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話劇團

香港話劇團

香港話劇團建團於1977年,於2001年公司化,是一非牟利藝術團體,亦為本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旗艦劇團。

簡介

由香港市政局市政總署文化署直接領導的職業劇團。成立於1977年。袁立熏任經理
LOGOLOGO
。1979年1月起,鍾景輝任藝術總顧問。1983年6月至1985年6月,楊世彭為第一任藝術總監。第二任藝術總監是陳尹瑩。劇團由藝術總監1人,藝術總顧問1人,名譽顧問3人,經理、高級副經理各1人,共同主管劇團的藝術和行政事務。
1977年 8月開始首次職業季演出時,導演、演員均為特約。1978年開始的第二演出季招聘了10名職業演員(稱全職演員),此後不斷擴充,80年代已有20多名全職演員與學員。他們之中約1/3系大陸赴港的演員,約1/3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受過戲劇專門訓練,其餘為香港當地的演員。此外,劇團還擁有20多位專職的技術、行政人員和眾多的兼職演員。劇團的經費,除少量靠演出收入外,主要由市政委員會提供。

宗旨

劇團成立的宗旨,是推廣粵語話劇及鼓勵本港話劇人士參與工作。劇團每年演出六七出大型劇目,同時到港九各學校及社區中心進行兒童劇及試驗性獨幕劇的巡迴演出,參加市政委員會組織的每年一度的戲劇匯演和兒童劇比賽,並組織各種戲劇講座。從1983年開始全年度演出。

劇目

香港話劇團演出過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改名《禁葬令》),W.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改名《王子復仇記》)、《羅密歐與朱麗葉》、《麥克白》(改名《殺君記》),莫里哀的《醉心貴族的小市民》,H.易卜生的《海達·加布勒》、《人民公敵》,А.П.契訶夫的《海鷗》,B.布萊希特的《高加索灰闌記》,E.奧尼爾的《直到夜晚的漫長一天》,P.舒化的《馬》、《莫扎特之死》,A.克里斯蒂的《控方證人》,P.韋斯的《馬拉/沙德》,B.克拉克的《究竟是誰的生命》,M.諾曼的《鐵窗》,洪深的《五奎橋》、《香稻米》,曹禺的《日出》, 陳白塵的《阿Q正傳》,陽翰笙的《太平天國》以及當地編導創作改編的《竇娥冤》、《西太后》、《溥儀》、《青春的價值》、《喬峰》、《雪山飛狐》等戲劇。還演出了R.泰戈爾的《孩童世界》及本地創作的《今晚我地爆肚》、《龍舞》、《彈子風波》、《大路》、《一條線》、《暖毛毛》等兒童劇。
面對電影電視的強力競爭,劇團努力發揮舞台演出的特點,一方面不斷向觀眾介紹西方各戲劇流派的新觀念、新技法,進行各種舞台實驗和小劇場演出;一方面公開徵求劇本,鼓勵本地作者創作反映現實生活的劇目;同時對一些名著進行改編,使其通俗化、地方化,並用粵語演出。

藝術總監毛俊輝

簡介
【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毛俊輝介紹--毛氏於早年赴美國愛荷華大學修讀戲劇藝術碩士課程及在紐約追隨著名演技導師桑福德‧邁斯納學習,並且參與美國多個職業劇團及電影、電視的演或導工作。

留美十數載期間,獲得與當時劇壇上多位頂尖的藝術家和創作人合作的寶貴機會包括1976年在百老匯演出音樂劇《太平洋序曲》。

代表作品
留毛氏於1985年香港演藝學院成立之始返港執教,出任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為香港演藝界培育眾多出色的接班人。多年來,毛氏在港執導不少舞台作品,包括世界級劇作家,如莎士比亞、莫里哀、契訶夫、蕭伯納、史托柏和布萊希特等的經典劇作,並大力推動及導演本地原創劇,如《說書人柳敬亭》、《風中細路》、《跟住個o靚妹轉》、《再世情》、《煙雨紅船》,以及在香港話劇團的《地久天長》、《還魂香》和《新傾城之戀》等原創作品。

毛氏於2001年出任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後,致力發揮話劇團在香港劇壇的藝術作用。2003年,他策劃及執導由香港話劇團、香港中樂團和香港舞蹈團攜手合作的原創音樂劇《酸酸甜甜香港地》,此劇更於2004年分別獲邀參加於杭州及上海舉辦的第7屆中國藝術節及為「上海慈善基金會」籌款演出。2005年,毛氏改編/導演的《新傾城之戀2005》不但取得香港觀眾的熱烈反應,更在上海作首次全粵語舞台劇的公開演出,獲得國內很大的迴響。

2004年,毛氏為話劇團訂立「主劇場」和「2號舞台」發展方向,開拓更多元化、更具新意的創作空間。他的最新目標是將近年製作成功的劇目整理加工,為話劇團建立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作為「保留劇目」。

所獲榮譽
毛氏曾獲得多個舞台獎項,包括五度榮獲由香港戲劇協會頒發的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獎」及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的「藝術家年獎1999」(舞台導演)。2004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授予毛氏銅紫荊星章,以肯定他在推動本土戲劇和藝術方面的貢獻良多,成績斐然。2005年7月,毛氏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以表揚他在表演藝術方面的成就和對演藝學院所作的貢獻。


全國知名話劇團一覽

話劇指以對話為主的戲劇形式。話劇雖然可以使用少量音樂、歌唱等,但主要敘述手段為演員在台上無伴奏的對白或獨白。話劇本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劇作、導演、表演、舞美、燈光、評論缺一不可。中國傳統戲劇均不屬於話劇,一些西方傳統戲劇如古希臘戲劇因為大量使用歌隊,也不被認為是嚴格的話劇。現代西方舞台劇如不注為音樂劇、歌劇等的一般都是話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