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汝為

馬汝為,字宣臣,雲南元江人。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進士,授檢討,與修國史。官至銅仁知府。才高學博,書名重一時。時人語曰:“李因培才高天下,馬汝為字壓兩江。”著悔齋詩集。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馬汝為聰慧好學,有才能。他所受到的教育,也優於兄弟。他在父親的支持下,遊學滇中各地,取友四方。所結識請教的人,有建水名宿段爾際、昆明王思訓、石屏陳伉、甬東(今浙江)謝存峨、濟南吳克庵等,均當時名士。
康熙四十一年(17 02年),汝為舉於鄉。第二年中進士,留翰林院檢討,掌修國史,先後充任三朝國史、方輿、路程三館的纂修。汝為的才華,深得朝廷賞識,並得到眾人的推重。康熙五十三年(17 14年),由國子博士遷大理寺右寺副。後補貴州同仁知府,有循良之風。不久,辭官回家,專心從事父業,教化鄉俗。老年,卒於叢桂山莊,葬洋江渡左岸的金鰲山頂。

成就

汝為學問博雅。他的詩、文,元江知縣劉達武輯為《馬悔齋遺集》,刊行於世。後收入《雲南叢書》中,共有二卷,詩、文各居其一。卷一收詩七十九首,卷二收文三篇。

汝為為滇南回族中僅有的大書法家,與虞山、趙鼎望、趙玉峰並稱滇中四傑。他的墨跡流傳者不少,但真跡不多。雲南昆華圖書館中存有其墨跡刻石。據稱,汝為書,法王義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朝廷御試滿漢書,汝為俱拔第一。當時石屏才子陳伉以能文稱,張漢以博學稱,而馬汝為的書法與二人齊名。時人為之語曰:“陳作馬寫張古董。”晉寧李因培,文才尤著,曾督學江東。馬汝為的書法名氣也與李因培的文才齊名。所以時人又有:“高才天下李因培,字壓兩江馬汝為”之語。相傳元江人對汝為的書法極為崇拜,甚至認為,得汝為一幅字,掛在堂中,可以避火。
汝為對伊斯蘭教義,也頗有興趣,曾為劉智校《天方典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