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古戰場

馬陵古戰場

公元前341年魏齊馬陵之戰,其戰址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1992,專家經論證達成共識,魏齊馬陵之戰的戰址當在郯城的馬陵山,馬陵道在郯城縣境馬陵山地段,南起大尚莊鄉的孫家塘,北到清泉鄉的九道灣,在郯城縣境約40餘公里。

馬陵古戰場

馬陵古戰場馬陵古戰場
馬陵古戰場 柯砹晟轎揮譙俺竅爻嵌�10公里,南北走向,因狀如奔馬而得名。該山在臨沐、郯城、江蘇省新沂三縣交界處,綿延60餘公里。據考證歷史上著名的齊魏馬陵之戰就發生在這裡。公元前342年,魏國大將龐涓率兵攻打韓國,韓國求助於齊國。齊國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直攻魏國國都大梁。龐涓聞訊回兵,齊軍早已繞道東撤。龐涓率兵追趕;孫臏採用減灶誘敵之計,將魏軍誘入馬陵古道,大破魏軍,射殺龐涓。《郯城縣誌》載有明代李先芳的詩:“迥合長堤衛水秋,滿懷黃葉荻颼颼。居人近指馬陵道,遺磧遙傳瓦屋頭。昔日孫龐曾決勝,只今草木尚含愁。不知七國皆迷地,猶自停車弔古邱。”此詩亦可證馬陵山之戰發生於此。
馬陵山地形複雜,因此山地處北東向郯廬斷裂帶(為我國東部巨型斷裂帶,北起瀋陽南到安徽的廬江)中段,故有山體扭曲的地質景觀,有錯落有致的千層崖、泥裂龜殼崖。馬陵山上發現的古化石極為豐富,珍貴而罕見,有中生代柏樹化石,大片碎枝葉化石群,有大面積的鴨嘴恐龍化石群,有新生代大象化石、鹿化石、犀牛化石、熊化石等,故馬陵山有“天然博物館”之稱。
2001年,馬陵古戰場被中國軍事科學院定為中國古代軍事科學科研基地。縣裡已初步確定了“3-5年內把馬陵山開發為初具規模的古代軍事文化旅遊風景區”的近期目標和“在海內外知名度較高的東方古代軍事文化旅遊勝地”的長期目標,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