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

《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所指認的馬克思關於人類社會發展在一定歷史時期出現似自然性和物役性現象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中歷史辯證法邏輯主體向度的重要內容。可是。想當長一個時期以來,馬克思這一重要的科學批判話語卻一直為人所忽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第3版)》所指認的馬克思關於人類社會發展在一定歷史時期出現似自然性和物役性現象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中歷史辯證法邏輯主體向度的重要內容。可是。想當長一個時期以來,馬克思這一重要的科學批判話語卻一直為人所忽視。《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第3版)》作者在對大量經典文獻精心研讀的基礎上。重新提出和確證了這個重要學說: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並非永遠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只是在人類社會實踐功能度的特定水平上,社會歷史發展才呈現類似自然界盲目運動的歷史現象;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中,人類主體畸變為外部力量(自然和人的物化世界)的奴隸,而社會歷史發展則外化為一種近似於自然歷史運動的“無主體過程”:這種特定的社會歷史似自然性與物異性並不是永恆的自然規律,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人類將最終超越這種歷史性生存狀態,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史前時期(必然王國)走向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時期(自由王國)。作者立足於當代思想史和自然科學觀的理論角度,尤其結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實實踐,翔實生動地闡述了馬克思這種學說在當下的理論與現實意義。《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第3版)》立意新穎深刻,在思想原創與文本互動、史辯與論說、邏輯深入與生動淺出,以及理論研討與現實反觀等方面均有較為上乘的著墨,是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中不多見的探新之作。

本書目錄

目錄第三版序言第二版自序序言自序引言 馬克思之前社會歷史發展過程論的一般邏輯線索第一章 青年馬克思哲學視界中的主體辯證法第一節 人的本質就是超越自然的限定性一、人類主體的自我超越和創造性二、“新世界起源於精神”三、“下流的唯物主義”第二節 消除的主客體顛倒背後的邏輯矛盾一、回歸基礎:“顛倒的世界”與“顛倒的世界現”的否定二、要求主導:人是世界之本第三節 經濟異化:人是自己創造物的奴隸一、經濟異化理論的建構:錢是從人異化出來的本質二、人類主體勞動本質的四重異化三、共產主義:在主體意義上完成了的人道主義四、一個重要的理論辨識第二章 哲學新視界中的社會歷史發展進程與人類主體第一節 哲學變革中的主導邏輯框架轉換一、馬克思哲學邏輯轉換中的三大難題二、馬克思的勞動異化邏輯框架的最初解構三、新的理論基石:從人類主體出發的客觀物質實踐第二節 哲學新視界中的自然過程與社會歷史過程一、(德意志意識形態):新世界現的初始理論地平二、經過人類主體實踐中介過的人的自然環境三、人類社會歷史過程的本質及其運轉機制四、科學歷史現基本原則的兩次重要表述五、實踐唯物主義的對象化:一個關於小結的小結第三節 歷史辯證法視角中的人類主體地位一、人本主義歷史觀的失誤二、歷史辯證法客體向度中的現實的人是什麼?三、馬克思恩格斯真的不關注人類主體的生存狀態了嗎?四、“自主活動”:一個新的衡量主體地位的科學尺度五、“共產主義不是應該確立的理想狀態”第三章 馬克思關於社會歷史似自然性和物役性現象的特設規定第一節 歷史辯證法邏輯主體向度的缺失和對馬克思的誤解一、作為馬克思經濟學研究前提的歷史唯物主義的雙重結構二、自然歷史過程與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關係的再辨識三、人類社會歷史發展永遠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嗎?第二節 似自然性:社會歷史發展異在為自然過程的特殊歷史狀態一、馬克思“自然”與“自然規律”的不同語義層面二、理論起點:對資本主義“永恆的自然規律”的證偽三、語義轉喻: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特定的“自然規律”四、似自然性:社會歷史發展在什麼意義上與自然過程相類似?第三節 似自然性與物役性一、對象化和異化與物化和物役性二、物役性:我們為自己創造出來的物的力量所驅使三、資本主義社會過程發生物役性的基本方面第四節 經濟拜物教:人跪倒在自己的創造物面前一、經濟拜物教的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二、馬克思的三大拜物教批判三、經濟力量支配人的現象是歷史的永恆規律嗎?第四章 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總體進程的再認識第一節 馬克思的歷史分期理論與似自然性一、馬克思的歷史分期理論中的兩種邏輯視角二、馬克思客觀描述邏輯中的不同歷史發展時期三、馬克思的三大社會形態理論與似自然性和物役性第二節 “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轉換的深刻意義一、必然王國:自然必然性與經濟必然性二、自由王國:人類主體的自我實現和解放三、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歷史飛躍四、物役的超越: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人類生存狀態第五章 恩格斯與社會歷史辯證法第一節 青年恩格斯眼中的人與自然一、“火焰中飛起的鳳凰”二、奪取“歷史的主動性”三、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第二節 觀察世界的唯一尺度:社會實踐稜鏡一、共同創立科學世界觀的恩格斯與馬克思二、“自然規律”在逐步成為歷史的規律三、以地球為中心的自然圖景第三節 似自然性、物役性與人類實踐的自主活動一、社會歷史發展與自然歷史發展的異同二、外在必然性支配人類主體的反常現象三、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第四節 恩格斯社會歷史觀“合力說”之新解一、恩格斯“合力說”的本來面目二、“合力說”是一個特設的歷史規定第六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與社會歷史辯證法第一節 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歷史理論中的內在邏輯衝突一、主體超越性:反對經濟決定論二、反人的“無主體過程”:科學主義的理論反拔三、邏輯極性的消解:一個理論辨識四、一個特設說明第二節 “入學的”馬克思主義與似自然性理論一、對社會發展與自然過程異質性關係的思考二、對資本主義“自然規律”的批判三、“自然論”的意識形態神話第三節 “人學的”馬克思主義與物役性理論一、青年盧卡奇對非主體“物化”的批判二、青年盧卡奇對科學技術“合理性”的批判三、法蘭克福學派:工具理性與科技意識形態四、一個分析和小結第七章 現代自然科學與馬克思的社會歷史辯證法第一節 現代自然科學革命與馬克思的歷史觀一、現代自然科學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二、現代自然科學成果與馬克思主義歷史辯證法研究第二節 複雜性科學的自組織理論與似自然性一、複雜性系統科學的自組織一般進化論二、人類社會歷史進化是一個怎樣的自組織過程?三、社會進化的自組織與似自然性第三節 當代生態學視界與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深層邏輯一、當代生態學視界的邏輯意向二、馬克思的社會歷史辯證法與生態學三、控制人的社會主體行為與似自然性理論四、人與自然關係的現實辨析第八章 當代社會主義實踐與歷史辯證法第一節 社會主義實踐道路的歷史反思一、一個關於社會主義實踐進程的哲學內省二、毛澤東的哲學邏輯與革命實踐道路三、毛澤東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探索之透視第二節 關於鄧小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哲學思考一、鄧小平實踐唯物主義歷史辯證法邏輯的雙重結構二、鄧小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認識進程的三個遞進層面三、中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張一兵,原名張異賓,男,1956年3月生於南京,祖籍山東茌平。1981年8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哲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副校長,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哲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並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委員,中國馬克思困苦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長,代表性論著有:《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哲學話語》(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回到列寧——關於“哲學筆記”的一種後文本解讀》(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 映像》(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解讀》(第1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問題式、症候閱讀與意識形態——關於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版),《無調式的辯證想像——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文本學解讀》(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