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加丹[俄羅斯馬加丹市]

馬加丹[俄羅斯馬加丹市]
馬加丹[俄羅斯馬加丹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加丹,是俄羅斯一州,在俄羅斯東北部,北臨北冰洋的東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東和南瀕太平洋的白令海及鄂霍次克海,東北隔白令海峽同美國阿拉斯加相望。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馬加丹 (俄羅斯馬加丹州)馬加丹
面積119.9萬平方公里。人口55萬(1987),俄羅斯人占76%,余為楚科奇、科里亞克埃文尼人等。轄楚科奇自治區。首府馬加丹。大部為山地、高原,海拔500-1,500米,最高點海拔2,500米。北部有沿海平原。1月平均氣溫-38--19℃(絕對最低氣溫達-60--65℃);7月3-16℃。年降水量大部為300-350毫米,太平洋沿岸達500-700毫米。主要河流有科雷馬河上游及其支流阿納德爾河等。有金、鎢、錫、汞、煤等礦,沿海魚產豐富。1953年建州。工業以採礦為主。全國重要的產金區。土地荒蕪,農業落後。畜牧業以飼養馴鹿為主。沿海捕魚和獵海獸。交通不便,沿海地區夏季靠北海航線運輸。主要城鎮有馬加丹、阿納德爾及彼韋克等。
馬加丹州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北部,瀕臨北冰洋和太平洋,西臨雅庫特自治共和國,南接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北面與東面分別與楚科奇自治州、堪察加州為鄰。馬加丹州沿鄂霍次克海伸展,每年有4到5個月的時間可以進行海運
大部分領土位於科雷馬山原和楚科奇山原與阿納德爾高原中。境內河網密布,河流分屬北冰洋與太平洋水域,其中最大的河流為科雷馬河,全長2129公里,流域面積近64萬平方公里。州境內分布有許多面積不大的天然湖泊。最大的湖泊為科雷馬水庫。水庫位於州的中部,長達150公里。

氣候

馬加丹的氣候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它位於北緯60度,東經150度的位置,冬季漫長達八個月之久,而夏季只有兩個月,在鄂霍茨克海沿岸地區一月份平均氣溫在零下19度到零下23度之間,而州內陸地區氣溫則降至零下38度。馬加丹州全年降水量為300至700毫米。

建制

馬加丹州建於1953年12月3日,領土面積為46.14萬平方公里,占俄聯邦領土總面積的2.7%。州內行政單位數量有8個行政區、1個州附屬市、1個區附屬城市、34個城鎮、33個行政農莊。州中心是馬加丹市,建市時間為1939年,是俄最偏遠、最年輕的州首府之一。從莫斯科到馬加丹市距離為7110公里。主要城市有馬加丹市、蘇蘇曼市。2003年馬加丹州人口為19.7萬人,居民的民族組成多樣,共有60多個民族。多數居民是俄羅斯族(75%)和烏克蘭族(15%)。此外還有白俄羅斯族、韃靼族、布里亞特族、楚瓦什族、莫爾多瓦族等等。當地少數民族所占人口比例極小:埃文人0.6%;科里亞克人0.2%;楚科奇人0.2%;愛斯基摩人0.02%

工農業

雙鴨山與俄羅斯馬加丹市簽訂友好城市協定雙鴨山與俄羅斯馬加丹市簽訂友好城市協定
馬加丹州的主要工業部門有礦山開採業(採金、銀、錫、煤、鎢)、漁業機械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此外還有電力工業,州內有阿爾卡戈林斯克發電站和科雷馬克國營發電站。主要工業中心為馬加丹、別維克、布拉維捷民亞,阿納德里。
科雷馬流域是世界上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採礦業占馬加丹州生產總量的70%。可以說馬加丹州經濟的基礎是採金業,其產值占州預算收入的75%。除金礦開採外,馬加丹州還開採銀礦和鎢礦。此外,科雷馬地區還富有汞、銅、銻、煤、石油和泥炭。
馬加丹州的農業包括家畜養殖業、作物耕種業、養鹿業、養雞業和獸類養殖業。農業是馬加丹州經濟最不發達的一個行業,但當地的農業體系對保障居民農產品需求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馬加丹州主要的出口產品是魚類和其他海產品(占出口總額的70%),其次是黑金屬和有色金屬(17%)。從地域分布上講,出口面向的國家主要是日本(43%),韓國(21%)和美國(10%)。依靠進口比例的增加,馬加丹州對外貿易額穩步增長。基本的商品周轉來自亞太地區的工業已開發國家:日本美國韓國。而與原經互會國家的貿易關係則漸為削弱。
馬加丹州成立了國家貴重金屬及寶石管理基金會,通過這一基金會形成州黃金外匯儲備。基金會的基本任務之一是組織貴重金屬進出口業務,協調稅收,以吸引投資,支持採礦業的發展。
於馬加丹州地處偏遠,且自然氣候條件惡劣,這裡的陸上交通基本上沒有得到發展。運輸主要依靠空運和水運。州境內沒有鐵路,由汽車、海船飛機進行貨物和旅客運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