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菊

馬蘭菊

原產中國,日本,園林中常栽培做觀賞,野生較多。花色淡雅清新,花姿簡單舒爽,花容,花貌宜人,成片栽植鬱鬱蔥蔥,適合花壇和盆栽。馬蘭菊在我國除溫帶北部少見外,其它各地均有分布,除可用作觀賞外,還可藥用、食用,是一種非常好的藥食同源的山野菜。馬蘭菊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藥理作用也十分廣泛,其市場前景非常好,開發利用技術也不複雜。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菊科,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具匍匐莖。基部葉花後凋落,莖中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7~10cm,寬1~5crn,先端尖、漸尖或鈍,基部漸狹而無柄,邊緣有疏粗齒或羽狀淺裂,上部葉小,全緣。頭狀花序,直徑約2.5cm,單生枝頂或排成疏傘房狀;總苞2~3層,邊緣膜質,具睫毛;舌狀花1層,雌性,舌片淡紫色;管狀花多數,兩性,黃色,筒部被短毛,先端裂片50瘦果倒卵狀長圓形,極扁,長1.5~2mm,褐色,被短柔毛及腺毛;冠毛長約0.3mm,易脫落。花期秋季。生於田野、路邊、溝旁。分布於貴州各地苗鄉。此外,全國各地也有。夏秋採收。鮮用或曬乾備用。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

主要價值

功能主治

1、諸瘧寒熱。用馬羊蘭搗汁,再加一點水,發病日早晨服。藥中高精亦可加沙糖。

2、絞腸痧。用馬蘭根葉在口中細嚼,將汁咽下。

3、打傷出血。用馬蘭、旱蓮草、松香、皂樹葉(冬日無葉,可用樹皮)共研細,搽入傷口。

4、喉痹口緊。用馬蘭根(或葉)搗汁,加幾滴醋滴入鼻孔中,或灌入喉中,痰郵,口自開。

5、水腫尿澀。用馬半、黑豆、小麥,加酒、水各一杯,煎成藥一杯,飯前溫服。

6、丹毒。用馬蘭、甘草,磨醋搽患處。

7、痔漏。春夏取生馬蘭,秋冬取乾馬蘭,白水煮食,連汁喝下。又方:馬蘭,酒煮,焙、研後加糊做成丸子。每天服適量,米湯送下。另用馬蘭煎水,加一點鹽。每天熏洗患處。

馬蘭菊

釋名:魚鰍串、泥鰍串、雞兒腸、田邊菊、路邊菊、蓑衣草、脾草、紫菊、馬蘭菊、蟛蜞菊、紅梗菜、散血草。

氣味:(根、葉)辛、平、無毒。

【成分】可食用部分為100%。每l00g中所含能量105kj, 水分91.4g、蛋白質2.4g、脂肪0.4g、膳食纖維1.6g、碳水化合物3g、胡蘿蔔素2040μg、視黃醇當量340μg,琉胺素0.06mg、核黃素0. 13mg、尼克酸0.8mg,抗壞血酸26mg;維生素E 0.72mg;鉀285mg、鈉15.2mg、鈣67mg、鎂14mg、鐵2.4mg、錳0.44mg、鋅0.87mg、銅0.13mg、磷38mg、硒0.75μg。尚含多量的揮髮油。
馬蘭菊,別名馬蘭頭、紅梗菜、紫菊、蟛蜞菊、田邊菊、馬蘭菊、雞兒腸、泥鰍串、竹節草等,學名Kalimeris indica (L.)Sch.-Bip.為菊科(Compositae)馬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可人藥,幼嫩的地上部莖葉可作為一種營養保健型蔬菜食用。可炒食、涼拌或做湯,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原產亞洲南部及東部。我國各地極為常見,以長江流域分布較廣。我國各地很早就有春季採食馬蘭的習慣。

性味

本品為菊科Compositae)植物馬蘭Kalimeris indica(L.)Sch.-Bip.的全草。性冷,味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