁之上。
浮山嶺
浮山嶺是高州與電白分界山,高941米,盤亘24里。浮山嶺山青水秀,樹木郁蔥,泉溪清澈,雲霧鐐繞,置於其間,恍若仙境。山上峭峰凌空,怪石磷峋,有一石洞面積達70多平方米,壁立如閣。山腰和山下荔枝、龍眼連片成林,花繁果碩。浮山嶺有獨特的文化古蹟,歷為兵家要地,早在隋朝時,百越族首領冼英(冼太夫人)就在此設定營地,現存有冼太營地、冼太廟。
相關資料:
http://our.maoming.cn/gaikuang/2007-03/1174635824d1367_1.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