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渡鄉

馬渡鄉

馬渡鄉是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轄鄉。面積46.8平方公里,人口1.6萬。轄石林、百丈、浪洋、魚池、涼村、山頂、長灘6個村委會1個社區,66個村民小組,鄉鎮企業有糧油加工、養豬場、木料加工廠、電力等業。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馬渡鄉是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轄鄉。南朝宋武帝元年為下蒲縣治地,1949年置馬渡鄉,1958年改馬渡公社,1984年復馬渡鄉。
馬渡鄉位於宣漢縣境西北部,長灘河上游,距宣漢縣城49公里。面積46.8平方公里,人口1.6萬。宣(漢)平(昌)、雙(河)慶(雲)公路與210國道相接。轄石林、百丈、浪洋、魚池、涼村、山頂、長灘6個村委會1個社區,66個村民小組,鄉鎮企業有糧油加工、養豬場、木料加工廠、電力等業。
馬渡鄉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薯類。養殖業以生豬、牛、羊家禽為主。
境內有馬渡小寨石林景區(當地人稱“小寨子”),剪刀石(因狀似一把剪刀而得名),當地農民稱它為擱筆峰;一硯泉,泉水清沏似鏡,水質甘甜晶瑩;一葉舟,石似一隻小船停泊於此;紫薇林,深山中一片古代野生紫薇群;二線天、三線天,兩側巨石削壁,地勢十分險要,可與一線天媲美。在馬渡鄉百丈村(歐家營)有汪“冬暖夏涼”的泉水由地下層深處湧出的泉水,儲量穩定、豐富,水質清澈透明、甘甜爽口,純正無污染。在嚴寒的冬天,明顯看見水面上散發出濃濃的水蒸氣(呈霧狀),當地人直接用此水來洗刷衣物,不會感到絲毫僵手,而且很暖和。在炎熱的夏天,直接飲用此水,感覺猶如喝冰凍水一般涼爽,因此有“冬暖夏涼”之稱。風鬥嘴位於馬渡鄉百丈村與中寨村交界處。在夏天由山石縫裡吹出一股冷風,出口溫度達0攝氏度,盛夏到風鬥嘴,感到格外涼爽!《康定情歌》原創作者李依若,民歌之鄉孕育情歌王子李依若。李依若生長於馬渡百丈岩下魯班河畔,當地民歌就像雨後的山菌,俯首即拾,被譽為民歌之鄉,正是豐厚的土壤孕育了一代情歌王子。抗戰期間,中央音樂學院遷到重慶青木關,江定仙等音樂家採集到《跑馬溜溜的山上》這首歌,名稱也改為《康定情歌》。1947年,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在南京首唱《康定情歌》獲得巨大成功,之後風靡全國。

馬渡鄉衛生院

位於宣漢縣西北角,處於宣漢平昌兩縣交界處,是臨近幾個鄉(鳳鳴、花池、隘口、慶雲、岩口、神皇)的經貿、文化交流中心,素有“小香港”之稱,鄉衛生院擔負著全鄉1.5萬餘民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預防保健、婦幼衛生等農村衛生工作現有在編職工14人,其中主治醫師1人,醫師8人,醫士3人,工人2人,在上崗12人,從事臨床業務7人,公共衛生工作3人,新農合經辦人1人,工人1人,下轄7個行政村的7個村衛生站,全鄉有村衛生員28人馬渡鄉衛生院占地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84.5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1265平方米。科室設計、布局趨於合理,基本上滿足了鄉衛生院業務用房的六大功能,分別設有:門診部(中醫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西藥房、注射室、收費室、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功能科室:放射科(200MAX光機1台)、B超室(30型B超機1台)、檢驗室(半自動生化儀1台、全自動尿液分析儀1台、電解質分析儀1台),預防接種門診:(達到合格標準,防保站配有電腦1台、實行疫情網路查報),住院部:(病房7間、床位14張、賓館式病房2間,有10張床位有呼叫系統設備,普外手術室與產科手術室基本符合標準要求,合作醫療管理及行後辦公室:能滿足工作需要。馬渡鄉衛生院,經過幾代人,近半個世紀的艱苦創業,發展至今,已具規模,屬一級乙等衛生院,能開展預防保健、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護理、醫學影像、醫學檢驗等業務工作,近年來普外手術有較快發展,中醫工作很有特色,基本上能滿足當地民眾日益對醫療衛生、預防保健的需求。

馬渡鄉中心國小

宣漢縣馬渡鄉中心校始建於1933年春,原名為儲才國小,坐落在宣漢縣西北邊陲,與平昌縣
岩口鄉一水之隔的馬渡鄉場鎮中街,小地名于氏總祠,校長於中密,辦學初僅有教師3人,四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7人,校舍占地面積不足200平方米。 經過近70年的變遷,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大興教育偉業,把教育作為強國之本,我校已發展成為校長韋興春,黨支部書記鄧光華,副校長許成,於延安,工會段能學,教導主任何長珍,副教導劉春成七人的年富力強的行政領導集體,現有教職工60人,在校學生1804人,在校幼兒453人,集體幼師15人。下設九所村級國小,中心校占地面積3306平方米,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在編教師60人中,國小高級教師24人,一級教師36人,大學本科3人,專科31人,合格學歷100%,均具有教師資格,我校一貫奉行辦名校,名校育名人,的辦學思想,加大投入,竭盡全力,努力提高教師文化素養,專業知識的錘鍊,良好師德風範的養成。我們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作法,讓全體老師有更多清洗頭腦,更新知識的機會,先後培養了省級骨幹教師1人,市級優秀班主任1人,縣委縣政府表彰“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6人,獲縣級講課賽11人,其中一等獎3人,在國家、省、市、縣公開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和經驗文章共89篇,科研課題獲達洲市人民政府獎勵一項。
解放後至90年代風校經受“十年洗劫”的嚴重影響,致使教育錯位,,教師不能身正,學生不能心靜,黨政不能真抓,學校不能發展,“七八”年後,國家撥亂反正,教育正本清源,我們理直氣狀地抓教學質量,努力培養學生,不斷地為四個“現代化”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挑起了建設祖國的重擔。
1994年8月由馬渡鄉中心校分設為宣漢縣馬渡鄉中心校和宣漢縣馬渡鄉初級中學,初級中學新遷校址,原校單設為馬渡渡鄉中心校,校長鄧光華,副校長羅文軒,教導主任許成。共有教師81人,在校學生1830人,61個教學班,下設九所完全村級國小,直至2000年8月此期間,改造了廁所,新建了綜合樓1370平方米,硬化了活動場地,修築了部分圍牆,配置了“三機一幕”,除爭取了國家扶貧教育工程30萬元外,其餘均屬學校自籌資金。入學率、輟學率、普及率、優生率,合格率均達到“普九”要求,同時改造了全鄉九所村小的師生住房,三所學校硬化了活動場地,順利完成了“普九”大業。培育和造就了骨幹教師數人。
2000年9月,由雷健任校長,鄧光華任黨支部書記,許成任副校長,何長珍任教導主任,五年間,學校配置了微機26台,開設了計算機課程,實施了遠程教育,三年級以上增設了英語課程,與三橋中心校合作實施研究“不發達地區課堂啟發式教學套用與研究”獲得達洲市人民政府獎勵,培養造就了學生藝、體等諸方面的協調發展,有6名學生獲得縣級以上專項獎勵,培養和造就了樣級領導和學校中層領導5人。
2005年9月至今,學校進一步完善了校園設施,修建教學樓613.2平方米,硬化所有校園場地,封閉所有校園圍牆,分設幼兒班廁所。對全鄉九所飄渺 進行布局,五、六年級集中中心校教學改善了住校生條件,連續兩年創建了“平安學校”,2006年教學質量榮獲縣同類學校第五位。
“培育今天所有人才,造就次日大批棟樑”是我們一貫的辦學思想,我們將一如既往肩負教育使命,共創明天的輝煌。

校長簡介

校 長:韋興春
工作簡歷:1982年7月至1988年8月在宣漢縣鳳林鄉中心校工作;1988年9月至2002年8月在慶雲中心校工作;2002年9月至2005年8月在雙河鎮方斗中心校工作;2005年9月至今在宣漢縣馬渡鄉中心校任校長,黨支部副書記。

馬渡鄉初級中學

宣漢縣馬渡中學1994年7月從馬渡中心校分出。坐落在宣漢縣西北邊陲,與平昌縣岩口鄉一水之隔的馬渡鄉場鎮下蒲街,
經過十多年的變遷,大興教育偉業,把教育作為強國之本,我校已發展成為校長、黨支部書記歐德國,副校長劉正常,於澤彪,於延勇,政教主任張永華5人的年富力強的行政領導集體,現有教職工28人,在校學生684人,占地面積5306平方米,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在編教師28人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一級教師10人,大學本科3人,專科25人,合格學歷100%,均具有教師資格,我校一貫奉行辦名校,名校育名人,的辦學思想,加大投入,竭盡全力,努力提高教師文化素養,專業知識的錘鍊,良好師德風範的養成。我們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作法,讓全體老師有更多清洗頭腦,更新知識的機會,先後培養了市級優秀教師2人,縣委縣政府表彰“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6人,獲縣級講課賽11人,其中一等獎3人,在國家、省、市、縣公開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和經驗文章共89篇.
1994年8月由馬渡鄉中心校分設為宣漢縣馬渡鄉中心校和宣漢縣馬渡鄉初級中學,初級中學新遷校址,馬渡中學第一任校長張海育,共有教師29人,在校學生530人,7個教學班,直至1998年8月此期間,改造了廁所,新建了綜合樓、教師宿舍樓1870平方米,配置了“三機一幕”,,入學率、輟學率、普及率、優生率,合格率均達到“普九”要求,順利完成了“普九”大業。培育和造就了骨幹教師數人。
1998年9月至2000年8月,由雷健任校長,3年間,學校配置了微機26台,開設了計算機課程,與三橋中心校合作實施研究“不發達地區課堂啟發式教學套用與研究”獲得達洲市人民政府獎勵,培養造就了學生藝、體等諸方面的協調發展,有6名學生獲得縣級以上專項獎勵。
2000年9月至今,歐德國任校長進一步完善了校園設施,修建學生宿舍樓613.2平方米,硬化所有校園場地,封閉校園部分圍牆,連續兩年創建了“平安學校”,2006年教學質量榮獲縣同類學校二等獎。
“培育今天所有人才,造就次日大批棟樑”是我們一貫的辦學思想,我們將一如既往肩負教育使命,共創明天的輝煌。
校長:歐德國。
工作簡歷:1994年7月至1998年8月在宣漢縣馬渡中學教師;
1998年9月至2000年8月宣漢縣馬渡中學教導主任;
2000年9月至今在宣漢縣馬渡中學校任校長。

馬渡石林

景點介紹

宣漢縣馬渡鄉有大片石林景區。
剪刀石,因狀似一把剪刀而得名,當地農民稱它為擱筆峰。一硯泉,泉水清沏似鏡,水質甘甜晶瑩。一葉舟,石似一隻小船停泊於此。紫薇林,深山中一片古代野生紫薇群。二線天、三線天,兩側巨石削壁,地勢十分險要,可與一線天媲美。還有新建的渡河亭、飲馬池,相傳,三國時諸葛亮曾率蜀軍從此渡河作戰,坐騎飲水於此。
馬渡石林群自古就是宣漢十大風景之一,該石林山的新勝紅楓樹系正宗大喬木,在深秋有五種顏色的變化,故又稱“五彩楓”。山上有“三絕”:石怪、泉清、楓紅。

交通

1、從達州市汽車北站乘坐開往馬渡的汽車。票價:19.00
2、從宣漢縣汽車站乘坐開往馬渡的汽車。票價:不詳
3、從胡家火車站乘坐開往馬渡的汽車。票價:不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